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 禄丰人物

朱培德

[公元1888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朱培德为[公元1888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朱培德
  朱培德(1888—1937年),字益之,祖籍安宁,出生于禄丰元永井(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一平浪盐矿元永井矿区)。 国民革命军南京中央军校校务委员,国民政府军训总监部总监,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朱培德在云南讲武堂时期就和朱德并称模范二朱,历经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始终追随孙中山先生,后作为第三军军长参加北伐战争、战功卓著,官至江西省主席,参谋总长,代理总司令、军委办公厅主任。1937年2月17日,因注射引起血液中毒,在鼓楼医院死亡,终年四十九岁。
  云南俊杰
  1888年,朱培德出生于仕宦之家,书香之门。其先祖朱化孚为明朝湖广按察使,其父朱秉堃系清朝举人。其父出任广通(今属禄丰县)猴盐井山长时,携全家同往。
  1892年,父亲去世,朱培德时为4岁,与长兄朱润德、幼弟朱树德一道被叔父朱秉鉴接回安宁,从此朱培德由祖母抚养,先入私塾,后上高小。少年时读书之余,又喜欢弓马骑射。
  1907年,朱培德进入云南昆明陆军第十九镇营部武备学堂学习。
  1909年8月,云南陆军讲武堂成立,将该营部武备学堂合并,朱培德11月入学,就学于云南武备学堂第一期步兵科丙班,与朱德、范石生、金汉鼎、唐淮源等同学,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同盟会云南支部在讲武堂和云南新军中甚为活跃,朱培德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常秘密阅读革命书籍,倾向反清革命。
  1910年并入新建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8月,朱培德毕业,任滇(新)军第十九镇(统制钟麟)三十七协(统领蔡锷)七十三标(统带丁锦)第二营第七队队官。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30日,朱培德参加了云南“重九起义”。12月腾冲与大理的军队发生冲突,朱培德被任命为西征军第二师(李根源部)一等副官、中队长。朱培德分配到滇西巡阅使李根源部任侦察排长。不久升为连长。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朱培德仍在滇西李源部担任排长,先后随军驻防于腾冲、大理地区。
  1913年6月,西巡任务完成后,朱培德返回昆明,回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入第四期乙班步兵科继续深造。
  1914年夏,朱培德以全班第一名从讲武学校毕业,供职于云南新编陆军第三步兵团,任第一营第一连连长,1914年秋任第七团连长。
  1915年春,朱培德升任第七团杨蓁部第二营营长,率部驻扎在思茅、普洱一带条件艰苦的边界地区,当地是著名的瘴疠之地,士兵大半病死于疟疾,朱培德也染患重病。
  护国名将
  1916年2月20日,护国第二军在总司令李烈钧的指挥下,由昆明出发,取道蒙自,东出开(化)广(南),进入桂粤,朱培德支队为前头部队,他处处以身作则,出师以后,很快就成为方声涛梯团的主力。3月15日龙潭(今广南县境)一役,首战告捷,全歼龙觐光犯滇先遣司令李文富一千余人。5月12日抵达广东省的重镇肇庆,朱培德支队奉命改编为第二军第二十五团,由朱培德担任团长,随即奉命转向北江。6月6日,袁世凯逝世,龙济光阻挠讨袁军继续进攻,滇军欲经芦巴、清远,会攻龙济光的大本营韶关,朱培德指挥整个第二梯团,在清远县、琶江口全歼守敌一个营。