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宁德市> 蕉城人物

林聪

[明][公元1415年-1482年]

林聪为[明][公元1415年-1482年]

  林聪(1415~1482年)字季聪,号见庵,宁德七都峬源人。明正统四年(1439年),赴京应试,中进士。八年,拜刑科给事中。林聪秉性刚直,骨鲠诤诤,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上任伊始,林聪就针对明初六大官办银矿之一的宁德宝丰银矿劳动条件恶劣、劳役艰难、课银额重等情况,上了《请免宁德县除办银课外别项差办状》,建议“无图银课之利”,应“将坑冶封闭,银课免办,与民休息”。未被英宗采纳。次年,该矿改由浙-田小业主叶宗留等人经营,福建参政宋彰以“矿盗日炽”为由,宣布将矿收归官办,并定该矿岁课银三千零九十两,比永乐元年(1403年)增加一千多两。于是,叶宗留发动数千矿工投牒明廷,称:“留宝丰场,听我开采,不然杀人!”正统十二年(1447年),宝丰银场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小业主领导的矿工起义。起义矿工杀死福建右参议竺渊,并与当时沙县邓茂七领导的起义军彼此呼应,声势很大。林聪再次上疏,极言福建银场课银之艰,乞速减免。疏中指出所谓“矿贼”实则为县民,因生活所迫才“聚而偷矿煎银”;因此“欲杜盗贼之原”,“惟欲民生之安”。矿工起义被镇压后,明朝廷接受林聪的建议,罢宁德、建宁银税,民困始得少苏。
  正统十四年,蒙古族瓦剌部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发生“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代宗继位。林聪“慷慨论事,无所讳”,对宦官擅政及其弊端多所弹劾。景泰元年(1450年),林聪迁都给事中。其时,朝官金英家人犯法,都御史陈镒、王文惩治他们,但对金英未加追究。林聪不畏权势,率同列弹劾陈、王畏势纵奸,二人因之下狱。内侍太监单增督京营,恃宠骄恣。朝臣言举稍有忤逆者辄遭其辱;其家奴竞至“白昼杀人,夺民产,侵商税”,民愤极大,他却置若罔闻。林聪激于义愤,“发其奸”,请予惩治。由于代宗袒护,仅将单增付司礼监从轻发落,但单增“自是不敢肆”。宦官王振乱政事败,死于土木堡阵前卫士锤下。代宗对其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的罪行不敢公布,致使王振余党仍旧“结天下之怨望,横行中外,势若狼虎”,“公卿畏其凶恶,而为之侧目”。林聪愤然上疏,奏请将王振乱政之由与“党恶”之罪“备榜昭示天下”,“以明至公”。代宗未置可否,朝中直臣皆赞其气魄与直节。
  景泰三年三月,林聪纠察刑狱,夙夜忙碌,亲审案卷,发现“刑罚失平”,即为纠正。湖广巡按蔡锡因弹劾副使邢端“贪纵”,反遭邢之攻讦,系狱经年。林聪上疏言明实情,蔡锡始获释,邢端终下狱。四年初,林聪迁春坊司直郎。未几,学士商辂上 书言林聪为诤臣,不宜置于闲散之地,代宗乃复林聪吏科给事中之职。五年三月,林聪见明初以来土地兼并日甚,权贵势要群起“奏讨田地”,大量侵吞民田。经“询访其实”后,他举发大臣武清侯石亨“倚恃势要,威逼侵田”,“害人肥己”。同时还举发讨田无度的指挥郑伦和占田多达120余顷的百户唐兴。他建议:将奏讨田地者逐一查出,“田地不系拨与之数,而擅侵占者,即归还于民”,如仍有恃势侵占,则治以重罪。为轻赋役、罢弊政,林聪还偕同官条上八事,累计数千言。如力倡“绝玩好,谨嗜欲,为崇德之本;而修人事,在进贤退奸”。其他如“罢斋醮,汰僧道,慎刑狱,禁私役军士,省轮班工匠”等,皆深中时弊。代宗多所采纳。由于奸佞干扰,林聪的建议只是部分实施,但影响不小。如其“省工匠”之建言在他逝世47年后始被实行,废除了全国工匠徭役制。
  由于林聪刚正不阿,执义敢言,所劾者上至尚书下及主事,以至“诸司惮聪风裁,聪所言,无敢不奉行者”。时内阁及诸御史认为林聪“好论建,弗善”,但林聪仍诤谏不辍。林聪因而博得直臣信赖,声望日隆,然而也招致群奸攻讦。御史黄溥等劾林聪挟制吏部、徇私举福建参政许仁达为巡抚,并诬林聪为泄私怨动辄劾兵部主事吴诚,“欲夺御史白仲贤之官予其乡人,而劾仲贤”。林聪因此坐“专擅选法”,廷议大辟,打入死牢。礼部尚书胡荧敬佩林聪的节直,案示礼部时,他不肯署名而称病不出。代宗遣太监兴安问疾,胡荧说:“老臣本无疾,闻欲杀林聪,殊惊悸耳”。学士高谷亦力救林聪。代宗知林聪为人,遂诏释林聪,将他贬为国子学正。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擢拜林聪为左佥都御史,命他前往山东赈饥。林聪不辞劳苦,驰赴灾情严重的郡县,开豪富粮仓以济饥民,全活145万人。回朝复命后,进右副都御史。二年,林聪见苛刑峻法之下,冤狱屡有发生,遂上《乞缓重狱疏》,提出“秋后决”的主张,建议春判冬决,以延缓死刑期,便于死刑复核,使案中属矜疑者得以免死,从而减少错杀。英宗纳其言,不久,下诏曰:“每岁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廷臣审录重囚,谓之朝审,遂为永制”。同时,林聪极力反对株连、滥杀无辜。四年,朝廷镇压曹钦谋反,一些“冒赏幸禄者往往诬斩人”,甚至割下乞丐首级去报功,致使“街市皆闭关”。时林聪署院事,急令“生擒讯鞫,不得妄杀!”昭雪甚多,冤滥乃止,市人“相贺更生”。
  成化二年(1466年),江淮一带发生特大饥荒,朝廷命林聪往赈。陛辞时,他奏准“贷江南粮及支运粮数十万给民,且与之种”,饥民“沾其实惠”。赈饥回京,擢升右都御史。七年,代王越巡抚大同。抚边期间,他苦心擘画,整饬军务,加强边备,“边境赖以肃静”。八年,召掌南京都察院事。他鼓励群属论政言事,使宪度再肃。成化十三年,林聪升任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虽已年过六旬,仍“夙夜靡懈”,详核案件,推情鞫问,任内为蒙冤死囚平反者不下600人。他立朝议事一如既往,“持大礼,秉公论,不严而肃”,声望益高。史称此时他“直声闻天下,莫不想望其风采”。成化十五年,偕朝官汪直、定西侯蒋琬按事辽东。成化十八年,请老乞归未准,卒于任上。林聪去世后,明廷诰授荣禄大夫太子少保,谥庄敏,归葬于宁德八都铜境山。邑民推崇其高风亮节,并立庄敏祠祀之于乡贤。
  林聪在朝40余年,奏撰颇丰,闲居又喜为诗文,曾著《奏议》八卷,《见庵文集》十四卷,今民间传其手抄本。
同年(公元14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4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