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宁波人物

童坦君

[中国科学院院士]

童坦君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童坦君
  童坦君(1934年8月15日—),出生于浙江慈溪。老年生物学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
  童坦君出生于浙江慈溪,后转到上海求学。本科毕业后师从刘思职学部委员,攻读生物化学专业,1964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母校北京医学院,从事生物化学科研与教学。
  “文革”期间,童坦君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正常的教学与研究中断。1972年,童坦君因病在家休养,但仍没放弃学习,这使他的专业水准能一直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1978年七八月份,作为北京医学院助教的童坦君顺利通过学校选拔,参加了教育部主办的留学考试,英语笔试成绩60多分,口试更取得5分“满分”的好成绩。他是我国中美建交前夕首批派出的52名访美学者之一。
  赴美后的头3个月,童坦君到美利坚大学学习英语。他们这批“大龄”中国留学生和另一半来自拉美和中东的学生同窗,语法、阅读甚至写作都是中国学生的强项,最难对付的是听写。老师念得很快,听了前句,忘了后句。不过经过大家努力,即使是听写,在结业时他们的成绩也不比别人差。
  3个月后,童坦君转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师从华裔生物物理学家曹安邦教授。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研究在美国享有盛名。在那里,童坦君第一次看到生物医学界人人熟知的可调取样器、超净工作台和二氧化碳孵育箱。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美国的学科融合现象。在中国,童坦君研究生物化学时,其他学科领域一般不会接触,而在美国就还要研究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涉猎面广泛多了。
  半年后,童坦君转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进行博士后训练。在那里,童坦君与另外几位,第一次为中国留学生拿到了NIH奖学金,共17000多美元,这在当时是相当大的数目了。他也是我国第一批获得美国NIH博士后结业证书的中国人。
  两年间,童坦君在两家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学习,接触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了解到学科融合的必要性。特别是在顶尖科学家络绎不绝、学术活动极其活跃的NIH,童坦君注意到新学科生长点,回国后萌发了用新理念研究老年医学的念头。
  20世纪70年代末,童坦君主要从事肿瘤的基础研究,揭示了生物体液中存在抑癌活性物质,此物质对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但不抑制自身骨髓细胞。20世纪90年代初,他在肽类生长因子信号传递方面提出了生长因子干预原癌基因转录因子及DNA甲基化的设想。他领导的研究组揭示表皮生长因子(EGF)具有降低某些原癌基因甲基化、促进染色质蛋白激酶的活性,使某些原癌基因特异结合蛋白增多等作用,并对影响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
  衰老是老年病百病之源,如能减缓因老而衰,不仅可预防老年病,造福人类,节约社会财富,且可解放生产力。1988年,童坦君涉足老年医学基础研究,与爱人张宗玉教授共同将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理念与技术系统引入我国衰老研究。衰老分子机理研究一向是我国基础研究的薄弱环节。他们在这一方面做了富有创新性的系统工作,在阐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方面成果突出。
  1993年,童坦君等申请到58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开展了“衰老分子机理与生物学年龄指征的研究”,1998年完成了这一课题,研究揭示人类衰老细胞的基因调控能力减退与特异转录因子相关。同时发现,衰老细胞DNA甲基化水平有所降低,但变化是不均一的,有的基因下降,有的基因不变,有的基因还有所提高,而且抑制DNA甲基化可使细胞生长停滞,出现衰老形态变化。
  端粒(又称端区)是细胞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在研究中,他们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染色体端区长度、端粒酶与衰老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国人外周白细胞及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其端粒长度随增龄和细胞传代而缩短。他们不仅测定了缩短速度,比较了我国人群与欧美人群的差别,还认为端粒长度缩短导致染色体稳定性下降,可能是老年人肿瘤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端粒的消失,会使人类细胞丧失复制能力,导致细胞衰老。细胞中存在端粒酶,它具有延长端粒的能力。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强;除生殖细胞和骨髓细胞外,正常细胞的端粒酶几无活性,这是极大多数正常细胞的端粒随增龄而逐渐缩短的主要原因。此外,男性端粒长度缩短略快于女性,这是男性平均寿命短于女性的一个原因。
  童坦君等的研究还发现,衰老时DNA损伤修复能力下降,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增强。因此,适度节食可减少老年人非酶糖基化和自由基生成,延缓衰老;他们的研究还发现衰老时脑线粒体某基因有明显片段丢失现象,实验性脑缺血可使小鼠脑线粒体DN0段缺失,老年鼠更甚,从而指出老年人预防脑缺血的重要性。
  1999年,童坦君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子课题——“与衰老相关基因或基因群的克隆与功能研究”部分任务。为观察不同因素对衰老的影响,他们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用于衰老研究,不仅为研究项目检测细胞衰老程度提供了依据,也用于检验药物抗衰作用,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2000年,童坦君开展了“衰老的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
