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父 [公元1879年-1951年,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

  • 高剑父(1879~1951),名崙,字爵亭,广州番禺人。父母早逝,家境寒微。12 岁便到族叔开的黄埔小药店当学徒。光绪十九年(1893),高剑父得举人出身的族叔高子元向居廉推荐,准予免费学画,成了居廉的弟子。 高剑父得同学伍懿庄之助,借住于河南伍家祠花园内的水榭。该处有许多历代名画和字帖,诗...[详细]

高奇峰 [公元1889年-1933年,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

  • 高奇峰:(1889~1933), 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字奇峰,后以字行,广东省番禺县圆岗乡人。幼时丧父母,在四兄高剑父的指导下研习绘画。早年在广州绘制玻璃品。1907年随高剑父赴日本,从学于日本画家田中赖璋。同年加入同盟会,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翌年归国,继续做同盟会的秘密工作。1910年在...[详细]

郭继枚 [公元1893年-1911年]

  • 郭继枚,增城福都(今中新镇福和官塘村)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郭继枚出生于马来西亚劈雳州务边埠。他先后在务边埠小学和怡保育才学堂就读,成绩优良。因其母亲早逝,又是独子而深受家人宠爱。成人之后,适值推翻清朝统治的国内革命风起云涌,并波及南洋。郭继枚在务边埠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详细]

古应芬 [公元1875年-1931年]

  • 古应芬(1875~1931),字湘芹,别字勷勤。广东番禺县人,日本法政大学速成法政科毕业,与胡汉民同学。在日本时常与朱执信、汪精卫、陈树人等相聚,为同盟会会员。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国,任广州法政学堂编纂、广东省咨议局书记长。宣统末年,参加广州“三· 二九”起义,失败后逃往香港。...[详细]

何香凝 [公元1878年-1972年]

  • 何香凝(1878~1972),原名谏,又名瑞谏,自号双清楼主,祖籍南海县神安司大通堡(今东漖镇海南村棉村),出生于香港。其父何炳垣是香港一大地产商,支持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何香凝与廖仲恺在广州结婚。光绪二十八年,她与廖仲恺东渡日本留学,何香凝先进东京日白女子大学...[详细]

何仙姑 [唐][公元682年-?]

  • 何仙姑,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仙。 何仙姑是广东增城小楼镇仙桂村人。生于唐代开耀二年(682年),原名何秀姑,其父何泰,母亲吉氏, 以制售豆腐为生。秀姑诞生时紫云绕室,白光闪耀。她自幼喜读诗书,手不释卷,过目不忘。她勤劳秉孝,十三、四岁便帮父母磨豆腐、操持家务,更兼知礼重德,深得村民邻里赞...[详细]

洪秀全 [清][公元1814年-1864年,南粤先贤]

  • 洪秀全(1814~1864)小名伙秀,族名仁坤,后因避讳天父爷火华而改名秀全。秀全出生于花县官禄㘵村一个农民家庭(一说出生于福源水村,后举家迁往官禄㘵村),其祖先洪㳂三于康熙年间从嘉应州石坑村迁来花县,洪秀全为第六代;其父镜扬,勤劳朴实,为人公正,曾任官禄㘵的“堡尊”,对掌管村中事务,调解...[详细]

洪宣娇 [清][太平天国女将领]

  • 洪宣娇,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人。原名杨云娇,洪秀全因其为“天父”之女,认为妹,改名洪宣娇,萧朝贵之妻,生卒年不详。在太平天国的创建及成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是洪秀全和萧朝贵的得力助手。据野史记载,她还参与了天京事变。她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 太平天国的兴起 ...[详细]

胡庭兰 [明][公元1507年-1581年]

  • 中国各地,自来有以八景之称推介本地风景名胜之传统。1991年增城新评定的八景中,有"凤台揽胜"与"雁塔长虹",此二景在明代的增城八景中原已有之,分别称"凤台凉月"、"夹江耸塔"。这两处景观皆与明代增城历史名人胡庭兰有关。胡庭兰曾在风凰山上凤台书院讲学,在增江西岸的豸山上倡建风水塔雁塔,后来成为增...[详细]

居巢 [公元1811年-1865年,南粤先贤]

  • 居巢(1811~1865),字梅生,号梅巢,又号今夕庵主,广州番禺隔山乡(今属海珠区昌岗中街)人。清末广东著名花鸟画家。其祖父居允敬是清乾隆举人,其父棣华为秀才,可称书香世家。居巢从小受家学薰陶,执笔学绘画,临书法,无师自通。 他在隔山乡建了一间画室,取名“啸月琴馆”,专门作写画之用,常就地...[详细]

居廉 [清][公元1828年-1904年,广东清末画坛的著名画家]

