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嘉兴人物

文偃

[唐][公元864年-949年]

文偃为[唐][公元864年-949年]

  文偃,俗姓张,浙江嘉兴人,生于唐咸通五年(864年)。15岁出家,拜嘉兴空王寺志澄长老为师。21岁于常州坛落发受戒,再侍志澄,经6年的勤奋学习,学有所成。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闻说道禅师佛学知识渊博,于是辞志澄,克服旅途艰险,到达睦州(今浙江建德县),拜见道,来去历时数月,多次求见道,修习佛学。由于文偃诚心和好学,道看出文偃是发展的弟子。5年后,道将文偃荐给福州的雪峰义存(822~908年)禅师。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文偃辞道跛,手持禅杖到福建,拜于雪峰会下,又以最诚恳的礼节叩见义存禅师。其时,雪峰禅师门下参禅学佛者千人之多,而文偃能够数年如一日,“朝昏参问”。因此雪峰对文偃秘授心印。尔后,文偃遂出雪峰会下,游访诸山,历时长达17年之久。他风餐雨宿,载雪披霜,跋山涉水,足迹遍布全国的名山大川,礼参了各方高僧名宿,并对其学说进行认真的考察和研究,从而积累了渊博的佛学知识,为后来创立自己的学派云门宗奠定了基础。
  后梁乾化元年(911年),文偃48岁,到达曹溪(今曲江区马坝南华寺)礼塔,旋至韶州灵树寺,谒见知圣禅师(即如敏长老)。知圣乃南岳下四世弟子,而文偃则是青原下六世弟子,南岳与青原是同门师兄弟,都是六祖慧能的得意门徒,论辈分,知圣禅师是文偃的师祖,而知圣对文偃十分赏识和器重,将文偃看作同辈的师兄弟,以最亲切的礼仪来接待。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即南汉乾亨二年,知圣大师逝世,恰南汉王到韶阳,命为知圣火化,同时召见文偃,请他讲授禅门宗旨,随即赐紫衣一件。次年,南汉王命文偃为韶州军民开堂讲佛学,并继承灵树知圣的法席。此后,文偃在主持灵树的四年中,大力阐扬其禅宗学说,经常开堂为当地的僧俗说法。每次听讲者众多,平时来问禅参礼者络绎不绝,韶州牧守何希范亦到灵树寺向文偃请教。从此,文偃名闻遐迩。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南汉乾亨七年,文偃60岁。他感到年岁渐高,需要一个清静的地方潜心修习佛学,遂奏准南汉王移庵云门山(今乳源县云门山),建造梵宇。文偃初衷为“倦于延接,志在幽静”,从灵树移锡云门。但到云门后,来参礼学法者,与灵树相比有增无已。据南汉陈守中撰《偃师碑铭》称:“抠衣者岁溢千人,拥锡者云来四表。”可见,那时文偃在佛家中声望之高,禅宗学说造诣之高深。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南汉大有十一年,南汉王诏文偃入宫问法,他对答从容,使南汉王倍加钦敬,当即封为左右衔大僧录(专营佛教事务的三品职官)。但文偃不欲为官,再三推却,南汉王只好说:“此师修行,已知蹊径,应不乐荣禄。”遂加封文偃为匡真大师,留在宫内住满百日,赏赐内金银珠宝绢纱、香药等物送回云门寺。天福八年(943年),南汉乾和元年,南汉王刘晟又诏文偃入宫,讲述禅宗学说,留驻月余后,赐六铢衣一件及香药银绢等物而回,刘晟又为云门寺预赐塔额为“瑞云之院,宝光之塔”。此后,南汉王“常注宸衷,频加赐赍”。
  文偃住持云门寺期间,灯火旺盛。据南汉乾和七年雷岳撰《偃祖行录》称:“师自衡据祖域,凡二纪有半,风流四表,大-化,禅徒凑集,登门入室者,莫可胜纪。”《云门山志》称:“闻风向道者云来四表,拥锡依止者恒逾半千。”此后,文偃的禅宗学说,即被认定为云门宗而流布天下。
  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南汉乾和七年四月十日子时,文偃逝世。当月二十五日,诸山尊宿,四界道俗,将文偃的遣体送入宝塔。文偃终年86岁,僧龄66年,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文偃被赐谥号为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
  
  
同年(86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94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