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市> 新昌人物

童学琦

[公元1868年-1939年]

童学琦为[公元1868年-1939年]

  童学琦(1868~1939),字亦韩,新昌城关忠信坊(今属南明街道)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二十三年(1897)八月,与章太炎、陈虬、宋恕等在杭州扇子巷创办《经世报》,该报主要记述国内外大事,介绍新学术、新知识,并翻译英、法、日等外国报刊文章。《经世报》为旬刊,农历逢五出版,16开大小,每期三四十页不等,在上海新马路福海里设立分馆,并在北京、天津、山东、江苏等地设立分销处,同年11月停刊。
  次年,协助王佐在上虞丰惠镇经正书院创设算学馆(后改名数学堂),并推荐著名数学家支宝楠任主讲。二十六年,与蔡元培同赴临安,为绍兴侨农创办“越郡同乡会立启明学校”。次年六月,任《杭州白话报》主笔。思想激进,力主排满,与陈叔通等被人称为“浙江新闻界之先进”。后加入光复会。三十三年,徐锡麟安徽起义失败,在北京与蔡元培、陶成章等同被清政府通缉,避居上海租界,以开书店作掩护。辛亥革命后,童学琦任浙江都督府(蒋尊簋任内)秘书,参议会参议员,参与制订《九九宪章》。1917年受蔡元培聘任为国史院编纂,同时,协修《新昌县志》,始终其事。1922年新昌人张载阳任浙江省长后,他被聘为顾问。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童学琦离职蛰居杭城,不久回原籍新昌养老,筑平屋四间,名“如浮云庐”,由马一浮题额。读书会客,种花养鱼。同时,订阅报刊十余种,关心时事及地方公益事业,颇具声望。1939年7月31日,病逝家中,墓葬城东小石佛,时蔡元培在香港,致电吊唁,称为“诤诤童君”。汤国梨(章太炎夫人)称其“朴学能文,品格高尚。”童学琦作为与当时社会名流有交广泛交往的辛亥革命先驱,地方社会贤达,邀请蔡元培为大佛寺题写楹联,聘请象山学者陈畬任民国《新昌县志》总纂,是功在当代利泽后世的事业。
  据考,大佛寺楹联写于1917年,正是蔡元培先生从德国回来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蓄”办学方针之际。此联系他应好友童之请而撰。蔡、童二人同年生又同为光绪十五年(1889)浙江乡试同科举人,可称年友而兼乡友,交往密切。蔡先生长北大时,国史馆改名国史编纂处,附设在北大,蔡即敦聘童任国史馆编纂。当时,新昌大佛寺已由上海哈同夫人罗迦陵出资重裱大佛金身,并修缮五层楼阁,童请蔡先生撰此佛联。上联“理哲家言,同源西圣”,意思是中国的宋明理学(儒)和老庄哲学(道)与西方圣人佛陀释迦牟尼的说教在根本原理上有相通的地方。下联为:“华严法界,现象南明。”在蔡元培先生看来,南明山中巨大的石弥勒像(释迦转世未来佛)和附近千佛岩的小千佛(释迦化身佛),共同组成十方三世诸佛共同居住的“华严法界”;南明山中一岩一水,一草一木也无不含有“真如佛性”。下联把大佛寺这尊宝相庄严的石弥勒像诞生在南明山的历史姻缘巧妙点出,与上联珠联璧合,融浑一体。联语短短十六字,内容深刻,立意高远,迥异乎一般佛联,是研究蔡先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的一种宝贵资料。此联原为行楷,内含刚骨,外显飘逸,仔细赏观,能体悟出先生的苦心励志和超凡脱俗的人格,可惜已毁于“文革”。1982年,大佛寺修复,由沙孟海重书。
  民国六年(1917),象山人陈畬应同科举人童荐举总纂《新昌县志》。童学琦时被蔡元培聘为国史馆编纂,童与陈畬年龄相仿,敬其才学,后又成世交,童学琦将儿媳之妹说媒给陈畬的第二个儿子做媳妇。
  陈畬原名得心,幼字德馨,字应文,号雨香,近号宇襄,行二又行四,清同治丁卯年(1867)十月二十三日吉时生,宁波府学优附生,象山县民籍员外郎五品升衔,世居南乡东陈让墩庄。陈畬22岁中举,36岁赐进士出身。《钦命经书义题》录有陈畬会试三道策论全文和5位考官的批语。会试大总裁的批语是:“清刚隽上,策赅治,义精通”。聚奎堂是贡院中考官阅卷、商议录取的机密处。聚奎堂的批语是:“有书卷气,无尘俗韵”。陈畬任工部主事,五品员外郎后,旋调吏部,历为文选司主稿、考功司分核、稽勋司副掌印、光艺学馆监学、学治馆副提调、实录政校官、经延掌政课撰文等,后升四品衔,赏戴花翎,承参上行走,截取知府。陈畬为官8载,屡获升迁。陈畬于民国十一年协修《象山县志》,分纂列传。辛亥革命后,陈畬以前清遗老自居,仍留蓄发辫。他总纂《新昌县志》,时间紧,而于地情相对不熟悉,但体例完备,又附录专题农事调查等资料,可称历代新昌县志中集大成者,应该有其历史地位。
  南明街道    新昌地处浙江省东部,隶属绍兴市,建县于公元908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县域面积1213平方公里,下辖16个乡镇、街道,415个行政村、13个社区,共有人口43.6万,地貌特征“八山半水分半田”,是典型的山区县。八十年代以来,我们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顺利实现了从全省次贫县到全国百强县的跨越,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经…… 详细++
  
同年(公元186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