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昆 [清][公元1809年-1873年]

  • 陈昆(1809-1873),名枝竹,号友松,开县九龙山双柏堂(现双柏乡)人。于生清嘉庆十四年(1809)。系翰林陈 之胞弟。昆自幼过继于其叔陈明瑾,幼年体弱口吃,但聪慧过人。16岁考入县书院,享受公费供给。7次参加省考均未中,道光二十年(1840),32岁时中举人,37岁中进士,留北京农部任职,...[详细]

陈仕俊 [公元1914年-1960年]

  • 陈仕俊(1914-1960),开县灵通乡茶园村人,1914年3月出生于太平乡,兄弟5人,仕俊排行第四, 兄弟中有3人均在外地读书、做事,唯二兄与仕俊只读过小学,一贯务农。1942年仕俊与兄弟分居,迁往灵通乡茶园村耕种山地营生。仕俊不但各种农活技术熟练,而且会酿酒,被称为“酢头师”,又懂得兽医和草...[详细]

陈仕仲 [公元1912年-1977年]

  • 陈仕仲(1912-1977),开县太原乡(原太平乡)人,生于1912年。他15岁小学毕业后,就读于万县商业中学,又因家贫辍学。后经亲友资助,于1931年上半年满怀壮志去上海,考入上海美专。不久,“九·一八”、“一·二八”事变相继发生,仕仲激于爱国义愤,-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镇压后,他愤然投笔从戎,参...[详细]

陈锡九 [公元1884年-1947年]

  •  陈锡九(1884-1947),字其 ,生于清光绪 十年(1884),世居开县九龙山文家坪,有田租百石。陈身材魁梧,一双大眼,阴林逼人。清末,毕业于四川弁目队(军官学校),与刘湘、刘存厚等同学,曾随赵尔丰部平定西藏叛乱,背部受刀伤,从马上滚到雪地里,几乎战死,以此获得清政府奖给五等龙虎章。民国成...[详细]

陈仲书 [公元1912年-1949年]

  • 陈仲书(1912-1949),开县石碗乡马家坪人,1912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因长期受同院地主“陈刮皮”的欺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陈家人口多,生活较为贫困,初中毕业后,即回家务农。在劳动之余,坚持自学,文化水平更有提高,后经友人介绍,当了保国民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认...[详细]

冯登庸 [清][公元1818年-1914年]

  • 冯登庸(1818-1914)字峰珍,是开县清末民初的名医,对中医内科造诣较高。在世96岁,世居开县新义乡天成村。 冯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少时习儒,奋志功名。25岁进京会试未第,遂罢仕途之念,旋归故里,农教并行,以为生计。冯为人正直端庄,纯朴和善,不重名利,甘居清平,高风亮节,世人敬佩。 ...[详细]

冯时行 [公元1100年-1163年]

  •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详细]

黄楠材 [公元1907年-1949年]

  • 黄楠材(1907-1949),1907年3月27日出于云阳县坳口场。从小过继与伯父为子,故原名继伯。黄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为老师所赏识,初中毕业时,老师期望他成为象楠木一样高大、挺拔、坚实有用的人材而改赠“楠材”之名。 他11岁入云阳中学念初中,1921年考入万县旧制中学,在万读书...[详细]

黄沙 [公元1919年-1988年]

  • 黄沙 (1919—1988) 男,导演。又名黄维光,原籍四川省重庆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39年秋,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政治经济系求学。业余爱好戏剧,曾组织业余话剧团。1943年春大学毕业后,参加上海中中话剧团为演员,艺名马丁。解放前,曾应邀为芳华越剧团导演了《春残梦断》。1949年夏上海解放...[详细]

胡作霖 [公元1917年-1949年]

  • 胡作霖(1917-1949),1917年出生在开县临江镇。小学毕业后,考入省万师附中。在学习期间,由于经常接触进步教师和同学, 思想日渐倾向革命。他1938年在重庆重属联中学读高中时,经欧德极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内迁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党组织直接教育下,他的思想日趋...[详细]

蓝采和 [唐]

