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朔州市> 应县人物

李嗣源

[五代十国][公元866年-933年,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第二位皇帝]

李嗣源为[五代十国][公元866年-933年,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第二位皇帝]

  明宗(866或867---933)李嗣源,五代后唐皇帝。公元926---933年在位。沙陀部人,原名邈吉烈。李克用养子。以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光元年(932),领兵取汴梁,灭后梁。四年,后唐庄宗在兵变中被杀,入洛阳监国。即位后改名亶,改元天成。杀酷吏孔谦,褒廉吏,罢宫人、伶官,废内库,注意民间疾苦。但因文盲君临朝廷,无驭驾能力。又兼用人不明,姑息藩镇,权臣安重诲跋扈,次子李从荣骄纵,以致变乱迭起。弥留之际,从荣举兵反,饮恨而死。葬徽陵,谥圣德和武皇帝,庙号明宗。
  人物生平
  谦虚和蔼
  李嗣源为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每当有战功的时候,从来不在众人面前夸耀。平时,就经常带领将士们修理准备兵器和军用物资,廉洁自律,不贪也不与其他人发生什么矛盾。李克用有一次试探他,让他到自己的府中去,说你随便拿东西吧,以前立功很多,但没有重赏过你。李嗣源就只拿了几卷丝织品和几千文钱走了。回去之后,又将这些东西都分给了部下。在其他时候也是这样,不管赐给什么贵重物品他都分给了属下。
  李嗣源手下有五百名精锐骑兵,在救援被朱温围攻的朱瑾兄弟一战中屡破敌军,最后在主将李存信大败时殿后而还。李克用为嘉奖他,就把他率领的五百骑兵命名为“横冲都”。后来大将李嗣昭和梁将葛从周交战,兵败而退守青山口。这时李嗣源到了,对李嗣昭说:“步兵虽散,若吾辈空回,大事去矣。为公试决一战,不捷而死,差胜被囚。”李嗣源率领所部凭高列阵,然后又解鞍磨箭,摆出一副决战的样子,先在气势上压倒敌人。然后李嗣源又左右比划半天,好像在调兵遣将一样,梁兵被弄得心慌不已。这时,李嗣源命部下一齐上马,李嗣源大喊道:“晋王命我来取葛从周的项上人头,其他将士不要上前自己送命!”手下将士横冲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李嗣昭率主力乘势一鼓作气将梁军击退。收兵后才发现李嗣源身上有四处箭伤,流的血将大腿都浸透了。李克用亲自给他解衣敷药,还亲手端过一杯酒来以告安抚。
  李嗣源作为李克用的有数的几个勇将之一,为李克用的梁晋争锋和李存勖的中兴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青山口一战已经使李嗣源的名声大振,此后,李嗣源又继续在一次次战役中屡立奇功。
  勇立战功
  在李存勖刚刚继位时,就当机立断,立刻出兵救援潞州,这一仗李嗣源也参加了。当时他率领一部突击骑兵和周德威同时进兵。李嗣源在早晨到达了敌人夹城的东北角,命士兵们用斧头砍去鹿角(用树枝做成的阻挡敌人的障碍,形状像鹿角),然后背来柴草填平壕沟,一举攻克夹城。不久,周德威也在西北边攻破夹城,李存勖乘势大破梁军主力,尽毁夹城,取得了夹城大捷,彻底解除了潞州之围。
  重要的柏乡之战中,李嗣源也是勇立战功。在两军对阵时,李存勖觉得后梁军气势很盛,担心将士畏惧不前,对战局不利,就想激励将士,他手持银制的巨型酒杯给李嗣源赐酒,对他说:“爱卿看见梁军的白马和红马部队了吗?看着几乎要吓破人胆,破敌立功还要靠你啊。”李嗣源说:“他们这是徒有虚表。明天就会归我们所有了。”李存勖听了笑道:“爱卿已经气吞敌军了。”李嗣源接过酒杯将酒一饮而尽,然后挺身上马,率领一百骑兵冲入梁军的马阵。李嗣源冲在最前面,率领这一百精兵像把尖刀插入敌阵,左冲右突,最后活捉敌人两名军官而还。此战李嗣源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梁军并非坚不可摧,从而鼓舞了全军的士气。从上午到下午,李嗣源率领骑兵和敌人交战达百次之多,颇多斩获。战后李嗣源因功被加授代州(今山西代县)刺史。
  在李存勖派周德威北伐征讨幽州刺史刘守光时,李嗣昭和李嗣源奉命领兵支援,攻下武、妫、儒三州。后相州张筠遁走,李存勖拜李嗣源为相州刺史。
