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尧 [公元1910年-1936年]

  • 王大尧,化名高峰,狮城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于农民家庭。父作顺,务农,生活贫困,大尧从小参加劳动,只读两年私塾。17岁到福安洋头广济堂药铺当学徒,出师后到福安白砂中药店当店员。 民国21年(1932),大尧在白砂由马立峰和詹如柏介绍参加革命,在围攻兰田、溪尾民团作战中立了功,同年加入中...[详细]

魏敬中 [清][公元1778年-1860年]

  • 魏敬中(1778~1860年),又名建中,字治原,号和斋、和宇,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生于樟源村。祖昌佐、父德化,读书未仕,为人纯谨。敬中幼年聪敏好学,五岁入塾启蒙,有人问他:“独不恋母乎?”他回答:“恋学即恋母也。”读《易·乾象》,叹息道:“欲为君子宜法天。”要祖父替他书“天”字贴在书房墙...[详细]

魏锡华 [公元1913年-1982年]

  • 魏锡华(1913~1982年),原籍周宁樟源村人,民国2年(1913)6月26日出生于福州。父鸿翚,清光绪癸卯(1903)科恩贡,历任县学教谕、训导,山东即墨县知县。锡华幼年丧父,生活清苦,8岁入小学,发奋读书。民国18年(1929)初中毕业后,因生活贫困辍学,到上海华通书局部当校对员,后又入上...[详细]

吴少安 [公元1905年-1934年]

  • 吴少安,又名廷熙、乳名锦衡,洋尾村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于农民家庭。少安幼聪慧好学,先后就读于洋尾村私塾、宁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民国18年(1929)到福建省立第一中学求学。在榕学习期间,接触到马列主义书刊,受到薰陶和启迪,与进步学生交往密切,加入革命行列,参加他们的-,上街张贴标语,经...[详细]

肖安轩 [公元1894年-1936年]

  • 肖安轩,狮城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父亲开中药店,勉力送子读书。安轩10岁进宁德莲峰小学读书,聪慧好学,成绩优良。毕业后,受聘到周墩初晴小学(原宁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任教,后任校长。“五四”运动后,安轩思想进步,关心政治。 民国21年(1932),王大尧等人回周墩秘密串连,宣传革命,...[详细]

谢凤冈 [公元1898年-1944年]

  • 谢凤冈,又名庆仓,号梧亭,赤岩村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于书香门第。祖腾辉清贡生;父龙光任屏南训导、沙县教谕;长兄凤岐清庠生,民国初年毕业于福建法政学校,任寿宁县鳌阳高等小学校长。凤冈童年在家塾发蒙,自幼聪慧过人,学业优异,爱文学、长诗词,倍受父兄器重。22岁毕业于燕京大学,获文学士学位。...[详细]

徐应拾 [公元1891年-1937年]

  • 徐应拾,纯池乡半村人,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世代务农,家境贫穷。应拾自幼务农,小时读过一年私塾,年轻时苦练武功,为人敦厚正直,仗义勇为,富有正义感,曾为生活计,应聘当拳师开武馆。 民国20年(1931),应拾在寿宁结识了叶秀蕃,走上革命道路,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应拾受叶秀蕃、范...[详细]

徐援 [清][公元1625年-1703年]

  • 徐援,又名义援,号汉烈,后改名马援,纯池村人,明天启五年(1625)生。少负大志,性旷达,体强壮。家贫,早年跟随长辈往闽北、浙江等地谋生,从事打铁、烧炭,辛劳困苦,生活艰辛。时值清初,战事频繁,民不聊生,徐援毅然聚众举义,结寨为营,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人称马二爷。在浙江丽水、庆元一带劫富济贫,历十...[详细]

杨炳传 [公元1880年-1963年]

  • 杨炳传,别名全锐,字少山,洋庄村人,清光绪六年(1880)生。民国初,与郑丹诚等人自筹经费,倡办学校,五次跋涉宁德县,具文请求批准周墩办学。民国8年(1919),周墩创办宁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丹诚任校长,炳传执后勤事务。民国23年,红军周墩-胜利后,地方绅士邀他参加 势力组织“善后整理委员会”,...[详细]

叶诚忠 [公元1914年-1944年]

  • 叶诚忠(1914~1944年),原名吴赐,又名承忠,澄中,玛坑乡里东坑村人,民国8年(1919)出生于贫苦农民家里。幼年父母双亡,由祖母扶养长大,家境贫寒,民同24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2月,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诚忠编入新四军六团二营三连,北上抗日。 民国27年,诚忠随...[详细]

叶培山 [公元1902年-1949年]