7月6日,朱培德奉命迎击源潭二万援军,率领忠勇善战官兵五百余人,直插援敌心脏,俘虏敌军2000余人,创造了全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7月中下旬,朱培德升为羊城(广州)攻略军司令,部队继续向花县推进,追击龙济光残部,先克新街,继破江村,追至石围墙一带,奉命停止追击,始与龙军残部保持隔江对峙状况,龙济光被逐,滇军威望大增。10月21日,朱培德被北洋政府授为陆军少将。11月李烈钧在各方面压力下辞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职,护国军第二军入广东的部队改称驻粤滇军,编为两个师,朱培德晋升为驻粤滇军第四师(师长方声涛)第七旅旅长,驻守广州市区,并加入中华革命党。
  护法中坚
  1917年9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掀起“护法运动”,驻粤滇军是孙中山可依赖的重要力量,朱培德奉命指挥第七旅(旅长张怀信云南华宁人)、第二十一旅(旅长杨益谦云南剑川人)。
  1918年1月,代总统冯国璋委任段祺瑞为参战督办,出兵东南,企图以北洋军阀兵势推翻广东的革命政府。2月李根源到广州,任靖国联军第六军军长,朱培德回任第七旅旅长。3月初,龙济光的北洋军队逼近广州,孙中山及时调李烈钧为前敌总指挥,朱培德为梯团长,率领杨益谦、张怀信、赵德裕(云南保山人)三支队迎敌,25日克阳江,4月18日破高州,25日克化州,共歼敌万余人,胜利粉碎了北洋军队的军事进攻。5月初,北洋军吴鸿昌、丁效兰部从江西进攻广东,李烈钧、李根源、朱培德奉命从南部移师北援,经过数天激战,朱培德梯团收复重镇南雄,凯旋而归,驻粤滇军总司令部呈报唐继尧批准,朱培德升任驻粤滇军第四师代理师长兼广州警备司令,借胜利之庆,朱培德与大理人赵慧君女士在广州酒楼举行婚礼,孙中山出席并主婚。5月4日0军政府改组,21日孙中山-离开广州,第一次0运动失败,朱培德仍任驻粤滇军第四师师长。
  1920年2月10日,唐继尧免去驻粤滇军军长李根源职务,谓“驻粤滇军由本督直辖,就近秉承李(烈钧)参谋长办理”,驻粤滇军内部发生权利之争,13日朱培德等宣布遵令服从李烈钧。2月15日,广东督军莫荣新委李根源督办粤赣湘边防军务,朱培德随新任滇军总司令李烈钧对抗李根源,调集军队准备袭击驻粤滇军总司令部,但李根源得到陆荣廷支持,迅速控制了局面。3月8日桂粤军围攻广东滇军朱培德部,朱培德连夜化妆逃到香港,朱部北走连州,朱培德辗转回部队,29日朱培德师杨益谦、鲁子才部入湘南,后移驻湘桂粤边界,4月27日李烈钧自广州走香港。5月7日,驻湘南谭延闿部与滇军朱培德、鲁子才、赣军李明扬会商,决乘北军吴佩孚撤防,合力逐走湖南的北洋系军阀张敬尧。6月6日,李烈钧自上海电湖南谭延闿及驻湘滇军朱培德等,勿与北军激战,7日朱培德部攻占衡阳。7月,靖国联军总司令唐继尧为解入川滇军之围,急电朱培德火速回师,朱培德因湘战胜利在即,不宜撤军,率领部队经宝太到达湘西洪江集中整训,8月始出发,10月18日湘边滇军朱培德等攻占广东韶州,经芷江入黔境,通过镇远、遵义、松坎等地,行至四川綦江,滇军已被川军击败,朱培德受到撤职处分,卸任离开部队,然后取道重庆乘船由长江顺流而下,前往上海赋闲。
  直辖滇军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在桂林组织北伐大本营,滇军杨益谦部不稳,电召朱培德相助北伐,朱培德取道香港转赴桂林,在香港得唐继尧二十万元之助,经长沙到桂林,后受到热烈欢迎,自愿参加北伐而不回云南助唐继尧复辟。7月任援桂军第二路总指挥,参加讨伐桂系陆荣廷的战争。8月13日滇军杨益谦、朱培德和黔军谷正伦占领桂林。10月24日,桂林滇军旅长杨益谦受唐继尧委任,率部西去,准备回云南夺取顾品珍政权,朱培德将该部召回,免杨职。12月4日孙中山在桂林召开军事会议,调整指挥系统,朱培德任北伐大本营(桂林)参军长、中央直辖驻粤滇军总司令、第一军参谋长,第一军由朱培德率领的北伐滇军和彭程万率领的北伐赣军的组成,朱率部全体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2年2月唐继尧赶走顾品珍重掌滇政,朱培德通电声讨唐继尧,声明决不回滇。4月,朱培德率部进驻韶关,准备北伐。5月4日,朱培德随李烈钧的北伐第一军进军江西,任中路军前敌总指挥,击败陈光远、周荫人等部,继续前进,攻入南康,与粤、赣两支北伐军会合,猛攻赣南重镇赣州城,经半个月苦战,终于攻破赣州,赣督陈光远弃城北逃,朱培德迅速率军向赣江右岸追击败逃之敌。