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衢州市> 开化人物

张嗣溥

[清][公元1659年-1718年]

张嗣溥为[清][公元1659年-1718年]

  张铭轩(1659~1718年),讳嗣溥,字天如。华埠镇玉川(今下界首村)人。清代两浙著名学者。清康熙十四年,耿精忠叛军过玉川,年仅十五岁的张铭轩负母避入常山原谷,由于烈日熏蒸,其母卧地呕血,口渴思泉水,嗣溥提瓢往返于山径之中,取水为母解渴,不幸母病猝死,贼兵追至,避难者皆惊走,唯铭轩独守母尸号泣。贼兵感其孝,舍之去。张铭轩遂负母尸归家安葬。
   张铭轩幼颖异,读书过目不忘。十三岁游庠,丙寅年(1686年)相国太仓王公视学浙中,奇张铭轩之文章,选拔贡入太学,因父积厚年老多病,不忍离去,父强之行,乃与父商定十月即归。至京城后,声名大振。时浙江鄞县人,少宰仇沧柱负重望,初入翰林,诸名士多执贽门下,仇独看重铭轩。江左何屺瞻、刘大山等人,均与他相交。
   国学生都是由各地挑选推荐而来,均为负才名,重声气者,多就六堂肄业,以猎取富贵。上者取科第邀馆选,次者亦图教习出身,以郎官宰百里。张铭轩因牵挂多病老父,恐误与父相约之归期,置荣华富贵于不顾,坚请假而归。如期至家,父喜加餐。居不久,父病死,张铭轩哀毁骨立,治丧悉依家礼,守孝三年,一如生前,并遵父之遗命,建茶亭,禁捕鱼,焚贷券,修建读书楼,聘请名师教诲族中子弟,次第施行,从不懈怠。后将家事全委诸弟管理,每日闭户肆力於学。
   读书楼又称愿学楼,位于村西。登楼依窗,则见青山倒映,金溪似镜,风景十分幽雅。故兰溪知县方迈,因不善事长官罢归,即应邀来玉川就教,一住数年,不思归闽。他在《登愿学楼并游名园赋二律》之一写道:“环山带水读书楼,八景当窗事事幽。金谷诗成传已遍,辋川题罢句难酬。云归远岫迷樵径,烟淡晴波没钓舟。四壁珠玑沉暮色,还思秉烛续良游。”张铭轩诸事办妥后,也一心扑在钻研文词诗赋上,常与方迈饮酒吟唱,他才力敏赡,下笔如万斛清泉,随地涌出,滔滔不竭。在给老师翰林院编修《奉怀仇沧柱夫子》诗云:“自昔龙门问学来,南辕受易忆燕台。玉堂金马应时望,瑶草琪花傍晚开。无识穷经思寡过,有怀捧檄瞩怜才。愿从椽笔扬先德,归奉萱庭菽水杯。”他感谢恩师的关怀和教诲,有负老师的期望也深感歉意,但他觉得仍没有弘扬先辈德行,没有归家尽孝。他委婉地向老师阐明急着归家的因由。在诗文创作上,他以经史为根底,以程朱理学为门户,一切靡丽香艳之词,屏弗寓目,与声色货利同为深戒。惟善恶感应之理,则时时向人称说不倦焉。在《寄呈毛鹤舫先生》诗中,他向好友介绍自己已隐居著书,寄情山水的淡泊生活:“著书林下几经秋,放棹严滩羡钓裘。近访龚黄新政绩,遥追苏白旧风流。江边0寒中透,湖上晴光望里收。听得西秦沾雨露,东山丝竹快遨游。”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铭轩赴乡试,考中举人,教授候选知县。高兴之余,他与好友王担人同游西湖《品茗论诗》:“旧游湖畔读新编,幞被携来寄一椽,渔火依稀深夜里,山风冷暖小春前。醇醪饮醉非关酒,异茗闻香不待煎。侵晓凭楼间指点,携诗又上木兰船。”自杭州返故里后,毕竟无心仕途,依旧深研理法,闭门讲学。
   张铭轩一生著书甚富,有 《阴骘赞诠》、《笔山偶集》、《入德迂言》、《梅花百咏》、《救弱救荒》等传世。方迈写诗赞其著书育人曰:“著书闭户几多年,种得名花已接天。春意渐生香冉冉,嫩芽待放翠芊芊。梅经霜雨姿犹韵,桃欲凌霄干亦妍。彩笔应知题尽遍,倚栏长待李青莲。”
  
同年(公元165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71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