  • 叶培山,原名承琛,学名培山,别号寿南。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于端源村。6岁入塾启蒙,8岁随外祖父学习四书、五经,后随母舅谢凤岐就学于寿宁鳌阳高等小学,凤岐辞去校长职务后,培山转学宁德蕉城高等小学。民国9年(1920)毕业,升学到福建第三中学(校址霞浦)。 民国13年,培山考入福建省法政专...[详细]

叶寅清 [清][公元1809年-1874年]

  • 叶寅清,字宏本,号敬斋,端源村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生。家贫,道光十年(1830),考入县学后补廪生。同治八年(1869)岁贡,候选儒学正堂。 寅清生平急公好义,待人宽厚,嗜书好学,致力于《左传》、《史记》、《汉书》及韩愈诗文的研究,遇有不解,常勤奋深研不懈。其文思敏捷,挥毫立就,作文...[详细]

叶允馨 [清][公元1855年-1915年]

  • 叶允馨,字正梓,号少斋,端源村人,清咸丰五年(1855)生,家境清寒,自幼随父寅清学习,受家学影响颇深。光绪七年(1881)考取生员后,承继父业,在万寿、孝义、水云等禅林设帐授徒,四方学子负笈求教,从游者多为生员。中年考取增广生,掌教初晴书院,执教不怠,见善勇为。 清末,周墩县丞窦世忠、牛元...[详细]

永灿 [公元1878年-1966年]

  • 永灿,法名淡洋,法号禅灯,清光绪四年(1878)生于福安大石虎壑村。家贫,父母无力抚养,九岁便出家萌源兴福寺。在寺内私塾书房刻苦自学,受住持僧宿缘禅师影响较深,加上寺内塾师的悉心指教,文化水平和佛学造诣不断提高。 宣统元年(1909),永灿赴福州鼓山涌泉寺学习佛学经书,适逢圆瑛法师主讲佛学《...[详细]

云灯 [公元1904年-1951年]

  • 云灯,俗名魏长龙,礼门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家贫,7岁出家方广寺为僧,从师诵经拜佛,勤于佛事,苦心钻研佛学,同时从事农业劳动,善于管理经营,寺内和道场等收入都用于修理殿堂、厢房,后遂升为方广寺住持僧。 方广寺位于深山密林,民国21年(1932),安德县游击队和地下交通员经常在这...[详细]

张华山 [公元1907年-1940年]

  • 张华山,原名先梨,绰号柴头梨,梧柏洋村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聪明好学,利用放牛空隙读点书,粗识文字,在家务农。 民国22年(1933),华山参加革命,民国23年1月参加安德县游击第一支队,同年冬受党组织委派与吴华禄、张云腾等成立梧柏洋苏维埃政府,罗金木任村主席,他是成...[详细]

詹正良 [清][公元1810年-1880年]

  • 詹正良,杉洋村人,生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道光间恩贡生,为人正直,乐善好施,热爱交通建设事业。 杉洋村位于福安、宁德、周宁三县交界地,溪流山涧错综,道路崎岖,往来交通不便。正良致力于桥梁道路修建,或独资,或为首捐资募建。咸丰五年(1855)铺长峰村外通往咸村、霍童石路一条,路边建路亭一...[详细]

郑丹诚 [公元1880年-1951年]

  • 郑丹诚,字天植,号廷直,浦源村人,光绪六年(1880)生于书香门第。受胞叔谟光影响较大,自幼聪颖勤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养,才识不凡。二十八年,郡试庠生名列生员第一,优行增生。民国初,丹诚考入福建高等学堂,修业五年实科毕业,任宁德县莲峰小学教员,历任文、理、数、英语等科教学。民国8年(1919...[详细]

郑德厚 [明]

  • 郑德厚,字克淳,浦源村人,生于明嘉靖初。少负壮志,习文练武,熟谙武略,为乡亲所器重。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萌源村遭匪首徐颛六率匪徒300余人劫掠,德厚召集乡勇400余人增援抗击,匪溃败逃遁。嘉靖四十年,德厚与其兄组织乡勇出剿山匪刘大眼,擒拿其头目朱二、黄孝四、郑品十等人送官府究办,其...[详细]

郑谟光 [公元1872年-1941年]

  • 郑谟光,原名赞襄,字慕蔡,号弼臣,浦源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七月。谟光小时聪慧好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考取生员,宣统三年(1911)录取优行增生。民国6年(1917)考入财政部财政讲习所,毕业后,录用于福建省财政厅。民国7年,当选为省第二届众议院议员,萨镇冰委任他为省谘议。民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