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滁州市> 天长人物

周原冰

[公元1915年-1991年]

周原冰为[公元1915年-1991年]

  周原冰(1915~1991),原名周元斌、生于民国4 年(1915 年)12 月13 日,天长县石梁镇人。在革命形势和进步老师的影响、教育下,周原冰于民国23 年4 月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先是在家乡与人一起创办《今天》、《准备》等进步刊物,继而又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参加裕丰纱厂 日本工头打死中国工人的-,以周剪秋笔名在《中日论坛》发表-抗日风潮的报道文章,参加“沪南青年救亡团”。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天长投入抗日工作,带领一批青年赴陕西云阳参加由中国共产党主办的青年训练班,结业后即参与组织天长战时青年训练班和天长青年救国会(任理事长)工作,推动创办多种抗战刊物,宣传和发动民众参加抗战。当时,天长的青年抗日活动热火朝天,影响及于毗邻各县。此时周原冰参加了地方武装,并于民国28 年5 月找到新四军挺进津浦路东的先遣部队,同年10 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初奉命到新四军第五支队工作。
  民国29 年4 月,周原冰受邓子恢指令回天长找县委组织成立天长民主政府,并任秘书长。民国29 年7 月调回新四军五支队政治部,在张劲夫主任领导下任宣传股长,后又调任二师五旅任政治部-科长、-科长。曾与十四团政治处主任胡少卿率部解放灵风县浍南地区。民国32 年3 月调淮南根据地天高办事处任秘书、党组副书记、书记。民国33 年9 月任高邮县民主政府县长。民国34 年3 月至8 月任淮南行政公署财经处副处长兼淮南路东专署财经处处长。民国34 年8 月至次年8 月,任淮南路东专署(苏皖边区政府第三专署)副专员、代理专员,主要主持路东的财政税收和支援路西的运粮工作。国民党挑起内战进攻淮南解放区,周原冰随军北撤,被委为苏皖边区政府行政干部学校秘书长。民国36 年,该校并入华东建设大学,任行政主任兼总支书记。后又带一批专家教授、演员撤至大连,至民国37 年潍坊解放后返回山东。
  在大连期间,因不便公开身份,将周元斌改为同音的周原冰。又因工作需要,阅读了不少马列主义著作,撰著《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青年修养漫谈》等书,从此,周原冰开始了理论研究。回山东后即被留任济南市委宣传部干部教育科科长,并负责文化出版工作。
  民国38 年3 月,周原冰任南下干部纵队济南大队大队长,至丹阳即奉命准备进上海筹备市委党校。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建立后,出任教育处处长兼秘书长,实际负责党校工作。其间周原冰还担任市级报告员,对全市干部讲授《社会发展史》,并协助市教育局举办教师政治思想训练班和市政府的短训班。1953 年7 月离开党校任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兼-,至1956 年该校停办。是年9 月,市委决定创办《学术月刊》,委派周原冰为总。1962 年2 月至1966 年7 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又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合办的《未定文稿》副总。“0”一开始,在“-”张春桥的指使下,周原冰被诬为“叛徒”、“修正主义分子”,遭到严刑拷打,致使身心遭受严重摧残。
  粉碎了“-”,周原冰才得以平反,并于1979 年3 月出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在其任职期间,积极贯彻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不仅为拨乱反正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在其主管的文科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亲临教育科研第一线精心指导,使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得以迅速发展,在国内同类学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的还处于领先地位。
  周原冰文武相兼,自民国37 年开始,就着力于理论研究,并将兴趣逐渐集中到道德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周原冰在全部学术生涯中留下了20 种专著和近300 篇的论文和杂文,其中1955 年出版的《谦虚与骄傲》一书再版了8 次,重印18 次,发行量达300 万册,并有俄文译本和朝、蒙、藏、维吾尔等4 种少数民族语的译本,对党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影响很大。同年出版的《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一书,标志着周原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地研究道德科学原理的开始。1964 年出版的《道德问题论集》集中地反映了周原冰自4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对道德科学研究的成果,此书连印两次,发行了21 万册,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1986 年出版的50万字的《共产主义道德通论》一书,是周原冰教授自《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出版以来30 年潜心研究道德学科的结晶。此书提出了一系列独具创意的见解,把对共产主义道德学说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周原冰还十分关心伦理学研究队伍的建设。正是他一手组建了华东师大伦理学硕士学位点和伦理学教研室,兼任教研室主任和研究生导师,与其他教授们一起培养了近20名硕士。1979 年,他与周辅成、罗国杰共同倡议成立中国伦理学学会,并于1980 年在无锡会议上促成了中国伦理学学会的成立。
  周原冰的学历仅为初二,他常说:“我是在革命队伍中自学成才的土教授”。而正是在“文武相兼”、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并举的革命实践中,养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炼就了“探求真理,坚持真理”坚毅不拔的精神。作为一名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周原冰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说:“我只是一个经过风浪、不敢忘记时代要求和自己责任的小卒而已”。“0”期间,他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然而思考的权利是剥夺不了的。周原冰后来在《通论》自序中写道:“正是这严酷的现实,使我一方面坚定了研究共产主义道德的信念;一方面发觉了以往许多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论述未必真的全符合客观实际,也未必真的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他根据现实生活,重新思考以往的许多观点,“逐步形成了一种似乎系统的看法”,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通论》的雏形。《通论》的出版,正是周原冰探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丰硕成果,凝结了他在充满荆棘和泥淖的学术生涯中的热忱和勇毅。《通论》出版之时,周原冰已年逾古稀,身缠疾病离休了。但是他以“闲不住”自勉,仍沿着“探求真理,坚持真理”的路继续在伦理学的领域中勤奋耕耘。1991 年又出版了《当前道德理论上的困惑与探索》一书,并发表了《道德建设工程学论纲》一文,试图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还立志要写一部30 万字的《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问题》专著,然而无情的病魔毁灭了他的晚年宏愿。
相关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