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黔西人物

郭兴科

[公元1956年-1984年]

郭兴科为[公元1956年-1984年]

  郭兴科,1956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黔西县。1976年3月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当战士,197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郭兴科在部队当战士时是个好战士,军事技术、工作作风、组织纪律样样过得硬;当班长时是个好班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表现突出;在昆明陆军学校学习时是个好学员,各科成绩都是优良;当排长时又是个好排长。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他英勇果断,指挥灵活,带领全排0完成了战斗任务,还亲手毙敌2名,俘虏1名,缴获枪2支,全排荣立集体一等功,自己荣立二等功。1979年8月,他被提升为所在部队四连副指导员。1980年,连队担任生产任务,他同战士一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经常利用劳动间隙找战士聊天、谈心,做思想工作。在休息时间,不是去放水,搞田间管理,就是和战士一起整菜地、积肥,或到炊事班帮厨,把全部身心扑在了连队的全面建设上。年底,他荣立三等功。1981年他被提升为四连指导员。
  1984年1月16日,四连随团开赴前线集结地待命。为了统一全连官兵思想,激发作战热情,郭兴科反复在支委会、党员大会、军人大会、政治教育和临战训练中,对全连官兵讲形势、讲任务、讲传统;充分利用各种时机,进行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人生观、苦乐观、生死观的教育,广泛开展学英雄业绩、走英雄道路等活动,使全连官兵牢固树立了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和献身国防的思想,积极投身到临战训练和各项战斗准备之中。战前,全连干部战士都向党支部写了请战书、决心书,主动请缨,要求担负最艰巨、最光荣的战斗任务。
  4月28日,四连接受了收复被越军侵占的我老山48、49、77号高地的战斗任务。郭兴科在紧急动员中提出“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的战斗口号,鼓励干部战士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争取立功。当晚,连队冒雨向老山某高地挺进。山高林密,无路可走,郭兴科坚持和副连长龙洪春一起带领尖刀排为连队开辟通路,很快收复了3个高地,并转入阵地防御。
  4月29日凌晨,盘踞在1072号高地上的敌人以一个连的兵力,向77号高地疯狂反扑。当时,四连大部分兵力集中在48号、49号高地上,只有三排坚守在77号高地与76号高地之间的凹部,敌众我寡,情势危急。郭兴科闻讯后,冒着越军炮火,火速赶到三排阵地。他鼓励同志们:“不要慌,沉住气,坚决打退敌人的反扑。”他指挥三排连续挫败敌人6次冲击,守住了阵地。郭兴科利用战斗间隙召开了战地支委会,及时总结战斗经验,号召全连向三排学习。会后,他根据上级下达的新战斗任务,亲自到各排宣扬三排英雄事迹,激励大家以三排为榜样,连续作战,坚决拿下1072号高地,为在战斗中牺牲的三排长报仇。当天下午1时55分,四连指战员发起勇猛冲击配合一营迅速收复了1072号高地,全歼入侵之敌。
  29日下午,四连就地转入1072号高地的防御作战。郭兴科召集支部成员,总结进攻战斗的经验教训,研究防御方案,及时地提出了:“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有我四连勇士在,越军休想上老山”的战斗口号。然后,他不顾疲劳,又到各班排防御阵地深入动员,激励全连官兵坚毅顽强、狠狠打击敢于进犯之敌。
  4月29日晚10时,四连因刚由进攻转为防御,已十分疲劳,阵地上只构筑了部分工事。敌人趁机以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四连阵地发起了反扑,企图夺占1072号高地。郭兴科带着通信员,扛着一箱子弹赶到二排前沿阵地,他一面指挥,一面用 、手 打击敌人,并鼓舞大家说:“不要怕,沉着,瞄准好,狠狠打!”突然,敌一发炮弹落在二排阵地0,郭兴科的左手、鼻子和左肋多处受伤。但他不让战士向上级报告,忍着剧痛,继续坚持指挥战斗,直到第二天打退敌人,他才下去包扎。在他的鼓励下,五班副班长方世权,右臂被弹片削得血流如注,依然坚持战斗。全连共打退敌人10次冲击,消灭敌军18人,取得了反冲击的胜利。
  长期的阵地防御,紧张艰苦的战斗生活,使部队极度疲劳,许多战士得了疾病。针对这种情况,郭兴科反复进行深入的思想工作,明确提出了:“战胜困难,战胜疲劳,战胜疾苦,战胜敌人”,“与上甘岭比艰苦,与战勤排比困难,与伤员比意志,与二班比危险”的要求,增强了大家必胜信心。为了进一步加强阵地防御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郭兴科每天都要到猫耳洞里同战士们谈心,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激发部队的杀敌斗志。
  为了防范越军的偷袭和炮击,郭兴科又反复动员大家认真加修加固掩蔽部和防炮洞。同时,他亲自带着连部和炊事班的战士们抢修工事,坚持和大家一起挖通了从连部到炮排的堑壕,挖出了3个能住10多人的防炮洞,以自身的模范行动鼓舞了全连官兵的士气。战士们说:“郭指导员是我们连最能吃苦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全连在97天的防御战斗中,平均每人构筑堑壕100米,交通壕48米,猫耳洞525个,掩蔽部195个,弹药储藏洞115个,射击位置11个,出土125立方米。许多同志即使是累得站不起来,也坚持爬着跪着干,硬是一点一点地抠土,一丝不苟地抢修、构筑工事,从而为有效地抗击敌人的炮击和扫射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6月12日晚8时许,敌军又向1072号高地实施猛烈炮击,连部通往一排、三排的电话线被炸断,指挥中断。郭兴科不顾个人安危,带着通信员,冒着敌炮火,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查接,亲手接通了6处断线,保证了连指挥所与各排的通信联系。
  6月14日下午,敌人炮火更加猛烈,四连的堑壕被炸平,猫耳洞被炸塌,阵地上被炸松的土有一二尺深。郭兴科用电话向各排动员说:“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必须认真抢修加固人员掩蔽部和防炮洞。”他又冒着炮火,带着连部的同志逐一检查连队阵地的安全措施,并同战士们一起,挖通了从连部到炮排的堑壕。
  下午3时许,二排阵地响起了激烈的高射机枪声,郭兴科立刻向二排阵地奔去。刚走出几米时,敌人的一发炮弹在他身边0。郭兴科被炸成重伤,血流不止。不久,郭兴科就壮烈牺牲在前沿阵地上。
  为表彰郭兴科的功绩,部队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1984年9月4日,授予他“战地模范指导员”的荣誉称号。
  (麻栗坡县民政局)
  同年(公元1956年)出生的名人:

汪国真 (1956~2015) 福建省厦门市
汪帆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
邓吉辉 (1956~1984) 广西自治区钦州灵山县
王春波 山东省烟台市
唐元峰 黑龙江哈尔滨巴彦
+ 更多公元195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
邓吉辉 (1956~1984) 广西自治区钦州灵山县
段平 (1964~1984) 云南省昆明石林
陈鸽 (1958~1984)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
江恒游 (1958~1984) 广西自治区南宁宾阳县
孙席珍 (1906~1984) 浙江省绍兴
曾浦生 (1918~1984)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更多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