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恒学

  • 傅恒学  (1933.8—)陕西蒲城人。擅长版画。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历任《民族团结》、《陕西文艺》、《延河》等杂志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展览部主任,一级美术师。作品有《黄金季节》、《轩辕黄帝陵图卷》等。作品入选全国第三、五、六、七、八、九、十一届版画展,《秦川九月》参加第...[详细]

仵墉 [公元1870年-1947年]

  • 仵墉(1870~1947)字崇如。陕西蒲城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清末及民国年间,历任直隶(今河北)省乐亭、祁州(今安国)、安州(今安新)、沧州(今沧县)、滦州(今滦县)、临榆(今属秦皇岛市)、长垣(今属河南省)、昌黎、饶阳、赵县、霸县等县知县(知州)、知...[详细]

常自新 [公元1885年-1920年]

  • 常自新(1885~1920)字铭卿。陕西蒲城人。早年肄业于三原宏道高等学堂。清末举人。曾任蒲城县高等小学堂教习、蒲城教育分会会长。光绪三十二年(19 06)井勿幕自日本回陕,发展同盟会会员,他首批加入,任东路负责人,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常在纂修县志和改革城乡小学教育问题上,与知县李体仁多有争...[详细]

郭炳坤 [公元1914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郭炳坤(1914—1977)陕西省蒲城县人。先后就读于孙镇小学、三原省立第三中学。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共青团省立三中支部书记,中共省立三中支部干事、书记,领导学生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曾捣毁国民党三原县党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同年7月,郭到...[详细]

郭坚 [公元1887年-1921年]

  • 郭坚(1887~1921)原名振军,字方刚。陕西蒲城人。早年就读于县立小学堂时,每听人谈论反清革命,便奋然而起,说:“此正吾人之责也”。以后他广结“刀客”,每遇不平之事,即拔刀相助。1911年10月西安起义时,郭到省城参加学生军,后在陕西交通司任守卫,与耿直相识。清军分东西两路进攻陕西,郭、耿到...[详细]

韩望尘 [公元1888年-1971年]

  • 韩望尘(1888~1971)原名作宾,又名峻,字望尘。陕西蒲城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本县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赴西安省立第一师范学堂读书,1911年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10月22日在西安的同盟会员联合新军、哥老会发动起义,10月27日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韩投笔从戎,持...[详细]

井岳秀 [公元1878年-1936年]

  • 井岳秀(1878~1936)字崧生。陕西蒲城人。井勿幕的胞兄,排行第十,人称“井十”。清武庠生,陕西武备学堂毕业。曾拜三原名拳师“鹞子”高三的大弟子魏金钟为师,练习拳剑,结交了一些江湖游侠(时称刀客),和关中各界人士交游更广。常与其弟勿幕谈论时政,目睹国势衰弱,斥责清廷腐败。 清光绪二十八年...[详细]

亢心栽 [公元1906年-1978年]

  • 亢心栽(1906~1978)又名维恪,化名王维洽。陕西蒲城人。先后就读于县高等小学堂、三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3年下半年在三原师范发起组织青年同志共进社,1925年2月组织渭北青年社,积极参加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同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三原特别支部书记;同年5月,军阀吴新田残害西安学生...[详细]

寇遐 [公元1884年-1953年]

  • 寇遐(1884~1953)字胜孚,号玄疵。陕西蒲城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陕西师范学堂,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四年(1908)蒲城县知县李体仁仇视革命活动,借故捣毁教育分会,拘捕进步学生,发生了轰动一时的“蒲案”。寇被推为师范学堂总代表和西安学生代表,主持召开 -,起草-,并赴巡...[详细]

李登瀛 [清]

  • 李登瀛(生卒年不详),字伟斋,又字仙洲,陕西蒲城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中举人,历任云南富民、洱海、昆明等县县令,后升任麻哈州知州。乾隆四十六年(1781),朝廷选调有才干的官员开发治理西部边疆。他中选,被调任安西直隶州(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知州,辖玉门、敦煌两县。此地沙漠遍布,农田很少,且...[详细]

李敷仁 [公元1899年-1958年]

  • 李敷仁(1899~1958)小名蒲咸,学名文会,字敷仁;笔名老百姓、咸贞、劳百星、富韧、护仁、村长等。祖籍陕西蒲城,生于陕西咸阳北杜镇(今属陕西咸阳市渭城区)。1917年考取陕西督军陈树藩办的模范营骑兵科。1918年5月回家侍奉病母,空闲时间读了《聊斋志异》《西厢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详细]

