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潼关人物

张晰哲

[公元1889年-1970年]

张晰哲为[公元1889年-1970年]

  张晰哲(1889—1970),字朗仙,老县城内别家巷人。清末增生,高等学堂毕业,任教20余年,并任河南新野、镇坪县政府秘书及潼关县政府督学、科长、秘书等职。民国十九到二十年(1930—1931),与赵冠青等学者编修《潼关县新志》。建国后,任中学教员、潼关县第二、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县人委委员、各界人士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和陕西省一、二、三届政协委员。1959年由潼关中学教员调任文化馆馆长。1965年退休。
   张晰哲生活俭朴,治学严谨。新文化运动后,又博览新文学。二十一年(1932),至友马诚斋赠送的一件皮袍,穿着40余年。历任政府要职,从不以权谋私,过着清贫生活。建国后,自觉改造世界观,刻苦钻研马列、毛泽东著作。学习时,圈、点、眉批,写心得,记笔记,一丝不苟,且不耻下问。他乐于助人,常为亲友邻里排解争纷,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
   晰哲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得悉驻军拆毁四个城楼及南北水关楼的消息,他东奔西走,联络绅民代表,自己撰文、报请军政当局,保留这些古代建筑,西城门楼才得以完好。二十八年(1939),西潼公路受日本侵略军炮火威胁,国民党政府采纳他的建议改线原上,商旅得以安全过往。潼关城、乡遭受日本侵略军空袭炮击,军粮差款重重,灾荒频繁,群众不堪重负,他多次联名乡绅向国民党政府报请减免粮税差款负担,救济灾民。
   1949年6月初,新政权一建立,他约同0会长李钦九、万字会会长潘炎棠等多人晋见县长崔士杰表示慰问,备陈县情、支持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嗣由慈幼小学校长调中学任教。1950年10月5日,被推荐为抗美援朝分会副会长,动员群众捐献现金、物资等,支援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1月,任中苏友协副会长,在每年2月宣传月中作报告,组织宣传,听取汇报、检查督促,把中苏友好宣传到千家万户。在土改、镇反和农业、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凡召开的群众性大会,应邀必到,到会必讲,宣传党的政策,表达群众的心愿。“文革”中,1968年,家庭被错定漏划地主成份,1969年全家-下放农村,1970年3月下旬,怀疑他与一要案有牵连,错捕入狱,因病保释后,4月1日含冤谢世。1978年,县革委会召开追悼会,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同年(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