  童坦君和张宗玉潜心研究10余年,终于初步破解了人类细胞衰老之谜,阐明了P16基因是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是人类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的主要因素,揭示了P16基因在衰老过程中高表达是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P16基因(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物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也是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但它影响衰老的机理及调控尚不清楚。他们构建了可抑制P16表达和增强P16表达的基因重组体,分别导入人类成纤维细胞,观察其可传代数以及衰老进程。实验表明:抑制P16基因表达,不仅细胞衰老速度减慢,寿命延长,而且端粒长度缩短也减慢;反之,增强P16基因表达,不仅细胞衰老速度加快,寿命缩短,而且端粒长度缩短也加快。因此,可以认为,人类某些细胞的寿命可以用基因重组技术进行调节。
  童坦君团队的实验室是国际上细胞衰老检测手段较完备的实验室,有7种以上国际公认的检测手段。他们从环境与遗传两方面进行衰老研究。细胞衰老理论的创始人Hayflick教授曾亲自来函索取他们研究论文的单行本。在寻找衰老新基因、深入研究细胞其他重要衰老相关基因及信号传递通路方面,他们自主克隆出CSIG与RDL等人类基因,证明它们可延缓细胞衰老,进而揭示了衰老相关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个别蛋白质分子中可能有衰老相关结构域的存在,并意外发现衰老相关基因P21可保护衰老细胞免于凋亡。P21这一新功能的发现,获得美国细胞生理学杂志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认为“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生物学问题”。
  2001年12月,这些重要发现在国际权威杂志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连续发表。美国阿尔巴马大学一位教授写《生物学方法学》一书,他专门邀请童坦君写《老年研究方法》这一章,而且允诺童坦君可以随便挑选目录中的章节来写。香港大学教授也希望能够和他们合作,一起申请基金,并称赞他们的研究室是国内最好的研究室之一。英国生物化学杂志(Biochem.J.)、实验老年学杂志(ExpGerontol)来函索稿。
  童坦君的研究在国内也引发一连串反响。童坦君曾为中国科学院提名为2000年Faisal国际医学奖候选人。衰老分子机理相关课题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于2003年1月26日联合宣布了由568位两院院士参评的“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北京大学医学部科学家初步揭开了人类衰老之谜”成为其中唯一医学方面的新闻。
  为了中国的衰老研究事业,童坦君夫妇一直利用不同场合向学校及相关部委领导不断阐述衰老研究在我国的意义,并提议成立衰老研究中心。2004年3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成立。这是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化系、细胞生物系、北京大学人口所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专家共同参与组建的。其研究领域涉及老年常见多发病发病机理、衰老分子机理研究、老年生物学、老年人口学等方面,力求通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人类衰老这一医学前沿课题。中心主任由童坦君担任。
  2005年,年逾古稀的童坦君迎来了他事业上的第二个春天。这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在,除着力研究热量限制的延缓衰老机理、P16基因与衰老相关的调控网络等科研工作外,童坦君重又承担起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重任。
  多年来,童坦君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项、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3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项、卫生部科研基金3项、中国科学院基金2项、国家攻关项目2项、“985”计划2项、“863”计划1项、美国洛克菲勒CMB项目1项。在国际专业学术杂志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过百;发表中文研究论文160余篇,综述数十篇。除主编《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参编各类书籍30余部,倡立中华健康老年网外,他主编的《医学老年学》(1995)是第一部系统引入分子生物学现代理念的中文老年医学专著,曾获卫生部科技著作奖(1998)。他在1990年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表彰证书及政府特殊津贴,培养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22人、博士后3人。他主持完成的“细胞衰老的生物学年龄指征”研究获得2005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细胞衰老相关基因与P16基因调控研究”获2006年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外,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老年学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国老年学学术成果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他作为主要完成人的“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及个体化衰老评价的创建和应用”项目于2010年6月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初审。
  童坦君现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衰老与抗衰老学术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生理科学进展》常务编委等。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