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烟台市> 福山人物

王骘

[公元1613年-1695年]

王骘为[公元1613年-1695年]

  王骘(1613—1695),字辰岳(或作人岳),又字相居。山东登州府福山县人,清朝大臣。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1695年7月3日)。累官至闽浙总督、户部尚书,以操守清廉,为政有方,闻名于时。
  王骘生于传统乡绅之家,自幼聪颖敏捷,因为家中长子,其父课之甚严,七岁即令就外从师,为不辱家门,他谨遵父教,发奋苦读,十六岁应童子试,道、府、县皆第一。稍长,又博览群书,究心于体用之学,顺治五年(1648年)选为拔贡。顺治八年(1651年),中顺天乡试副榜。顺治十一年(1654年)被荐参加京师会试,于次年得中进士。
  宦海沉浮
  初入仕途,王骘官户部山西司主事。他勤职尽责,顺治十七年(1660年)奉命监督通州中南仓储,即整饬积弊,杜绝陋规,拿获仓蠹王小槐、赵元德等审办如律。八月,丁母优。康熙二年(1663年)服阕,补户部云南司主事。康熙五年(1666年),典试广东(充广东乡试副考官),所取策试之文,部科称为直省之最。次年,迁户部浙江司员外郎。康熙八年(1669年),擢刑部江南司郎中,持议力平海州知州马中矩冤狱,卒得减等开释。显露出耿介刚正的品格。
  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骘除授四川松威道外任。时平定三藩的战争所在告捷,叛首吴世墦等龟缩云南,清军三路进征,西路四川大军分剿永宁、建昌等处之后,由川省入滇。王骘奉命督运军粮。川滇水陆行程数千里,皆巉崖危峡,王骘亲历险阻,备受艰危,先在虾蟆滩覆舟,继于狮子坎坠马,时常并日而食,盘山涉水,几度死里逃生,仍刻期督运,卒至军需转输无误,师赖以济。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七月,垒溪、大定堡山后番民聚众起事,四处抢掠,袭击清军巡哨。巡抚韩世琦檄调官兵进剿,命王骘驻松茂州弹压。王骘会同松潘镇总兵高鼎酌定机宜,议以先抚后剿。王骘先驰至大定堡传示招抚,反复开谕。番民据天险巴猪寨,以双马、列角、庙山、卓沙、白卜等寨环集为羽翼,拒不奉命。于是,王骘与高鼎改用剿抚兼施,由高鼎率兵自间道入袭,王骘则继续招抚。他移驻山顶,树白旗招降近寨,明示愿投者奔赴旗下得免死安插。又令安抚司苏天荣招卓沙、白卜等六寨,令瓦寺士官招双马、庙山二寨。不久,即各个就服。唯巴猪寨为首领挖子所据,有碉卡之固,坚守抗拒。清军由庙山进围,王骘命人先积薪柴,再以束脂实硝磺于薪柴之上,制成简易0,潜至碉卡之下,掷入石缝点燃,焚毁高碉二百余座,清军乘势突入寨堡,搜缴起事者印札多件,斩获甚众。追至黑水江,贼渠挖子被焚死,山后番民悉降。是年九月,王骘转直隶口北道,未行,因松威治绩卓异,循例计典入觐。时太和殿被灾,朝廷大兴土木,工部议自四川取楠木二千六百六十三根补修。王骘闻讯,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二月入觐具疏谏止。疏言:“四川大半环山巉岩,惟成都稍平衍。巨材所生,必於深林穷壑,人迹罕到,斧斤难施,所以久存。民夫入山采木,足胝履穿,攀藤侧立,施工既难;而运路自山抵江,或百馀里,或七八十里,深涧急滩,溪流纡折,经时历月,始至其地。木在溪间,必待暴水而出,故陆运必於春冬,水运必於夏秋,非可一径而行,计日而至,其艰如此。且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疮痍。