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莆田市> 仙游人物

郑纪

[明][公元1438年-1513年]

郑纪为[明][公元1438年-1513年]

  郑纪(1438~1513年),字迁纲,号东园文贤里上郑人(今度尾镇埔尾村)人。明天顺四年(1460年)二甲进士,厉任国子祭酒、输林庶吉士,经廷同考官、浙江按察副史、南京左通政、南京户部侍郎、大司徒等职。一生厉经英宗、宪宗、孝宗等三朝,人称"三朝元老"。明中叶,国家出现经济危机,郑纪提出《备荒六事》,建议朝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度,以丰补歉,从而根本解决了明中叶的朝廷经济危机。因此,郑纪在史上被誉为"经济民臣"。
  郑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早年任职输林时,目睹宪宗宠信奸臣,朝政腐败,不顾杀身之祸,上(太子十策)奏章,建议宪宗"远奸邪,任忠良,兴礼教"。不被采纳,愤然辞官,归隐故里20余年。卒后赠户部尚书。
  乡居期间,纪兴学耕,植树造林,并倡建鹿鸣、步云、登瀛、朝天、卧龙等5座桥梁。还提倡宗崇尚勤俭,革除里役私弊,减轻人民负担,做了没少好事。明孝宗即位,郑纪受旨复出,任经筵同考官。礼部会试,有位同考官授意郑纪共同偏袒一位国戚子弟,郑纪断然拒绝。后升任浙江按察司副史。任职间,郑纪"提学奖,拨幽滞,杜绝请谒",还采取"禁浮屠、毁淫祠,役学地"等措施,努力端正世风。还疏劝孝宗"御经筵、近儒臣,论圣学以正心为妥,"得以采纳。纪一生清廉,常教诲儿子"富贵非可求"。在任国子祭酒时,司礼监陈宽想拉拢他,被他挋绝。学馆里膳费千多两,典簿按照旧规将余银送给郑纪,也被挋绝。同事们为此怀恨,背地里对他诬陷,郑纪一再请求退职。孝宗知其为人,让其改任南京左通政。当时山东正闹饥荒,为救灾民,郑纪不顾个人安危,果断地先将粮谷发放账济,后才奏请皇帝,并言"太监罗兑遗资巨万愿无爱惜,用于赈济灾民"。不久转为太常卿。武宗在东宫行冠礼,郑纪郑纪摘录古今帝王嘉言懿行几百条,并加绘图,提名《圣功图》劝皇太子"当近正人,闻正言,不可与儇薄内侍游"。
  明初,政府把户籍分为"民户、工户、军户、"三种,军户给予田地,百姓多半死亡,30亩父死子继,累代为兵。那时仙游有6500多户被除数抽充军役的有1500多户。因虎灾、瘟疫和军役为患或流落他乡,人口急剧下降,至永乐以后,全县仅剩1400户。政府仍按明初户数清理军户,征收赋税,弄的鸡犬不宁,百姓苦不堪言。郑纪目睹惨状,致书新任闽按察使庞大参,反应仙游军户情况,要求更正名册。意见的到采纳。
  郑纪忠言不讳,秉公办事,终受奸党排挤,不得不再度引退,归隐后,他还惦念国事,又上《致仕十九疏》,言"君子立身于天地,惟礼与法二者已。"积极但是导兴礼立法。郑马工文辞,尤长于诗,其文艺工作者章简洁,诗词静美安雅,著有《归田录》、《东园文集》,晚年病终乡里,享年76岁。赠户部尚书。


  埔尾村   埔尾村隶属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的行政村,位于仙游县西部,东与剑山村接址,西与屏山村交界,南与云水村相连,北与云居、霞溪村毗邻,仙永县道从南往北贯穿本村,埔尾村距仙游县城23公里。 [村落与居民]埔尾村落面积4.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3545人,户数965户,居民姓氏有:刘、郑、陈、卢、吴、魏、王、林、方,民族:汉族,全村辖3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 […… 详细++
同年(公元143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51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