  • 居廉(1828~1904),字士刚,号古泉,晚年号“隔山樵子”、“隔山老人”、“罗浮散人”,广州番禺隔山乡(今属海珠区昌岗中街)人。他是居巢的堂弟,与居巢并称“二居”,是广东清末画坛的著名画家。 居廉父母早逝,后来随居巢到广西,直接向居巢学画,同时向画师宋藕塘(宋光宝)、孟丽堂(孟觐乙...[详细]

梁坤 [清][公元1813年-1886年,广东十虎]

  • 梁坤(1813~1886) 梁坤,又名铁桥三,广东番禺人。自幼爱好武术,曾拜少林寺觉因和尚为师。觉因是洪拳名家,梁在他悉心指导下,经数载苦练,尽得洪拳精髓,并自创了铁线拳法。 他练功时以内功发劲,以气催力,脚下的四方阶砖,会逐渐裂缝,地面随之陷下去。他的臂力过人,双臂能挂起四条大汉,步行...[详细]

梁佩兰 [清][公元1629年-1705年,一代诗才逐流水]

  • 梁佩兰(1629~1705),字芝五,号药亭,又号紫翁,晚年更号郁洲,祖籍南海县西浦乡西浦村(今东漖镇海北村西浦)。清初诗人,与屈大均、陈恭尹合称为“岭南三大家”,又与程可则等6人并称为“岭南七子”。 梁佩兰自幼聪敏,早有诗名。清顺治十四年(1657)应乡试,列第一名解元,时年29岁。其后屡...[详细]

廖金凤 [宋]

  • 廖金凤,字叔祥,增城长沙(今广东龙门县)人。因其母何氏梦见凤凰入舍故取名金凤。南宋开庆元年(1259)进士。官任增城尹,长沙守,太尉,银青光禄大夫。 廖金凤生平敦尚俭朴孝友,轻财好施,总理军旅时,号令严明又能爱护将卒,故战绩显著,屡立战功,声望很高。后元兵迫境,宰相张世杰保幼主...[详细]

黎仁超 [清][广东十虎]

  •  广东十虎之『俊面郎君』黎仁超 为人聪明能干,头脑灵活多变,每每洞悉先机,城府甚深。为“十虎”中之智将。绝招七星拳,拳术犹如“北斗七星”,静如穹苍天河,动如斗转星移。这“七星拳”本作“七伤拳”,招式以狠辣恶毒为主,务求一招杀敌。黎仁超虽有着一身好武功,却深藏不露,不会轻易出手。初时为不择手段...[详细]

刘伯群 [公元1896年-1973年]

  • 刘伯群(1896~1973),广州增城县派潭镇人。家贫,仅念过几年书,稍长便靠肩挑卖石灰,担负起全家的生计。 民国2年(1913),为了谋生去了南洋。初时在矿场当苦工,每月所得仅可糊口。他为人老实,工作认真,很快熟悉采矿技能,颇得矿主的赏识和信任。后来矿主给了一部分...[详细]

李肖龙 [宋]

  • 李肖龙,字叔膺,增城龟峰铺(今增城荔城街龟峰里李屋)人。其父李光发为南宋的通直郎。李肖龙在咸淳七年(1271)中进士,官历赣州司户,代理长乐(今五华)县事,太令,朝议大夫。李肖龙为官清正严明,在他出任代理长乐县事期间,因知县腐败,常有大姓人家欺小姓人家,小民受苦,治安混乱等现象。李肖龙上...[详细]

漆璘 [清]

  • 漆璘,生卒不详。清代诗人。字仲深,又字龙渊,号东樵,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仁宗嘉庆三年【1798】举人。著有《思古堂诗抄》。附,漆璘诗一首金陵怀古江水滔滔去不归,后庭花谢美人非。多情只有台城柳,犹有东风作絮飞。 ...[详细]

屈大均 [明][公元1630年-1696年,南粤先贤]

  • 屈大均 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吟咏过南国木棉,却少有像这首《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写得那么酣畅淋漓、雄奇绚丽的: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 天南树树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怜。 海祠前十余树,祝融旌节花中驻。 烛龙衔出似金盘,火凤巢来成绛羽。 如此大手笔,出自清初“岭南...[详细]

石文光 [宋]

  • 石文光,增城南庆隆埔(今增城市荔城街夏街)人。是南宋振国大将军。 石文光少有勇略,武艺超群,时元兵入侵中原,攻城略地,锐不可挡。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陷临安,俘宋恭帝及两太后等北去。宋大臣陆秀夫与张世杰退往福州,立恭帝幼弟赵昺为帝,改年号为景炎,因元军进逼穷追,赵昺于是退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