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天柱人物

吴绍周

[公元1902年-1966年,抗日名将]

吴绍周为[公元1902年-1966年,抗日名将]

  吴绍周(1902-1966),派名吴见登,字子斌。苗族。贵州天柱县瓮洞镇客寨村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五期学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兵团中将副司令官兼第八十五军军长。
  吴绍周之父吴开佑务农,生营伙铺,家境日趋小康。吴8岁丧母,在继母娘家启蒙入学。民国六年(1917)腊月毕业,名列榜首。
  吴在中学就读时,受“五四”运动影响,立志经武报国。民国十一年(1922)春投笔从戎,考入贵州学兵营学习军事知识,经9个月训练,成绩优秀,保送贵州讲武堂第五期深造。民国十二年(1923)冬卒业,成绩名列茅,分发黔军第二师第四混成旅第八团当见习生,次年升任排长,入川时任中尉副官,继升连长。
  民国十五年(1926)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二十八师二团二营副营长。五月随师北伐,参加湖南澧州、津市,湖北沙市、宜昌战役,因作战有功,晋升为营长。
  民国十六年(1927)春,进驻武汉继而进军湖北武穴,攻占安徽安庆,五月向江苏徐州进军,参加合肥、蚌埠战役,六月二日大破徐州。十二日追击至沙沟,因宁汉0,部队背进合肥,转移浦镇。八月十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在南京被蒋介石扣留,顿时军心浮动,不日开赴宣城。九月二日,王天培在杭州被害,十军群龙无首,四分五裂,各自投奔。吴随所在团返回浦镇,编为十军三十师,吴任第三团团长,重新加入国民党,任团党执行委员,兼师、军党部监察委员,驻军浦镇整训。
  民国十七年(1928)四月,部队奉命集结浦口,再次参加北伐,沿津浦线推进,攻克蚌埠,占领徐州,激战泰安。五月一日直捣济南,遂与日本侵略军发生武装冲突,日军乘机制造“济南”惨案。吴部当即奉命回师泰安整训,整编为二十九旅,吴任团长。
  民国十八年(1929),吴部参加派系纷争,转战大江南北,随师开赴武汉攻打李宗仁、白崇禧部,李、白部败亡。稍事休整,吴部奉调河南登封进攻宋哲元部。-皆捷,宋部溃逃。是年冬,回师河南漯河、驻马店一带向唐生智发起进攻,唐部瓦解。
  民国十九年(1930)初夏,吴部由河南转战安徽亳州 攻孙殿英部,解除孙部武装。秋季参加山东肥城、长清战役和陇海铁路线蒋、冯、阎新军阀内战,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新军阀内战停火始告结束。
  民国二十一年(1932),吴部回师武汉整编为二六七旅五十三团,吴任团长。随即参加进攻鄂东黄安(今红安)红军根据地。入秋参与卫立煌部进入大别山区围攻红四军,因汤恩伯部陷入重围,吴率团冲入奋力解围,汤部得以转危为安。由是吴获汤赏识和器重。这年在武昌由陈明仁介绍,和张振民结婚。
  民国二十二年(1933),吴被汤恩伯推荐保送南京高等教育班第二期学习。吴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军旅,其间结识一干将领,并在此期间,加入复兴社组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吴从高教班结业,成绩优良,名列第二,被派往福建永安周志群师任参谋长。周乃贵州三穗县城关人,原与吴在十军同事,堪为知己。故吴认真负责,以将周部整训成为一支正规军队为已任。后因人离间,
  吴报怨去职,调任八十九师参谋长。
  合并图册
  合并图册(2张)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吴旅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保卫南口。日寇精锐部队坂垣师团以猛烈炮火向南口轰击,发射炮弹万余发,妄图摧毁守备阵地,占领南口,挥师南侵。在敌人炮火轰击下,吴部同仇敌忾,沉着应战,旅部副官室自制十余颗气象灯,利用风向,拂晓于阵地前沿施放,迷惑敌人。日寇见气象灯从空中掠过,疑为新式武器,俱昂首凝视,不自觉停止射击。吴觑准战机,率预备队迅疾发起冲锋,一举粉碎日寇板垣师团的进攻,俘获甚众,荣获国民党中央委会四等宝鼎勋章。委任第八十九师二六九旅旅长。继而挥师磁县,转战安阳,固守漳河。日寇以土肥原师团大举侵犯漳河,吴率部反击,于犬牙交错中冲破土肥原重重包围。
  民国二十七年(1938),吴旅扩编为一百一十师,吴始任副师长,继任师长,在山东省峄县、枣庄、台儿庄一带阻击日寇,参与取得举世闻名之台儿庄大捷。在争夺茨巴山高地战斗中,官兵们同仇敌忾,攘臂真目,冲入敌阵,一场血战。继而围歼陈贤、小寨,将贼兵杀得一个不留。嗣后转移湖南平江、沅陵一带整补。
  民国二十八年(1939)正月,吴师奉调河南邓县,并于是年十一月中旬参加邓县、枣阳、随县战役。随即参加鄂北高城保卫战,吴在正面坚守阵地,派部占领敌后要道,钳制敌人,使敌进不能攻,退不能守,阻止了敌人前进,守住阵地不失,荣获国民党-会甲种师待遇(甲种师者:包干军费多,装备优良)。又喜得贵子,名吴高城。后将高城移交友军防守,吴率师开赴河南新野整训。六月十七日晋升少将衔。
  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高城失陷,吴再度率师进攻高城,一举击溃日寇第三师团主力,收复高城。继又担任进攻长岭岗日寇坚固据点,激战五昼夜,夺取长岭岗,以战功炳耀,荣获国民党-会三等云麾勋章,回师新野休整。五月,因三十三集团军司令张自忠危急殉难,吴率师湖北宜城解围。九月,转战河南新野、舞阳、密县之间。