6月16日陈炯明叛乱,炮轰-,北伐-结束,李烈钧、朱培德奉命回师平乱,7月10日与陈炯明部翁式亮、杨坤如在韶关开始接仗,对帽子峰守敌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孙中山在永丰舰上获知北伐滇军的英勇精神,深受感动,而特意致电慰问。8月李烈钧和许崇智因战事不利离开韶关,朱培德认为粤军一撤,大势已去,乃决定停止战斗,乘夜从乐昌向湘境撤退,赣军李明扬、赖世璜、滇军朱培德及湘军陈嘉佑纷集湘南,湖南形势颇紧。9月7日,许崇智率部前往福建,朱培德等统帅滇军、赣军出师广西,9日朱培德、赖世璜等由湖南占领广西全州。9月20日,孙中山函广西陆军总司令张开儒与朱培德军合力讨陈炯明,朱培德运动驻扎梧州的粤军刘震寰,对广州宣告独立,讨伐陈炯明。10月1日朱培德滇军占领桂林,自治军梁华堂败退。10月27日朱培德自桂林函告孙中山,即赴桂平晤滇军总司令张开儒,会商讨伐陈炯明,30日朱培德率部退出,自治军韩彩凤部入据桂林,11月1日朱培德开浔州,与张开儒所部滇军连合。12月8日孙中山密令在桂林的滇军杨希闵、范石生、朱培德,桂军沈鸿英、刘震寰等会同粤军讨伐陈炯明,10日杨希闵、朱培德,桂军沈鸿英、刘玉山联合东讨陈炯明。
  1923年1月初,陈炯明派参谋长叶举为总指挥,带领亲信军队三十个营,由肇庆向梧州-,滇、桂、粤联军竭力抵抗仍支持不住,朱培德情知不可力敌,变更战略,一方以攻为守,一面请沈鸿英带领所部,取道怀广去攻-的侧面,一方面设法运动陈部在后方的军队和海军倒戈,叶举急忙撤退。1月15日陈炯明通电下野,16日滇桂军进入广州,讨陈取得全面胜利。魏邦平,粤军及刘震寰、朱培德滇军均开离广州。2月21日孙中山返广州重建革命政府,朱培德任广州军政府陆军部代理部长、广州警备司令、大本营副官。3月1日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成立,2日任命朱培德为大本营参军长、拱卫军司令。4月中旬,沈鸿英突然袭击北伐滇军总司令部,朱培德拱卫军及杨希闵北伐滇军、刘震寰北伐桂军即联合反击,沈遭到失败,向韶关溃退,沈鸿英溃退韶关后,在北洋军阀的支持下,先后进行过多次反扑,最后终于被朱培德和王均打败。5月间,陈炯明旧部叶举、熊略举兵逼广州,朱培德再次参加进攻陈炯明叛军,6月4日夺回博罗。7月16日,广东滇军杨希闵以张开儒、金汉鼎、杨蓁谋夺滇军总司令,师长杨池生、杨如轩(金汉鼎、黄毓成系)因有通北嫌疑,被杨希闵驱逐,孙中山大元帅下令免张开儒湘粤联军总司令职,通缉金汉鼎、黄毓成,废滇军总司令,任杨希闵、范石生、蒋光亮、朱培德为直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军长。8月27日陈炯明军围攻增城,9月14日朱培德、吴铁城解增城之围。10月28日专任中央直辖第一军军长,进攻陈炯明。11月17日陈炯明军进攻广州,占领石牌。18日,杨希闵督滇军朱培德、王秉钧、范石生、粤军许崇智及豫军樊钟秀与陈炯明军林虎、刘志陆、洪兆麟、杨坤如等激战于广州东郊。19日,豫军樊钟秀、滇军朱培德、范石生会同自北江前来的谭延闿湘军击破陈炯明部,广州解围,朱培德更加得到孙中山器重和信任。
  1924年1月8日,孙中山派朱培德等为禁烟会办。9月4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召开筹备北伐会议,决定湘、赣、豫军全部参加北伐,滇、粤两军则各抽一部参加,并将大本营迁到韶关,仍由朱培德担负拱卫任务。10月13日广东重组军事系统,朱培德任建国军第一军军长、建国北伐军右翼总指挥。10月14日孙中山下令平息商团叛乱,15日朱培德向西关发起攻击,彻底摧毁商团-武装的巢穴,所有武装全部缴械投降,又率领部队前往佛山及其它有商团活动的地方追剿,不久即一网打尽。10月下旬,朱培德指挥建国第一军(滇军)及李明扬赣军、刘玉山桂军,在总司令谭延闿指挥下进军江西,从韶关出发,经南雄、赣州,沿赣江右岸向南昌攻击前进,11月7日右翼朱培德克崇义,10日占上犹,12月6日北洋江西督理蔡成勋下台。
  1925年1月4日方本仁军占赣州,谭延闿之北伐军仓皇向西南撤退,由于江东湘军在吉安作战失利,对整个北伐战争影响很大,历时约三个月的第二次北伐,又中道而废,各部均停止前进,回师原防,朱培德部退回广州。
