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济宁市> 金乡人物

王弼

[晋][公元226年-249年,三国著名玄学家,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

王弼为[晋][公元226年-249年,三国著名玄学家,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

王弼
  王弼(226—249年),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三国著名玄学家,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
  王弼出生于世代儒业之家,祖父王凯为著名文学家王粲的族兄,父亲王业为刘表的外孙,官至尚书郎。王弼聪颖过人,少年即享高名。据载“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当时已颇有名望的玄学家何晏发现王弼的奇才后,甚为赞叹,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同前)。在何晏的极力举荐下,王弼担任了魏曹爽政权的台郎。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氏控制了曹魏政权,曹爽、何晏被杀,王弼也受到了株连。同年秋,王弼患疠疾而亡,年仅24岁。在短暂的一生中,王弼通达超拔,勤奋治学,留下了《周易注》、《老子注》、《周易略例》、《老子微指略例》、《论语释疑》等著作。他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哲学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
  王弼的哲学思想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学说,他把《老子》哲学中“有生于无”的论题,作为自己思辨的起点,并做了彻底的唯心主-释。哲学史上称之为“贵无”派。以“无”为本,以“有”为末,是王弼“贵无”哲学的纲,他以此构造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宇宙观上,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无”,世界的现象、具体事物是“有”,“有”是“末”,“无”是“本”,“有”是本体“无”的表现,纷纭复杂的现象世界统一于本体的“无”之上。在运动观上,王弼主张“本”静“末”动,“无”静“有”动。他说:“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老子注》十六章)。因而他强调要从千变万化的现象中把握不动、不变的主体,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这种主静论在哲学史上曾是反辩证法的一面旗帜,产生过重要影响。在认识论上,王弼提出了“得意在忘言”的思想。认为名言只是符号,真理不可认识。他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周易略例·明象》)。在自然与名教即玄学哲学与封建政治的关系上,王弼认为,自然是名教之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这种“名教本于自然”的玄学本体论较之之前流行的“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神学目的论,是哲学思维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和跃进。
  王弼倡导的贵无论玄学哲学,很快成为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潮。玄学从此代替了两汉时期的经学,统治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哲学论坛。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整个哲学界,而且还深刻影响了佛教、道教乃至后来的宋明理学。从我国哲学史的演变与发展上看,王弼玄学思想使我国哲学的抽象性大为提高。而且,以前的哲学以研究宇宙生成说为主,从玄学之后则以讨论宇宙的本体论为主。就这一意义而言,王弼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同名人物:
王弼 (?~1393) 明朝开国功臣 安徽省滁州定远 [明]
王弼 (1899~1977) 航空专家、新中国空军创始人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 [当代]
王弼 (1912~1984) 海南省澄迈 [当代]

  同年(公元226年)出生的名人:
贺邵 (226~275) 浙江省绍兴
陆抗 (226~274) 十七史百将传,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江苏省苏州吴中

  同年(公元249年)去世的名人:
令狐愚 (?~249)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
全琮 (?~249) 东吴名将 浙江省杭州钱塘区
邓飏 (?~249) 曹魏四聪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
马忠 (?~249)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
曹羲 (?~249) 安徽省亳州谯城区
曹霖 (?~249) 安徽省亳州谯城区
+ 更多公元249年去世的名人》

同年(22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24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