自荡平以后,休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九十馀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就中抽拨五千入山采木,衣粮器具,盈千累百,遣发民夫,远至千里,近亦数百里,耕作全废,国赋何徵?请敕下抚臣,亲诣采柟处察勘,量材取用,其必不能采运者,奏请上裁。”疏下九卿,以工需迫切,已经议减被驳。然其所奏皆实,康熙帝是其所言,对大学士等曰:“蜀中屡遭兵燹,百姓穷苦已极,朕甚悯之,岂容重困。且今塞外松木大而可用者甚多,若取充殿材,即数百年可支,何必楠木?”命停止四川采运。以故,川民感其德,作《松威治绩略》颂之,并绘其像祀于七公祠。而王骘也由此闻名朝野。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王骘赴宣化口北道任。时有保安州庄头衡有林与宣府士民争讼地产一案。案情复杂,且由于牵扯民户甚多,民情汹惧。具呈内务府后,以“奸民盗种”报部转奏,于是,朝廷派员往察。王骘即带领同知、守备等官会同察鞫,卒得-。地产二十余顷断归业主马端麟等八百余户,衡有林以谋夺他人资产论罪,其余恂私舞弊之-、恶弁俱被指参,按之以法,郡民由此得安。
  十一月,吏部循例开列司道内升京堂官员十人,王骘名不在其内,康熙帝阅后,颁特旨著其内升。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授光禄寺少卿。旋转通政司右参议,晋鸿胪寺卿。十月,转太常寺卿。十二月,升授江西巡抚。一年之内,屡蒙拔擢,卒至地方大吏。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王骘同新任广东巡抚朱弘祚一同陛辞请训。由于前任江西巡抚及布政使俱以-革职,康熙帝首先诫其谨操守,上谕曰:“巡抚为地方大吏,以操守为要,0则小廉,百姓则俱蒙福矣。”王骘奏曰:“臣向在四川时,不食民间粒米,不取民间束草。臣一身之外,唯带二三家僮,往往于家中取给盘费,有时借资于督抚。臣从不敢有私也。”康熙勉之,曰:“身为大臣,寻常日用岂能一无所费,若必分毫取给于家中,势亦有所不能,但操守廉洁,念念爱民,便为良吏。督抚中有如两于成龙及范承勋,诚良吏也。”王骘对曰:“臣才不及三人,但不敢有私耳。臣若稍萌私念,天地难容。”康熙帝又叮咛说,“为督抚者在朕前皆如此说,及至地方,与所言往往不符。人贵始终如一。朕特简尔等,当砥砺清操,毋负朕擢用之意。”“尔等到地方,凡一切利害有关百姓者,不妨时时奏闻。-属吏,先当训诫;不悛,则纠劾”。王骘再次表示,至江西后“当严禁属吏科派及词讼贿赂诸弊”,不负康熙帝拔擢隆恩。临行,康熙帝于常例外赐盘费银一千两。越日,又赐鞍马一匹。
  是年三月,王骘抵任,一反前任贪黩科敛之风,遇属员及州县各官循例馈送,一概屏却,以绝苞苴。命抚院一应陈设供张取之南昌、新建二县,其余府县不得以公派之名肆行科索。时赣省虽已减少火耗,然自两院及司、道、府皆有解费,以故多向民间征收钱粮,每两一钱一二分不等。王骘入境伊始即揭示剔除之,“自巡抚衙门起,去旧更新,官役上下大小杂费尽革,有犯必惩”。继之,又革除诸弊,如南昌、新建二县漕粮征收,违犯官收官兑之规,为恶棍把持,久为民累,王骘下令纠正;各府县漕粮有浮征者,即为之革平,止准照定例每石加银三分、米三升,又专疏请豁免南昌等七州县浮征南米十余万石。履任未及一月,力行数事,积弊“搜剔无遗”。
  是月,擢闽浙总督。入闽之前,犹以江西旧弊复发前功尽弃为虑,疏曰:“江西自荡平后,积年蠲免银米二百万有奇,民生渐裕。然徵收之弊,尚为民累,钱粮明加火耗,暗加重戥,部院司道府皆有解费。臣入境之初,火耗已减,解费尚存,即揭示剔除积弊,尽革官役上下大小杂费。南昌、新建二县漕粮尚仍民兑,俱行革除,漕运积年陋规,搜剔无遗。但在民则省费,在官则失利。恐臣去后,空言无用,乞天语严禁,不致前弊复生。”下所司知之。