  东征北伐
  1925年1月15日,广州联军以陈炯明军西犯,由总司令杨希闵颁布东征命令,朱培德建国第一军在东征序列内,东征军一战淡水,二战棉湖,即将陈炯明主力林虎、冯兆麟等部彻底击溃。5月12日唐继尧以副元帅名义任刘震寰为广西全省军务督办兼省长,未到任前由林俊廷代理,代理大元帅胡汉民即令滇军朱培德军监视刘部行动,18日驻守广州的部分滇桂联军公开叛变。6月2日广州滇桂军阴谋缴朱培德军械,在大沙头开战,4日广州大本营任命朱培德为建国滇军总司令,5日就任,朱培德配合谭延闿等部,在韶关解决了叛军第一师的一个团,紧接着6日又与谭延闿部相配合,沿粤汉铁路从北向南,由韶关进攻广州,各路东征部队都能得以顺利回师广州,参加讨伐叛军,12日进攻广州,将叛军中的主力师长击毙于石牌车站,又将叛军所控制的白云山、瘦狗岭的主要阵地全部占领,13日乱平。6月24日,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朱培德、程潜、伍朝枢电请张作霖、冯玉祥、卢永祥等督促段祺瑞立即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否则全国人民必别谋自决。
  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朱培德成为十六名国民政府委员的第十四位,地位显赫,3日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军需部长。7月26日广州军事委员会议决各军改称“国民革命军”,8月1日滇军总司令朱培德通电解除总司令职务,将军权交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各军自此日起,均改用国民革命军旗号。8月4日滇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17日国民党政治委员会通过以朱培德为第三军军长,26日正式任命,辖第七师(师长王均)、第八师(师长朱世贵)、第九师(师长朱培德),共产党员朱克靖等在滇军工作。8月20日廖仲恺被刺杀,25日国民政府下令设“廖案检查委员会”,朱培德为主席,陈树人、甘乃光、吴铁城、李福林、岳森、陈公博、陈孚木等为委员。9月7日,国民党政治委员会议决准朱培德等列席政治委员会会议,22日参加政治委员会、军事委员会联席会议,商东征及终止省港-。
  1925年9月25日范石生攻滇失败,回广州请蒋中正派朱培德部滇军(第三军)相助,28日朱培德被任命为东征军总预备队司令。11
  月1日,国民政府以第三军长朱培德为南征军总指挥,分四路(第一路陈铭枢、第二路王均、第三路戴岳、第四路俞作柏)进攻粤南邓本殷部,11月3日第三路自新兴进占兴胜,4日第二、第一路攻克恩平及那碉,8日攻占阳江、化州,10日朱培德进抵阳江,令各部军会攻高州,16日第三路占领罗定,20日南征军高州,邓本殷部退廉江,23日第三、第四路攻占廉江,邓本殷率残部退到雷州,此时南征总指挥朱培德与陈铭枢与不协,朱部第三军向北撤退,南征军事改由李济深负责。
  1926年1月16日,朱培德被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22日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2月1日选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2月22日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改军需局为军需部,以朱培德为部长,3月8日任命朱培德为军事委员会军需部部长。3月20日广州发生“中山舰事件”,军队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遭到破孩,谭延闿、朱培德、李济深、邓演达等为中山舰事件往晤俄顾问季山嘉等,不以此举为然,朱培德则以军长职权将破孩本军共产党的教育长熊式辉撤职,并慰问本军全体受害政工干部,联络第二、四、六军,准备制裁蒋介石,但各军各怀心思,朱培德无能为力)。