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潍坊市> 青州人物

贾思勰

[南北朝][公元386年-543年]

贾思勰为[南北朝][公元386年-543年]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今山东青州市人,北魏时期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做过高阳(今山东临淄西北)太守,曾先后到过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考察过农业生产情况,后他回到家乡,亲自参加农牧业生产。由于他刻苦钻研农业知识,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并亲自参加生产实践,对农业科学有了精深的研究。大约在公元533至544年的十多年时间里,贾思勰将他多年积累的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认真地加以整理,在总结前人农业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一部内容丰富的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
  贾思勰生活在北方社会经济开始恢复的北魏时期。北方黄河流域一带,自西晋末年以后,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北魏孝文帝继位以后,于公元485年实行均田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方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就为贾思勰编撰《齐民要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齐民要术》是我国6世纪一部完整的、系统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一部最早的著作。贾思勰在编撰《齐民要术》一书的过程中,坚持“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的原则,参考前人的农学研究成果,收集民间的谚语、歌谣,访问有经验的老农,并亲自参加生产实践。为了把材料搞得更全面、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他非常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他在《齐民要术》中,引证前人著作150多种,包括两汉时期的《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重要农书。这些珍贵的农书大都早已失传。因为贾思勰写作而引用,一部分内容才得以保存下来,使人们得以了解古代农业技术发展状况。
  《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正如《自序》中所说:“起自农耕,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全书共分10卷,92篇。正文7万字,注释4万字,内容相当丰富。该书前五卷介绍粮食、油料、染料作物、蔬菜、果树、桑等的栽培技术;第六卷,是关于禽畜和鱼类的养殖;第七卷到九卷,是农副产品加工、储运,包括酿造、酶制储藏、果品加工、烹饪、制糖等内容;第十卷则介绍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
  在这部农业科学著作中,贾思勰在农业上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带规律性的认识。他总结耕种时说,“时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就是说,种地要不误农时,要因地种植;在种地时要精耕细作。他提出“初耕欲深,转地欲浅,”“秋耕欲深,春、夏欲浅”;恢复土地肥力,提出实行轮作法。他说,谷子连种,“则莠多而收薄矣”。连种麻,则“有破叶夭折之患,不任作布也。”他还提出密植和套作法,重视种籽品种和性能。他还特别提倡种植绿肥,以提高地力。他认为,绿豆的肥效最好,小豆、芝麻次之,肥力同蚕粪、熟粪一样好,能使谷物增产。在那时候贾思勰就能认识到绿肥的作用,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的确是了不起的事情。当时的欧洲还不懂得轮作和套种,不懂得绿肥的作用,直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才开始实行绿肥轮作制。
  在播种技术方面,贾思勰强调适时播种,并指出了播种量、播种方法及其同播种期的关系。他介绍的播种方法,选种、晒种、浸种、药物或肥料拌种等种子处理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同时,针对北方多干旱的气候特点,他对保墒方法还作了探讨。这些都说明,《齐民要术》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耕作学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在生物学方面,贾思勰在当时就已经认识到生物和环境的联系,懂得遗传和变异的关系,介绍了创造新品种的经验。涉及到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等育种原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写到:“我看到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清楚记载着选择原理”。他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又一次提到这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达尔文这里所说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就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总之,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在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科学史和生物史上都占有光辉的地位,它不仅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而且对于他以后的农业科学家,如元末的王祯,明代的徐光启等都有过深刻的影响。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贾思勰在思想上仍未摆脱唯心史观的影响,他在《齐民要术》中,有“吃枣核仁27个,可以避疾病”,“在东边栽九棵桃树,可以多生子孙”等迷信内容,是不可取的。尽管如此,贾思勰及其《齐民要术》,在我国和世界农业史、生物学史上的杰出贡献是永垂青史的。
  
同年(38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54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