  民国三十一年(1942),由于漯河地区战火连年,城中遭到严重破坏。是年二月,吴受命兼任漯河指挥总部主任,复兴漯河,恢复交通,维护治安。经半月,疏通郑州至漯河段铁路线,整修漯河街道,各行各业相继开业,市井焕然。三月二十八日升任十三军军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五月,吴在河南密县升任八十五军军长。该军辖一百一十师、二十三师、新一师三个师。八月,吴率全军开赴郑州,固守黄河。在守卫黄河数月中,日寇不敢越雷池半步,渡河南犯。吴部亦就地整训,后奉命开赴叶县,受孙科、白崇禧检阅后,调河南南召、潢川一带驻扎。民国三十三年(1944)二月间,吴军参加中原大会战,在郑州与日寇激战七昼夜后,出奇兵追击,转战荥阳、登封、临汝、嵩县、洛阳一带,同日寇进行争夺战,在给洛阳解围战斗中,给敌以重创。九月,吴军开赴河南嵩县休整。
  民国三十四年(1945)四,日寇司令土肥原调集其朝鲜、外蒙、华北军队和机械化兵团十万余众,企图扫荡豫西,占领潼关,威胁西安。日寇兵分两路:一路由洛阳经灵宝,直取潼关;一路经内乡,占领陕西商县,威胁西安。吴率部先后在内乡、重阳店、丁家店、西峡口等地,狙击日寇。在西峡口战役中,吴以三个师即一百一十师、二十三师、暂编五十五师,预伏于西峡口 高地,采取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略,以两个加强营和保安团,诱敌进入预伏圈内,聚歼日寇第三纵队,击毙纵队司令,取得西峡口大捷。粉碎了日寇扫荡豫西、占领商县,威胁西安之阴谋。吴再次荣获国民党-会三等云麾勋章。升任第九集团军副司令。这年八月九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吴部由西峡口开赴河南新乡市接管,解除日寇武装。吴在抗日战争时期,屡建奇勋,十月,受国民党-会指令陪同胡宗南、王仲廉等在河南郑州参加日本投降典礼。抗日战争结束后,八十五军在河南新乡市整训。
  民国三十五年(1946)春,吴部在新乡经白崇禧检阅后,白返南京向蒋介石汇报:该军素质优良,军纪亦佳,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五月,蒋介石又新临检阅后,蒋、吴合影。吴曾将合影照片分别赠送原天柱县十七个乡镇和中学(今天柱民中)。蒋将吴军整编为八十五师,吴任师长,密示速为内战作准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吴师调入民权县,卷入内战,吴再次获国民党军委会三等云麾勋章。尔后转战山东,挺进泰安,与济南王耀武部取得联系,打通津浦路线中段,固守莱芜、新泰,进攻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不久,奉调潢川担任守备。入冬,率部赴湖北麻城、随县、应城、广水、河南确山一带维护交通。
  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吴升任第二兵团副司令兼八十五师师长。七月该兵团撤销,吴调任十二兵团中将副司令兼八十五军军长。十月,八十五军拨归十二兵团建制,从河南确山向东开进,参加徐州会战。十一月,十二兵团在双堆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十二月十五日,十二兵团被歼,吴与兵团司令黄维被俘,送华北军区教导队学习改造。
  抗战结束后,吴绍周曾在解放战争中与刘邓大军遭遇,在双堆集战斗中与黄维一道被人民解放军所俘,送北京广安门解放军官教导大队学习改造。吴绍周在学习期间,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毛泽东向全国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吴绍周一同参加美军战术研究班。吴绍周所在的八十五军大部分是美械装备,他对其优劣、性能了如指掌,提出对付美军一是夜战,夜间发动突袭;二是近战,利用堑壕隐蔽接敌,抵近射击爆破。最后由杨伯涛执笔,完成了一篇六万余字的资料《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呈送毛泽东及中共-批阅,对志愿军了解美军的战略战术,有力地打击美国侵略者起到一定的作用。
  1952年10月,吴绍周获得人民政府宽大处理,由华北军区资遣湖南长沙定居,与妻在家织布、打纱。1956年参加长沙市织布社生产劳动,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后陈明仁将军从北京到湖南探亲,向有关部门反映,吴绍周视力不济,工作和生活上应适当给予照顾,于是组织上分配吴绍周到长沙织布社从事管理工作。之后聘请他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
  1962年经中共湖南省委-部提名,任其为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1966年5月10日,中风病故长沙,享年64岁。
  吴绍周病故葬于长沙公墓。为了结吴绍周生前“叶落归根”遗愿,2008年10月,吴绍周侄儿吴江经与湖南省委-部、参事室等有关单位取得联系,并在长沙公墓管理处的帮助下,将其迁回凯里。后经请示黔东南州、天柱县相关部门,2010年1月16日,家人将其遗骸迁至老家天柱安葬。抗日名将吴绍周遗骸迁葬仪式在天柱县瓮洞镇克寨村举行。当天,当地四乡八寨的群众获知这一消息,纷纷赶来燃放鞭炮,迎接将军回归故里。 经历历史事件:

枣宜会战 (公元1940年)
台儿庄大捷 (公元1938年)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