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临沂市> 郯城人物

何逊

[南北朝][公元427年-519年,南朝梁著名诗人]

何逊为[南北朝][公元427年-519年,南朝梁著名诗人]

  何逊(约466—519年),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梁著名诗人。与陈代诗人阴铿并称“阴何”,亦与当代诗人刘孝绰并称“何刘”,继谢灵运、谢眺之后,对山水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何逊生于一个以“儒雅”传家的官僚世家。其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于侨置的郯县(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市)。曾祖何承天,是南朝宋著名天文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位博学渊通的学者。祖、父均曾为官,亦“儒雅”一流人物。因此,何逊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何逊少年知名。约在齐武帝永明四年(486年)举为秀才,时年仅20岁。因其才华超众,受到当时文坛名流沈约、范云的称赏。沈约说他读何逊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范云一见何文,便倾盖相传,成为忘年交好。一时名声大噪,与号称“神童”的另一文学家刘孝绰并称“何刘”。但在成名之后,因出身寒微和政治黑暗而未曾入仕,终齐之世隐居山栖。
  萧梁代齐,梁武帝喜揽文士,“访贤举滞”,广开言路,颇有革齐弊政、励精图治的气象。何逊所敬爱的沈约、范云并因拥立之功,官在尚书,位为列侯、因此,何逊在天监初年入仕,起家奉朝请。此后曾一度得到武帝信幸,因言语有所触忤,旋被斥逐,一生大部时间辗转于诸王藩邸,职不过记室,位不过幕僚,终生失意,郁郁而终。
  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入建安王萧伟幕府,任水曹行参军,兼记室。天监九年至十二年(510—513年),何逊从建安王随府江州。因受建安王知遇,何逊常怀感激之情,《初发新林》盖为此时所写。天监十三年至十四年(514—515年),随安成王萧秀之郢州,为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后母忧去职。天监十六年(517年)服阕,受庐陵王萧续征聘,随府江州。此时诗人身体病弱,志意消沉,勉强赴任,有《临行与故游夜别》、《临行公车》二诗抒写当时的心情。到任之后,心情郁郁,不久病卒,终年53岁。
  何逊以诗知名,而其诗作并不多,今传本集加上佚诗共110余首。诗歌内容,率多抒发厌于游宦和羁旅乡愁,以及同僚之间的酬答、伤别之作,词多苦凄悲凉之调,风格清丽自然。其即景抒情之作,上承谢灵运、谢朓余绪,意象精工,情景交融,语言清新、省净,风格清简、婉丽,在齐梁之际,自成一家。《临行与故游夜别》、《相送》、《慈姥矶》、《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又题《咏早梅》)等为其代表作品。如《临行与故游夜别》: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一作更促膝。诗人于天监十六年(517年)赴庐陵王记室任所,身体病弱,意绪殂谢,与老友告别,心情悲凉、凄苦。“夜雨”二句,造语精工,体物细贴,而不露斧凿痕迹。深夜与老友默对,淅沥之雨声可辨;天已破晓,室内之灯光转显暗淡。由夜至晓,终不忍言离,以至“相悲各罢酒”,惨然相对,写出老友之间真挚的情谊,十分动人。
  何逊也是“永明体”(新体诗)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清王闿运《八代诗选》载录其新体诗14首。自沈约等人倡导声病之说,王融、范云、谢朓、吴均等竞为新体诗,即所谓“永明体。”这种诗讲求声律、对偶、反映了诗歌向格律发展的趋势。在谢朓之后,何逊诗歌重视审音炼字、工偶精对,取得较高成就。其中不少诗篇,已具唐律规模。如《慈姥矶》、《相送》、《伤徐主簿》、《送司马长沙》等。宋人洪迈将《送司马长沙》误收入《万首-绝句》,“亦其声调酷类,遂成后世笑端。”(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
  何逊的诗歌艺术对唐代大诗人杜甫有直接影响。杜甫自云“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十二首》之三)。其诗作也常采何诗句,或化何诗意另铸新词。自唐而后,直至清代,诗人及评家对其诗歌均有较高评价,于此可见何逊对历代诗人的影响。
  何逊诗文,在其死后,由友人王僧孺整理编集为八卷,唐以后佚。明人辑有《何水部集》和《何记室集》。
  
同年(42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51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