4月16日,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开联席会议,推选蒋中正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并由蒋中正、朱培德、李济深、宋子文筹备北伐。5月3日兼任广州警备总司令兼警察长。5月15日,蒋介石向国民党二届二种全会提出“整理党务”案,朱培德是列名提案人之一。5月26日兼北伐兵站总监。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校场举行北伐誓师大会,总司令蒋介石检阅部队,朱培德担任检阅总指挥,部队出发时编为左中右三路军,朱培德为中路军,其任务是策应左右两路,第三军开入湖南衡阳、株洲,集中醴陵。8月14日蒋介石令以第二军、第三军及赣南独立第一师(即赖世璜之江西第四师)为右翼军,朱培德兼任总指挥,对江西暂时采取守势。9月1日北伐军决定兵分三路进江西,朱培德任赣西一路总指挥,辖第三军和第二军,实力雄厚,6日奉蒋介石之命由醴陵出萍乡、安源出发,败唐福山江西第一师,向宜春、高安方面进攻,与孙传芳部激烈战斗,10日第三军占万载。9月12日,蒋介石电令右翼军总指挥朱培德督军猛进南昌,14日第三军克江西上高,17日击破邓如琢、唐福山等部,克复新喻注(第三军进至新喻,突与孙传芳的主力之一邓如琢军展开激战。邓如琢当时任江西督办,是孙传芳的一员勇将。新喻是邓如琢的精锐部队第七旅据守。仰天岗是新喻的屏障,激战就在仰天岗展开。守敌居高临下,占尽优势,使第三军十九团、二十五团苦战两天,造成很大伤亡,而无任何进展。至第三天,朱培德亲临前线指挥。当夜,二十一团肖希贤营以夜袭的方式,一举夺取了仰天岗,其它各部密切合作,迫使守敌放弃新喻,退守同昌。当部队进抵高安时,蒋介石十分激动地向朱培德致电说:“三军不为人所料,中正亦有荣焉),再克高安,完成掩护第六军的任务后,立即调整部署,准备进攻南昌。10月2日,第三军朱培德大破郑俊彦军彭德铨、杨赓和、李彦清、王良田四旅于南昌附近万寿宫,万寿宫大捷,从根本上改变了江西战场的形势。10月6日北伐军对江西孙传芳军再度总攻击,第三军(军长朱培德)攻牛行郑俊彦军,8日败郑俊彦于牛行。11日参加第二次进攻南昌,第三军与郑俊彦仍在南昌西南激战,未成功。10月26日被任命为北伐右翼军指挥官,辖第二军、第三军、第十四军,以左纵队(第三军)之一部牵制牛行敌之主力,另一部由蛟桥攻其右后,以右纵队(第二、第十四军)之一部向东乡追击,另以主力向邓家埠、谢家埠之线进迫南昌。11月6日占领九江,8日占领南昌,江西战事结束,11日兼南昌警备司令。11月12日,蒋介石电请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组织江西临时政务委员会,委朱培德代理主任委员,27日江西省政务委员会成立。12月4日蒋介石抵达南昌,至此第三军收编了滇军三个师,兵力增为六万人。
  江西主政
  1927年1月1日在南昌参加军事善后会议,25日蒋介石在南昌决定长江下游作战计划,朱培德被任命为总预备队总指挥,第三军留守江西,接受朱德的建议成立军官教导团,并委托朱德主持。2月1日第三军在南昌闹饷,朱培德与在南昌的蒋介石争权夺利,13日任赣省政府筹备委员,20日蒋介石任命李烈钧为江西主席,并收买、恐吓第三军将领,朱培德更加不满。3月11日被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3月下旬蒋介石离赣东下,朱培德立即公开反蒋,下令调回第三军东开的部队,解除留守南昌的蒋军部队武装,赶走李烈钧。3月29日,因为安徽省党部被捣毁,武汉令李宗仁、朱培德保护。3月30日,蒋介石发表朱培德为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五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九两军,另成立两个直属团,即教导团(团长朱德)(注12)和警卫团(团长张朝振)。4月1日武汉中央政治委员会通过,改组江西省政府,以朱培德代李烈钧为主席,5日就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对国共之间采取静观态度。4月6日被武汉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总预备队总指挥。