  • 蓝采和是汉族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今重庆江津白沙镇永兴大圆洞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相传于北宋...[详细]

李宏茂 [公元1913年-198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李宏茂(1913-1984),开县九龙山乡普琴村人,1913年5月生于一贫苦农民之家。1924年,父亲李启顺参加抗捐斗争,被反动政府杀害于普琴寨,母亲带着李宏茂和弟弟逃荒到宣汉县隘口场谋生,小小年纪的李宏茂也只得靠终日给地主放牛、挑炭糊口。一次,15岁的李宏茂挑着重百多斤的行李送地主的儿子去外地...[详细]

刘春

  • 刘春于成化十九年(1483)中四川乡试第一名,解元。成化二十三年(1487),夺得天下第二人,授翰林编修。孝宗登极(1488),参与编修《宪宗实录》。二月,孝宗巡视国子监,刘春参加了自翰林检讨以上的随班陪祭。弘治四年(1491),升翰林修撰。弘治六年(1493),充殿试掌卷官。弘治八年(1495...[详细]

刘仁 [公元1908年-1973年]

  • 刘仁(1908—1973),原名段永鹬,酉阳自治县龙潭镇五育村人。1923年毕业于酉阳龙潭高等小学堂,192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27年加入中国0,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天津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领导工人运动。1930年任天津市组织行动委员会-时,不幸被捕,被关进天津市第三监狱。在...[详细]

刘文蔚 [公元1907年-1949年]

  • 刘文蔚(1907-1949)开县临乐乡复阳村人,1907年2月,出生在一个 农民家庭里,其父以教书为业,靠微薄工薪补贴家用。刘自幼勤奋好学,由于家庭贫苦,无力升学,其父见刘学有成效,便节衣缩食,供其学习。文蔚读了10余年私熟后,就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当过私塾老师,先后在黄家湾、临江镇、巫山乡、大海...[详细]

李宗羲 [清][公元1818年-1884年]

  • 李宗羲(1818-1884),号雨亭,开县汉丰镇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26岁参加乡试,中举人,次年赴京殿试,中殿试二甲第二十五名,被委派到安徽以知县任用。由于李宗羲办事干练,深得清政府的器重。1850年任英山知县时,一年之内处理完全部积案,1852年调任太平知县,亲到各乡村调查,处...[详细]

潘大道 [公元1888年-1927年]

  • 潘大道(1888-1927)字力山,开县临江镇人。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1月出生在镇郊一个务农兼营商业的家庭里。临江镇是开县的首场,商业繁盛,也是全县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潘大道幼年勤学好问,16岁(注: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考入县学,后被选拔保养到成都留东予备学校学习,学成回乡,20岁担任...[详细]

潘大谋 [清][公元1879年-1913年]

  • 潘大谋(1879-1913),原名大聪,字作谋。大谋系入同盟会后的化名。开县临江镇人(现长青乡永胜村),1879年生于农民家庭。少年时很聪明,因家境贫困,中途辍学,为九龙山名流李卓所赏识,愿免费教读。潘随师数迁,学业精进,兼长琴棋书画,名闻乡里。一次在九龙山富绅周廷扬家作客,潘取琴抚弄,拨弦成曲...[详细]

唐宗尧 [公元1877年-1963年]

  • 唐宗尧(1877-1963)名明咨,原名重华,清光绪三年(1877年)出生于开县金沙乡龙桥村。自幼随父就读,敏而好学,有胆识。1904年考中清代末科秀才,由于受维新思想影响,1905年赴成都入嘉定中学堂,施考取四川省官费留学生,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班,1906年升入该校政治经济科。次年,得识...[详细]

扈天柱 [公元1906年-1930年]

  • 扈天柱(1906-1930)号玉峰,又名楚一,住开县汉丰镇大南街,1906年,天柱幼时聪明好学,胆大过人。父澄之在县征收局作小职员,因染上吸食鸦片恶习,家产败落,天柱在开县初级中学仅读一学期就辍学了。1925年,姨父彭德夫带天柱去重庆,在彭经营的“开文石印馆”作学徒。当时,开在重庆读书的青年学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