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 越西人物

潘占云

[公元1899年-1973年]

潘占云为[公元1899年-1973年]

   潘占云,彝族,男,原名加潘木基,1899年出生在越西县保安乡岩底下村(进岩堡村)一个贫穷的白彝家庭。
  1934年农历3月27日,在王义芳、将维周、吴文彬、将明远的领导下,越西暴发了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有数千彝汉人民参加,并成立“越西救贫义勇军”。潘占云积极投身到起义队伍中,参加各种战斗。在王家屯起义中,他和义军一起夺得二、三十枝 和弹药。此间,聂秋涵得到王家屯“叛乱”的情报,立即派谢邦玺带一连人前去增援,并向刘元璋告急求救。3月29日,起义军攻到越西城下,将县城围住,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但因缺乏0,加之越西城墙坚固,易收难攻,又遇两天的瓢泼大雨,致使攻城困难。双方僵持几天后,4月3日聂秋涵的援军赶到,城内敌军也乘机出击,围城义军受到两面夹攻。因敌人力量增多,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义军只得撤退。起义军攻城失败后,余下的二、三百人都分散隐藏,许多人被 派抓住后残酷杀害。潘占云躲在一个亲戚家,幸免于难。
  1935年5月21日,红军先头部队进入越西县城。由于红军态度和蔼,秋毫无犯,前来观看和欢迎红军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挂出红绸、红布、燃放鞭炮欢迎红军。红军在国民党县衙和监狱门前将地亩粮册薄和人犯、人质等文书档案全部焚毁和释放,使在场围观的彝汉群众无不拍手称快。长期以来,国民党“以夷治夷”的政策,将彝族各家支头人轮流关押,称为“换班坐质”。红军到后,立即打开监狱释放被 派长期关押的彝族头人,获得彝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当晚就有彝族代表到青杠关红军驻地找到红军负责人,感谢红军的救命之恩,并提出给红军带路,一起去消灭国民党逃窜部队,活捉县长。
  在彝族人民的配合下,红军部队于22日下午在海棠追上逃窜的敌人,迅速将其击溃并俘虏了县长彭灿利等二、三百人。红军在路过1934年越西彝汉人民起义的王家屯、保安等地区时,都悼念了起义死难的烈士,慰问了他们的家属和参加起义的幸存者,向起义烈士家属发放抚血金和盖有红军负责人印章的证明书。
  红军在越西的活动情况传到潘占云耳里,使他激动万分,他高兴地对亲戚说“终于盼到一支为穷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队伍。我再也不用东躲西藏,再也不用拍那些 派了,我要去参加红军”说完他立即启程,连夜奔走,赶到红军驻地,要求参加红军。红军-听说他是越西反国民党起义幸存者,对他表示热烈的欢迎。将他编入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十二营机关排,不久,团改为大队,潘占云被调到大队部任副班长,很快又升任副排长。
  1935年5月下旬,潘占云所在部队风驰电掣般地向安顺场挺进。他们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于1935年6月上旬进入进雅安地区,途径汗源、荣经、天全、芦山、宝兴五个县境,进抵夹金山――第一座大雪山。6月下旬的夹金山顶,仍然是冰天雪地,空气稀薄,经过艰苦跋涉,终于与红四方面军在(进小金县)胜利会师。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十万人,力量集中,士气高昂。中央及时制定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
  为困死红军在阿坝雪山草地,阻止红军,胡宗南派兵扼守红军北出四川,向甘南前进的必经之地包座、求吉寺一线。同时又调原驻松潘之敌四十九师伍诚仁部向包座增援,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1935年8月,潘占云随部队到达毛儿盖、波罗子一带。为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他作战英勇,身上多处负伤,但毫不畏惧,带伤战斗,终于歼灭了敌人,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击败敌人之后,经过几天的筹粮准备,部队开始过草地。战士们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与恶劣的大自然顽强抗争,在极端艰难困苦中,战胜了暴风雪的侵袭,战胜了讥饿与严寒,经过七天的跋涉,终于走出了香无人烟,令人望而生畏的草地,到达班佑。
  在长征途中,潘占云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表现出不畏艰险、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深受领导和战士们的好评。部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吴起县)时,连指导员张克林介绍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潘占云从一个受苦受难的彝族奴隶逐渐成长为革命的先锋战士。
  1936年初,遵照党中央的决定,潘占云所在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从陕北出师东征。东征的任务是到外线打击-军阀阎锡山,粉碎敌人对陕甘边区的“围剿”配合“一.二九”学生抗日-和全国反内战0;壮大红军自己的力量,促进抗日爱国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东征军从2月下旬东渡黄河进入山西,5月初回师陕北。75天中,共歼敌一万七千余人,筹款40万元,扩充新兵7千人,胜利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东征回陕北不久,为补习文化和学习革命的理论知识,1937年他进入延安中央党校民族班学习。学习期间为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参加了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开荒种粮、种菜、织布、防线、大草鞋等。由于他吃苦耐劳,劳动积极,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开荒能手,被评为劳动模范,出席陕甘宁边区政府劳动模范会议,获得头等模仿奖章。在中央党校民族班学习结业后,1940年,他被分配到西北工作委员会工作,不久调陕北公学民族部进一步深造。1942年学习结束,被分配到西北民族学院总务科当科员,西北民族学院并入延安大学后任农场场长。1945年潘占云又到中央党校二部学习,随后调到内蒙自治区人民政府担任生产科科长。1946年任内蒙16师供给部政委。从1942-1946年,潘占云一直在部队和地方从事后勤管理工作,无论在领导岗位上还是平凡的工作中,他都身体力行,任劳任怨,积极工作,为各部门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1949年,他由内蒙自治区到东北局,又从东北转调西北局,不久又奉命随军南下,四川解放后,回家乡凉山工作。
  1950―1951年潘占云任冕宁县人民政府民政科科长和民族事务科科长,负责冕宁县的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及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工作。他经常深入各乡对贫困户进行调查,协助政府发放春荒救济粮一万五千斤,安置城镇就业人员,发放救济款,帮助翻身奴隶安家落户、培修住房、发放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为解决彝、汉、藏各族群众的困难,他四处奔走,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1951年11月潘占云调昭觉县峨尔觉区任区长。他遵照中央在彝族地区“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上任后将工作重点放在团结上层人士,调解冤家纠纷,帮助彝族群众发展生产,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这几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该地区的民主改革工作奠定了基础。
  1935年潘占云任凉山州人委建设科副科长。1955年又升任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并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凉山州委员会委员。为了胜任新的工作,他多次外出学习法律知识,系统掌握了国家宪法、刑法、民法等基础理论,成为解放后凉山州第一位彝族法律工作者。在司法工作战线上,他严格遵循党的路线和政策,执行“镇压 、保护人民;惩治犯罪,保护公民”的司法工作方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孙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办案是秉公执法、廉洁奉公。为凉山州的社会治安和法制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73年,潘占云因病在昭觉去世,终年74岁。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