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与武汉对立的另一个国民政府,朱培德被任命为政府委员,但朱培德仍听命于武汉政府,并致信何应钦,历数蒋介石偏私狭隘种种不是,劝何加入反蒋阵营。5月6日免第三军军长,任第五路军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5月12日李宗仁到湖口晤朱培德,商宁汉关系,劝朱勿东进,朱培德向李宗仁诉说蒋介石不该另立中央。5月14日,南京、武汉间形势因李宗仁、朱培德之会晤已和缓,决定双方继续北伐,江西中立,蒋介石对他极力拉拢,多次函电致朱,表示“兄环境之困,弟亦深知”,劝他“不可自毁历史”,责成他保护被捕的反动分子,此后改变了对蒋的敌对态度,宣称“打倒劣绅,保护正绅”。5月27日朱培德查封南昌共产党之《三民日报》,29日将政治工作人员一百四十二人(均共产党)“欢送出境”,勒令军中政治工作人员全体离赣,这与其它各军清查抓捕形成鲜明对照。6月5日朱培德宣布南昌-,令共产党人刘一峰、李松风、方志敏、王枕心等二十二名出境,暂停全省总工会、农民协会活动,收缴农民自卫军枪械,派-查封工会、农会、学生会,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江西特别委员会主席,宁汉对立中采取骑墙态度。6月9日中共一度议决要求将朱免职讨伐,寻又否决,12日湖北省总工会(-、刘少奇领导)呈请武汉中央党部镇压江西朱培德驱逐民众团体领袖出境举动,13日武汉政府派陈公博赴江西指导党务,处理朱培德遣送共党份子事,朱培德下令撤退进驻南昌工会、农协的军队,命令恢复在江西的工农运动,请政工人员回江西工作,15日湖北总工会发布打倒朱培德传单。7月6日南京政府特任朱培德为军事委员会委员,7日朱培德来上海,经第十四军师长熊式辉安排,与蒋介石密晤。
  1927年7月15日武汉集团公开-,程潜、张发奎、朱培德、贺龙军分向湖口、九江、南昌集中,准备分路攻安徽浙江,朱培德深恐唐生智乘机兼并江西,布置重兵警戒,南昌遂兵力空虚。7月下旬,朱培德觉察到朱德、贺龙、叶挺等联系密切,必有重要举动,为避免牵连,他让王均到遂川掌握部队,他自己向蒋介石请假上庐山疗养,南昌的军政要务统由朱德处理,在客观上为“八一”南昌起义提供了方便条件。8月1日,共产党领导国民革命军几部分在南昌发动起义。8月6日唐生智、程潜、朱培德等电何应钦、李济深等,请合力讨共,汪精卫立刻调朱培德的第三、第九两军主力等向南昌急进,11日朱自九江到南昌,派重兵拦阻起义军,使起义部队损失惨重。8月22日武汉和南京要人在庐山达成合作意见,
  1927年9月5日汪精卫自九江到南京,朱培德、何香凝、陈公博等人同行。9月9日汪兆铭、谭延闿、孙科、李宗仁、朱培德、李烈钧等到上海,13日汪精卫不满-回汉口,朱培德则倒向南京政府,15日在南京召开中央执监委员临时联席会议,朱培德选任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委员,17日任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20日在紫金山侧小营大操场举行就职典礼。
  1927年10月5日朱培德表示辞江西省主席职,被国府慰留。10月15日国民政府决定西征(讨唐生智)、北伐并进,以李宗仁、程潜及朱培德部任西征,由朱培德统第三军王均、第九军金汉鼎出赣西攻长沙岳州,28日国民政府任朱培德等为江西省政府委员,朱为主席,29日鄂西第二军张辉瓒等败唐生智部(吴尚、程汝怀、熊襄师)于荆门。11月4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指挥,进行西征讨伐唐生智,但态度暧昧,使败退的唐军得以从容撤退。12月20日国民政府重行编定各路军总指挥名称,第五路仍为朱培德,通电拥蒋介石复出。
