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漳州市> 龙海人物

苏眇公

[公元1888年-1943年]

苏眇公为[公元1888年-1943年]

  苏眇公(1888~1943年),字郁文,笔名小阮,海澄县(今属龙海市)人。清末从事反清活动。事发,避难日本,在东京结识孙中山,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参与策划福建起义。漳州光复时被选为临时议长。嗣参议会撤销,前往福州任《群报》主笔。时福建都督孙道仁、参事长彭寿松滥用职权,捕杀与其政见不同的同盟会员,他著文抨击,《群报》遭受查封,后被捕入狱。《群报》案发生后,群情愤慨,京沪报界也极其关注。在八闽各界人士和东南亚侨团的声援下,他才获释放。
  民国3年(1914年),从事倒袁运动。次年到厦门,先后出任《闽南报》、《厦声报》、《思明商学报》、《江声报》等报、总和评论记者。期间,曾因发表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文章,再度被捕入狱,备受酷刑,失去左目,因此自号眇公。民国8年,一度应邀回乡编纂《海澄县志》。民国11年,任集美中学国文教师兼《集美周刊》。
  民国15年11月中旬,入闽的北伐军东路军指挥政治部委他任晋江县知事,辞不赴任。越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他任《厦声报》总,该报仍以言论“失检”的原因被封,他再次被捕,经王选闲等挚友多方设法营救,出狱后转往上海主持《昌言报》编务。
  民国19年,他由沪回乡奔父丧。民国21年,应聘任教厦门中学。两年后,改就大同中学教席。民国27年初,大同中学内迁海澄,继迁南靖县山城,他携眷随校内迁。晚年虽生活贫困,仍关心国家大事,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文。
  他工诗词,善书法,一生诗文甚多,然大多散失。其所写评论时政文章笔锋犀利,有“眇公笔”之誉。抗战胜利后,厦门图书馆馆长李禧(绣伊)多方搜集,得眇公诗170余首,经整理成册,书名《眇公遗诗》,由新加坡李俊承出资付梓传世。
  
同年(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