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西安市> 蓝田人物

吕大钧

[宋][公元1030年-1082年,宋代理学家]

吕大钧为[宋][公元1030年-1082年,宋代理学家]

   吕大钧(1030-1082年),字和叔。宋代理学家。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人。吕大防之弟。幼年在家从父吕蕡学儒学,嘉祐二年(1057)他27岁,中进士乙科,授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后改为光禄寺丞,知三原县。
  韩绛宣抚陕西、河东,辟大钧书写机密文字。后调知福建侯官(即今福州)和陕西泾阳,皆未赴。遇父丧,居家讲道。服丧期满,自认为“道未明,学未优”,不想再入仕途。时关中学者张载于横渠招收门徒讲学。大钧与载同年进士,但他推崇张的学说,于是不顾年兄弟关系,拜张载为师,执弟子礼。他此举影响颇大,许多人纷纷投拜张载,关学从此兴盛起来,发展成为北宋时期的著名学派。张载死后,大钧继续传授关学,又从程颐兄弟学。
  数年后,被荐为诸王宫教授,但他不热心此职。元丰初年,兄大防出知永兴军,他请改监凤翔船务,制改宣义郎。遇宋攻西夏,调为鄜延路转运司从事。转运使李稷因粮饷不济,欲还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取粮,着大钧去请示主将种谔,种谔见其言直性刚,准李之请。未几,在道患病而卒,时年52岁。
  吕大钧一生不热心仕途,专注于学问。著有《四书注》若干卷,《诚德集》30卷,《张氏祭礼》1卷,《吕氏乡约》和《乡仪》各1卷。他的著作大多佚失,仅存几篇收在《蓝田县志·艺文》中。
  吕大钧钻研理学很重视社会现实问题,主张经世致用。他传播张载的观点,对“天地一体”、“民胞物与”和“穷理灭欲”的理论作了发挥。而他自己认为人们对“理”的认识(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在“行”的过程中(即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加深的,从而得到“知”。他这一观点区别于张载和二程,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有相同之处。
  他的另一观点是把历史的向前发展归结为人的私欲利害冲突。他认为天下本为一家,后来因为产生了私利,才相互欺诈,相互残杀,形成战争,导致贫富,使天下纷争不断。他说,既有乱,必有治,昔既离,今则和,认为历史发展是由合到分,由分而合,不断循环往复。他的观点是历史在向前发展,而且在发展中变化着。这种认识,在北宋学者中,除邵雍外,别无他人。他的历史循环观比儒家的论点有很大进步,比程、朱、张载的观点亦有进步,但仍未脱离理学派思想体系,对理学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贡献。吕氏兄弟制定的《吕氏乡约》将理教思想条例化,是宋明理学最早的有关为人处世的系列性道德规范,其目的在于使人们保持和谐关系,上下左右形成既定的规则。“尊老敬长”、“互相帮助”、“礼尚往来”等观点比较明确,在中国传统的伦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同年(公元103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0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