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池州市> 青阳人物

陈维稷

[公元1902年-1984年,现代纺织科学技术奠基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陈维稷为[公元1902年-1984年,现代纺织科学技术奠基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陈维稷(1902~1984),字自濂,青阳县杨田梅溪村人,历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顾问、中央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纺织工业著名专家。
  陈维稷出身书香世家,民国14 年(1925 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赴英国里兹大学化学系攻读印染专业。民国18 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针织厂,失败,继而改行从教。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纺织系、化学系教授。民国20 年“九·一八”事变后,陈维稷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开始走出课堂,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他与同学方向明等共产党员保持密切联系,先后创办《起来》、《 报》等进步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加入宋庆龄领导的救国会国际宣传部,编印过《日本侵华年表》、《日机疯狂轰炸在中国》等英文小册子。直至上海沦陷前,始终与救国会的郑森禹等坚持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民国27 年3 月,回归故里,不久与中共皖南特委、新四军军部派至青阳县开展工作的方向明等取得联系,与青阳县县长操竹友建立了-关系,组建了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任驻会副主任委员。他通过动委会团结了一些进步士绅,吸收一批进步知识青年,在下设的青年工作团、特工团(儿童团)、巡回教育团工作。以公开合法身分赴全县各地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经常与进步青年谈论形势和国共两党合作问题。在他的帮助支持下,李景白、许章法、许英汉、陈法周、徐育英、李光甫等先后至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学习。通过他的活动,请新四军干部分期训练青阳县常备队。
  民国28 年春,由方向明、袁国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是年夏季,受中-组织派遣去重庆做-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任上海中纺公司总工程师、交通大学纺织系主任、中英文化协会秘书等职。其间,他以官方学者专家身份举行聚餐会,争取团结上层人士,掩护在沪工作的中-员,并为其搜集、传递情报,为江南游击队采购紧缺物资。民国38 年1 月,因身份暴露,被护送至解放区。
  民国38 年5 月,上海解放,陈维稷负责对官僚资本的中纺公司的接管工作,不久任上海市军管会轻工业处顾问。11 月,调任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建国初期,致力于纺织生产的基础工作,领导制定了一整套纺织工业技术经济指标,总结推广各项先进方法,开展工艺研究和生产设备的选型定型。其间,在中国援建的缅甸纺织厂项目中,他先将缅甸棉花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制订工艺设计和设备方案,使这一援外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后,他一直专注新型纺纱、新型织布的科研工作,曾亲自组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历任一、二、三届会长,多次组织人员出国考察,进行纺织科技交流;先后出版《纺织通报》、《染织通报》、《纺织技术》、《纺织学报》等学术期刊。“0”期间,顶住逆流,坚持期刊出版工作,并函嘱上海有关人士,组织人员编写纺织各行业“应用手册”,现已出版10 套,约1000 万字。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古稀高龄,多次主持新型纺纱、新型织布学术讨论会,使中国的新型纺织研究和开发,达到相当规模,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已八旬时,还精心规划,亲自主编了《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英文版稿件由其亲自校订)、《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等学术专著。
  1984 年1 月5 日在北京病逝。
相关院校:

复旦大学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