  在随后的契丹入犯中,他的战斗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符存审、阎宝的协助下,李嗣源选择了有利的地形条件,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击敌之短,最终击败契丹大军。打退敌人之后,李嗣源领兵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幽州城。周德威亲自出来迎接,紧紧拉住李嗣源的手,流下了眼泪。班师回魏州时,李存勖也亲自到郊外迎接,并升他为检校太保。
  同光元年,晋梁双方在河北拉锯,晋将李继韬以上党降梁,李存勖非常忧虑,在看通梁朝防线的漏洞后,他意图偷袭郓州,从而展开战场,释放泽州方面的压力。于是他派李嗣源带领大军出击郓州,郓州守将没有防备,于是李嗣源轻而易举的夺取了城池。此战后,李存勖得以从右翼威胁梁军主力,并最终一步步掌控主动权。李嗣源也因此战对于晋军的重要性,得拜天平军节度使、蕃汉马步军副都总管。
  从军征战
  李嗣源先后随从李克用征战三十载,排难解纷,冒刃血战,体无完肤,屡建奇功。唐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6年),率部大败梁军于任城,遂解兖州之围,获得了“李横冲”称号,第二年,大败梁将葛从周于青山口,四中流矢,血流被股,因此名闻天下。李克用死后,李嗣源作为河东大将,历任代、相二州刺史,昭德军、天平军节度使,一直作到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并追随后唐庄宗李存勖浴血转战十余年,打败契丹入侵,生俘燕王刘守光及其父刘仁恭,消灭了劲敌后梁,建立了后唐王朝,统一了中国北方。当后唐同光元年(923)十月,李嗣源率晋军前锋率先进入梁都汴京,并于路侧迎接李存勖时,“庄宗大悦,手引帝(李嗣源)衣,以首触帝曰:‘吾有天下,由公之血战也,当与公共立’。寻进位兼中书令。”后又受赐铁券,开府仪同三司,进位中书令,检校太尉,军政大权兼收,堪五代之异。
  庄宗早期对李嗣源非常宠信,同光二年,封李嗣源为宣武军节度使、蕃汉马步总管,诸子皆赐高位,宣武、凤翔方面军内,掌权者“皆李嗣源诸子也”。后以帝义兄位得以拜王,堪称满朝荣宠之最。
  然而后唐庄宗晚期“颇为谣言所属”,屡次怀疑李嗣源有不臣之心,开始猜忌起来。后来后唐庄宗有心收军镇割据大权,于是派诸军马步都虞侯朱守殷暗中监视他的起居。同光四年(926年),赵在礼占据魏州反叛,庄宗派李嗣源率大军征讨叛军。不料刚到魏州城下,所部发生哗变,与魏州叛军会合,共同拥戴李嗣源为主“帝河北”。李嗣源起初托故逃出魏州城招集散兵,后来在女婿石敬瑭以及手下安重诲、霍彦威的劝诱之下,自立而反。于是,他回师南下,先入汴州,继而向洛阳进发。此时后唐庄宗为伶人郭从谦所杀。李嗣源入洛阳,被群臣拥戴监国,不久承继皇位,改元天成。
  知过能改
  李嗣源不喜欢声色淫乐,即帝位后,禁止中外诸臣进献珍奇玩等物。后宫只留老成宫女100人,宦官30人,鹰坊20人,御厨50人,教坊(乐队)100人。他不喜欢臣下阿谀奉承,下令免除“诸道节度、刺史、文武将吏旧进月旦起居表”。他比较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经常“召文武百辟极言时政时失”,并能够接纳臣下的忠谏。他的这种平实简朴的作风一直保持到晚年。
  李嗣源还知过能改,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例如天成三年(公元928年)正月,他误听巡检军使浑公儿的口奏,派石敬瑭屈杀两名村童。当他审明-后,“方觉失刑,循揣再三,愧惕非一”,“令减常膳十日,以谢幽冤”,罚了石敬瑭一月俸银,将浑公儿撤职,决脊杖二十,配流登州,并对冤死者“赐绢五十匹,栗麦各百石,便令如法埋葬。兼此后在朝及诸道州府,凡有极刑,并须仔细裁遣,不得因循。”其仁爱慎刑,谦谨自责,从严御下的作风,由此可见一斑。
  宽仁为政