  1928年1月10日朱培德、李宗仁等通电表示党务主张,主动向复出的蒋介石要求出兵北伐,12日加推为中央政治会议委员,2月7日指定为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任第一集团军预备军总指挥。3月20日朱培德再电辞赣主席,愿专理军事,国府21日覆电慰留。3月25日朱培德在九江誓师北伐,调所部第三军、第三十一军开往津浦线。4月27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前敌总指挥。5月3日日军制造“济南惨案”,8日蒋介石命朱培德率第二、第三、第四军团及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迅速渡河,向德州进攻,12日第一集团军第二、三、四军团全部渡河,由朱培德指挥,绕过济南向德州前进,完成蒋介石向北京的最后进军,包围北京,6月阎锡山进北京主持。7月6日北平香山碧云寺总理灵前举行祭告典礼,蒋介石主祭,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襄祭,吴稚晖、朱培德、白崇禧、商震等与祭,即患时疫,7日在协和医院调治,蒋介石偕同宋美龄前往探视,10日出院。7月11日参加北平汤山会议,讨论整理军事方案及军事意见书,随即朱培德南下回任江西省主席。8月3日国府会议,朱培德辞赣省府委,决慰留。9月1日朱培德再次提出辞呈,19日南京军委会电朱培德派队剿办赣西“0”,25日朱培德到南京。11月6日朱培德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湘赣“剿匪”总指挥,15日即要求辞职,29日被免职,开始对自己的队伍进行改编,使之直辖于国民党中央,并布置围攻井冈山。
  南京风云
  1929年1月1日,何键取代朱培德指挥“剿匪军”。1月26日特派为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2月3日毛泽东、朱德红军抵江西瑞金大柏地,朱培德命李文彬以五团兵力部署包围。2月15日,朱培德被编遣委员会任命为第一编遣区主任。3月2日任国民政府“讨逆军”第三军军长,辖第四、第七、第十一、第十二、第十八师各师,准备讨伐桂系。3月16日第一编遣区办事处在南京成立,27日当选为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28日任讨逆军前敌总指挥兼第一路军总指挥,参加蒋桂战争,朱培德西攻武长路,截断桂军南逃之路。5月24日国民政府任朱培德代理参谋部参谋总长,6月3日就职,并兼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秘书长,13日暂行兼代民政厅厅长。6月28国务会议,指派朱培德为中央军校委员。8月1日出席编遣实施会议,指定为临时提案组审查委员,5日任编遣会议常委,8月16日特任国民政府国军编遣委员会常务委员,朱培德主动请辞江西省主席,毫不计名位,9月4日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他辞去省主席,11日特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参谋总长,12日由沪来南京,16日就参谋总长职,朱培德完全放下了手中的军权和地盘,积极协助蒋介石。9月间,汪精卫、唐生智策划发动“护党救国运动”,事前陈公博秘密致电朱培德,请他率兵响应,朱为了自保,把陈的密电交给蒋介石。
  1929年10月2日蒋中正赴武汉,朱培德在南京代总司令职权。10月10日,西北军将领宋哲元、孙良诚、石敬亭等通电反蒋,并有联合阎锡山之意,12日唐生智、朱培德、何应钦电请阎锡山劝冯玉祥入京,并声明决心讨逆,又通电声讨宋哲元等,28日蒋介石自南京赴汉口督师讨伐西北军,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由朱培德代理。11月20日中政会请中执会选任朱培德、唐生智为国民政府委员。12月唐生智通电反蒋,把第三军编入唐军序列,朱培德密令王均保持中立,在新郑一带作壁上观,唐军旋即失败。
  1930年1月1日授予一等宝鼎勋章。4月中原大战爆发,朱培德曾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帮助蒋介石压服了各派军阀,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1931年1月1日国府授勋于朱培德。5月3日自西安回抵南京。6月15日被国民党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选为国民政府委员,24日中央政治会议指定朱培德为国民政府常会出席人。11月21日当选为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29日,中央政治会议特任朱培德为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
