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岳阳市> 君山人物

钟谦钧

[清][公元1805年-1874年]

钟谦钧为[清][公元1805年-1874年]

  钟谦钧(1805~1874),字秉之,号云卿。巴陵楼西湾(今西城街道办事处望城居委会)人。世代以耕田为业,家境较为贫寒。少年时曾读过几年私塾,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他不愿在家里种田,就出门做生意。不到几年,积累了一些钱财。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钟云卿捐了个从九品官,朝廷将他分发湖北试用。咸丰元年(1851),任沔阳锅底司巡检。咸丰九年,迁任直隶洲同知,戴知府顶戴。同治元年(1862),迁任汉阳府知府。同治八年任两粤盐运使。同治十三年,加布政使衔。
  钟云卿在任官期间,关心民众疾苦。在任汉阳知府时,正碰上兵荒马乱,长江南北动荡不安,妇人、女子被抢掠拐卖。钟云卿在汉口徽洲会馆设立院宪局查阻。由于战乱,汉阳街巷难民充塞,困苦不堪,他召集各善堂董事,商议救济办法,他拿出自己的薪金,在汉阳、大别山南、城西校场设仁、义、礼、智四个粥厂,煮粥救济。又搭了几百间茅棚作为难民的栖身之所。钟云卿每天亲临难民区,安慰难民。并请医生为患病的难民治病。战乱以后,钟云卿又逐个发给路费,让他们各自回家。钟云卿还先后为天津受灾捐赈银一万两,为直隶、甘肃遭荒捐金四万两。迁任广东后,听到湖北遭水灾,他又邮寄九千金抚恤灾民。
  钟云卿一生喜爱读书,少年辍学后,他白天帮父亲耕田,晚上挑灯苦学。走上仕途后,公事之余,卷不释手。他特别喜欢宋五子书。他的诗作颇含哲理。他就任沔阳锅底司巡检的时候,当地没有官署,钟云卿就搭盖茅屋,早晚在茅屋里读书。
  钟云卿对教育事业尤为关注。汉阳晴川书院被兵火烧毁。没有资金修复。他听说后大吃一惊,说:“学校不兴,人才何出?此守土之责,恶可稍缓须臾耶?”马上下文给属他管辖的县,并劝说绅商出钱资助。不久,在旧址重建书院,并添加了十多间书斋,邀请有学问的名人主持讲席。每次考试,钟云卿都亲临书院,对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除例奖外,还多方面培植他们。在他的影响之下,晴川书院读书风气浓郁,每届科举考试都有人中试。
  在广东任职期间,钟云卿给禺山书院捐银千两。菊坡书院经费拮据,他又筹集二万三千两银子资助该书院。
  钟云卿热心家乡建设。清同治元年(1862),他捐资四千金,在楼西湾修建文谊庄义塾。家乡修理文庙和考棚,他都慷慨解囊。钟云卿还捐资建造了七里山塔。同治十二年(1873年),为重修岳阳楼捐银三千两。为便利交通,钟云卿在南津港设立义渡。巴陵县城南万年桥(今三眼桥)塌毁,重修花费甚大,一时无法筹集。同治十三年,钟云卿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此事,遗命钟铭(钟云卿无子,收胞弟钟超卿之子钟铭为嗣)一定要把桥修好。后来,钟铭捐银八千两,修复万年桥。
  钟云卿天性淡泊,不重钱财、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出外地作官从不带家属,天亮即起床办公。广东一带物产丰富,官场上下生活腐败奢侈。钟云卿被任命为两粤盐运使后,两粤的盐商准备沿途接送。钟云卿却带着两名随从,径自乘小船前去赴任,路上杯酒不沾。盐运使官署陈设华丽,官署人员的一切生活用品都由盐运商供应。钟云卿到任后,撤去华丽陈设,取消苛捐杂税。在粤四年,从未张灯、置酒、演戏、召客。离任时,行装不增一物。
  同治十三年农历二月二十三日,钟云卿病逝。同年十二月初四日,同治帝载淳在左宗棠的奏折上批示:“已故广东盐运使钟云卿谦钧,历官湖北、广东等省,廉惠宜民,舆情爱戴,并捐廉资助账款尤属急公,着湖广、两广总督,湖北、广东各巡抚即将该故员事迹查明,咨送国史馆立传,以昭激劝。”
同年(公元18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7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