  五月,王骘赴任,抵邵武。闻湖广督标裁兵夏逢龙叛据武昌,黄州等地失守,即疏陈叛兵若滋扰江西,应调福建官兵协剿。并星夜驰至延平,檄兵固守闽疆,以卫藩篱。直至夏逢龙乱平,始抵福州任所。
  其时,福建沿海不靖,时有“盗徒”混同南民出海,肆行劫掠,“半岁之间,报有数次”,民人不得安宁。而官兵巡捕,却因有不准离汛远洋之定例,对往来飘忽不定之盗船无可奈何。王骘以安民为要,打破陈规戒律,遣属员持令箭檄饬温州总兵蒋懋勋、黄岩总兵林本植以及定海总兵董大本,驾船出洋。命不拘疆界,逐海岸洋面、山间平地遍搜盗船,克期痛剿。于是,仅月余时间,三总兵便奏捷报闻。分别于杨柳坑、大陈嶴、马迹外洋及沙湾等处,捕获盗船大小八只(懋勋、本植得贼舟七、大本於白沙湾获巨舰一),斩杀拒捕者,擒获多人。唯思头岛盗首杨仕玉、顾君星等仍逍遥法外。杨仕玉自称统海大将军,所辖颇众,时时出没海涛行劫,为害商民数十年之久。田于其熟谙水性地形,来去无踪,官军甚难捕获,曾多次招抚,却屡降屡叛。王骘先行察访后,即密遣标员李涵潜往宁波设计,使人打入思头岛海盗团伙,侦知杨仕玉因前战受伤,于思头岛养创于家。于是,命官兵前往围剿,遂一举获胜,擒斩杨士玉等盗首十六人,余者杖流有差,释被掳难民百十一人。海疆一时无警。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康熙皇帝巡幸江南。次年正月,王骘迎銮至无锡放生池。时王骘年已七十有五。康熙帝对其甚为关切,“召问蔼恻,先后蒙赐蟒缎、参枝,及珍味七种。复赐御书‘养素’二字匾额一幅,临宋臣苏轼书手卷一轴”。二月,康熙驻跸杭州,遍察舆情,皆称王骘居官甚善,复赐御衣凉帽以示嘉勉。谕之曰:“尔任总督,实心任事,浙、闽黎庶俱称尔清廉,故特加优赉。”
  五月,王骘内调户部尚书。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二月,以坠马伤乞休。康熙帝命其在任调理,随遣内阁学士朱都纳偕御医绰班至其府第探视治疗。时值河工奏销,王骘即不顾年迈病体,亲行验察,并将一应办理情实具疏陈奏。康熙帝阅视之后,感叹曰:“朕道王骘定不苟,且病中尚办事妥当如此。”
  户部掌财赋之枢,操守最要,王骘虽已年近八旬,办事仍一丝不苟,清介如故。时宫内膳房岁支百万,糜费颇巨,商人以浮冒广贿各堂官、司员,及馈王骘,力辞不受。事发之后,王骘之清,益为人诵,亦愈得康熙帝宠信。次年六月,以老病求罢,蒙温旨慰留。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四月,奉命为钦差大臣同工部尚书前往陕西凤翔赈饥。次年九月,康熙于乾清官召见王骘,见其起跪便捷,遂笑曰:“八十岁人尚能如此轻便,真可谓福德老翁矣”。然而王骘,虽一生为官谨慎,却于晚年险些坐罢。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正月,康熙帝召大学士、九卿及河道总督于成龙入对,上责成龙平日排陷前任靳辅,颁谕责之,并及王骘与左都御史董讷、内阁学士李应荐畏惧于成龙,交相附和。三月,王骘等上疏引罪,部议革职。王骘蒙“圣旨”宽免,以原品休致。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五月二十二日卒于家,年八十二岁。赐祭葬如例。
  王骘长于古文,明于公牍。其为官期间,内外奏疏皆为一时之冠。著有《养素堂集》。康熙末年,王骘被祀为山东福山乡贤,并祀四川口北,及江西、闽浙之名官。
同年(公元16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9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