  1932年1月1日正式任命为参谋总长。3月14日蒋介石重兼参谋总长,28日特任朱培德为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厅长,没有实权。8月18日,汪精卫、宋子文、何应钦、朱培德、吴敬恒自南京飞往庐山,晤林森、蒋中正,21日汪精卫、宋子文、朱培德等自庐山回京。9月17日山东韩复榘与刘珍年两军战于昌邑、平度,22日军政部长何应钦、参谋总长朱培德会商消弭鲁战办法。9月26日四川善后督办刘湘、省主席刘文辉交恶,形势紧张,10月1日何应钦、朱培德电劝刘湘、刘文辉息争,但未能制止川战。12月1日中央国府及各院部会正式由洛迁回南京,朱培德等在南京车站欢迎国府主席林森。12月28日任军事训练总监部总监兼军事长官惩戒委员会常务委员。
  1933年12月,蒋介石拟以朱培德代替何应钦出任军政部长,朱未就任。
  1934年12月5日,中央政治会议特任朱培德为军事委员会代理参谋总长,实际并无实权,曾兼国民革命军战史编纂委员会委员长,还担任军纪委员会和南京中山陵管理委员会工作,常代替蒋介石出席礼仪性质场合。
  1935年4月2日,朱培德被国民政府任为陆军上将,叙第一级。4月,朱培德的基本部队第三军-自行缩编,从而激起部分官兵的反对,旅长以下的军官集体向蒋介石致电申诉,直到朱培德亲自出面才平息。11月22日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2日被推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8日免代理参谋总长。
  1936年6月1日两广事变爆发,11日何应钦、朱培德等联名电陈济棠等令前队停止待命,26日再电劝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退兵,30日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电覆何应钦、朱培德等,有所申辩。7月9日给予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念勋章。7月14日朱培德任国防会议会员出席国防会议,在蒋介石和李宗仁、白崇禧之间充当调停人,8月3日电劝李宗仁、白崇禧离桂北上就职。9月2日程潜、朱培德、居正携蒋介石亲笔函到南宁,3日与李宗仁、白崇禧会商和平方案,4日广西代表刘斐携李宗仁、白崇禧函随同程潜、朱培德等到广州,两广事变终于和平解决。11月第三军军长王均因飞机失事身亡,第三军由蒋系曾万钟接掌。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于西安,中央常务会议及政治会议决议加推何应钦、程潜、李烈钧、朱培德、唐生智、陈绍宽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14日程潜、唐生智、朱培德等电促张学良“猛醒”,军事委员会最后采纳朱培德的建议,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既确保了蒋介石的安全,又避免了全国的一场大乱,使蒋宋夫妇甚为感激。
  壮年病逝
  1937年2月7日朱培德住院治疗。2月15日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朱培德与会期间注射德国进口的抗贫血药剂,17日夜11时,因注射引起血液中毒,在鼓楼医院死亡,终年四十九岁。
  朱培德临终前,对到南京鼓楼医院看望他的蒋介石交待三事:一、抗战在即,国力有限,我死之后,请从简安埋;二、家属子女,让他们自食其力,不要因我而优厚照顾;三、不要怪叶小姐(他的家庭护士),这是我们国家医学不发达,不能解除病毒。
  他是最早去世的一级上将,也是去世时最年轻的一级上将,噩耗传出,全国震惊,军政各界无不为之痛悼,纷纷致电南京要求“国葬”。
  
同年(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