  李嗣源为政宽松,比较关心百姓疾苦。他经常诵读晚唐诗人聂夷中的悯农诗,念念不忘民间的艰难,曾多次下令赦免罪犯,减免灾区百姓的赋税丁徭,并谆谆告诫官吏“不得科敛百姓”,“不得邀难商旅”。如天成二年(927年)十月,他诏今“诸道州府,自同三年已前所欠夏秋税租,并主持务局败阙课利,并沿河舟船折欠,天成元年残欠夏税,并特与除放。”长兴二年(931年),他下令诸道均平民间田税,又准许百姓民间自铸农具及杂铁器;每田二亩,夏秋只纳农具钱三文,此外,还开放酒禁,允许百姓制曲造酒。这样,就撤除了国家对盐铁、造酒的专营垄断,的确不失为便民措施,也说明李嗣源的确是关心农事的。李嗣源还常到民间视察。长兴三年(932年)三月,“帝观稼于近郊,民有父子三人同挽犁耕者,帝闵之,赐耕牛三头”。同年十二月,“癸丑幸龙门,观修伊水石堰,赐丁夫酒食。后数日,有司奏:‘丁夫役限十五日已满,请更役五日。’帝答曰:‘不唯时寒,且不可失信于小民。’即止其役。”其宽仁体恤,由此可见一斑。李嗣源在位七年,战事稀少,屡有丰年,边境“诸蕃不相侵扰”,饱经战乱之苦的中原民众,总算是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
  李嗣源不识文字,四方奏章都由枢密使安重诲诵读,于是他就每天跟着学习汉文汉语。安重诲建议设置端明殿学士,以冯道等为大学士,宣讲儒家经书,他听得很有兴趣。他曾教训皇子李从荣说,我喜欢听儒生讲经义,很能开发心思。他不但要求自己的儿子认真学习汉族文化,还鼓励大臣们督导子弟们学习儒家经典。
  李嗣源与李存勖
  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和明宗李嗣源,他们是什么关系?
  他们是兄弟关系,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儿子,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也就是干儿子)。
  李存勖[xù](885年-926年),亦作李存勗,沙陀族,山西应县人,本为朱邪氏,小名亚子,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长子,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的建立者。
  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于晋阳宫,天佑五年(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多年的征战,北却契丹、南击朱梁、东灭桀燕、西服岐秦,一步一步使得晋国逐渐强盛起来,就是死敌梁太祖朱温都不得不感叹“生子当如李亚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灭后梁,定都洛阳。天成元年(926年)死于兴教门之变,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
  李嗣源(867年—933年),沙陀族人,原名邈吉烈,晋王李克用养子,生父李霓,生于应州金城,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第二位皇帝(926年6月3日—933年12月15日在位)。
  李嗣源初以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光元年(923年),庄宗李存勖领兵取汴梁,灭后梁。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于魏州起兵,后来庄宗在兵变中被杀,李嗣源便在大臣的引导下进入洛阳监国。
  历史评价
  《新五代史》:
  “为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数百年,其可道者,数君而已,况于后世邪!况于五代邪!予闻长老为予言:“明宗虽出夷狄,而为人纯质,宽仁爱人。”于五代之君,有足称也。”
  “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屡以非辜诛杀臣下。至于从荣父子之间,不能虑患为防,而变起仓 卒,卒陷之以大恶,帝亦由此饮恨而终。”
  《旧五代史》:“既壮,雄武独断,谦和下士。”
  “明宗战伐之勋,虽高佐命,潜跃之事,本不经心。会王室之多艰,属神器之自至,谅由天赞, 匪出人谋。及应运以君临,能力行乎王化,政皆中道,时亦小康,近代已来,亦可宗也。傥使 重诲得房、杜之术,从荣有启、诵之贤,则宗祧未至于危亡,载祀或期于绵远矣。惜乎!君亲 可辅,臣子非才,遽泯烝尝,良可深叹矣!”
  
同年(86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93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