李桐轩 [公元1860年-1932年]

  • 李桐轩(1860~1932)名良材,字桐轩,亦作同萱;自号莲舌居士。陕西蒲城人。父智威是个农民,很重视子孙的读书。清光绪四年(1878),桐轩与胞兄异材同时考中秀才,因家境贫困,桐轩去华州任私塾塾师。十四年(1888)被陕西提督学政选拔入三原宏道书院深造。两年后应陕西舆图馆之请,参加测绘各县地图...[详细]

李翥仪 [公元1898年-1948年]

  • 李翥仪(1898~1948)女。陕西蒲城人。幼年随经商的父亲李思忠到成都。1913年入四川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次年越级考入女师附中,成绩优异,被编入留学预备班。1919年被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录取。因其母不愿女儿远离,当年未能入学;次年再考,又以高分被北京女师大录取,四川省宿辈吴蜀猷和陆慎...[详细]

李仪祉 [公元1882年-1938年]

  • 李仪祉(1882~1938)原名协,字宜之,后改仪祉。陕西蒲城人。父亲李桐轩、伯父李异材,均为学界骄子,又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的会员。他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和爱国主义的熏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与胞兄约祉参加同州府试,名列榜首。是年入泾阳崇实书院,后又入三原宏道书院深造,受陕西著名爱国...[详细]

李异材 [公元1858年-1937年]

  • 李异材(1858~1937)又名李异,字仲特,号俱非子,晚号一如居士。陕西蒲城人。清光绪四年(1878)与胞弟桐轩同时考中秀才,因正逢荒年,便在乡间教书糊口。常于夜间独立旷野,按图观天象,对各大行星之名目及运行规律逐渐通晓,并开始学习绘图。他幼年学习过珠算,23岁读了《算法统宗》一书,对数学发生...[详细]

李元鼎 [公元1879年-1944年]

  • 李元鼎(1879~1944)字子彝,亦作芝逸、子逸,笔名礨空,号老曼、鲁曼,晚年自号漫西居士。陕西蒲城人。早年随担任汉中府学教授的祖父在南郑读书。18岁时祖父病逝,他千里扶柩返回蒲城。服丧期满以考试成绩优异补为增生,又得陕西学政沈卫(淇泉)器重,选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深造。 清光绪三十一年(1...[详细]

李约祉 [公元1879年-1969年]

  • 李约祉(1879~1969)名博,字约祉,别号金粟逸农。陕西蒲城人。清末曾攻读于三原宏道高等学堂及北京京师大学堂,对中国古典文学造诣颇深。早年参加同盟会,在组织联络革命党人、动员在京同乡支持进步学生 “蒲案”制造者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光绪三十年(1904)于右任因所写《半哭半笑楼诗草》流露...[详细]

李子高 [公元1880年-1930年]

  • 李子高(1880~1930)名德陞,乳名满盈,字子高。陕西蒲城人。1914年4月,收留因打死本县作恶多端的大恶霸李桢而被官府缉拿的同乡“刀客”杨虎城,并与杨结为异姓兄弟,举荐杨当了他创建的民团团总,自任副职。 1915年冬,民党井勿幕等发动反袁护国运动,李、杨积极响应,参加陕西护国-战华县、...[详细]

李子和 [唐][?-664年]

  • 李子和(?~664年),本姓郭,唐高祖李渊赐姓李。隋末地方割据者、唐初地方官。同州蒲城(今陕西蒲城县)人。 隋炀帝大业末年,他任左翊卫,因犯罪被流放榆林(在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黄河南岸)。时遇该地发生饥荒,群情激愤,他便邀集18名勇士,攻入郡城中,杀了不体恤民情的郡丞王才,打开粮仓,赈济饥民。...[详细]

蒙浚生 [公元1881年-1938年]

  • 蒙浚生(1881~1938)名发源,字浚生,亦作浚僧。陕西蒲城人。少年读私塾,天资聪颖;上县学时,即名噪一方。嗣入西安陕西高等学堂就读,逐步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蒲案”爆发,在西安各界人士为死难学生原斯健举行的追悼大会上,蒙以“陕西高等学堂同仁”名义撰写祭文,猛烈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