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莆田市> 秀屿人物

康大和

[明][公元1507年-1577年]

康大和为[明][公元1507年-1577年]

  康大和,字原中,号励峰。明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于莆田县崇福里砺山(今秀屿区月塘乡前康村)。明嘉靖十四年(1535)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升迁南京工部尚书。
  康大和,少年聪颖,笃志好学,被人誉为“神童”。他七岁丧父,靠母亲的针线活赖以维持一家四口人(哥、寡母、爷爷)的生活。为使家庭有个出头之日,母亲死活要把大和培养成人,先后送大和到水头朱子宫和赤岐狮子峰等地去读书。康大和小时因患天花、麻脸,其貌不扬,在学校里也常受同龄人取笑、捉弄,因此,他立志日后要出人头地,在学堂里比他人更加发奋,学业上都是名列前茅,颇受老师器重。
  康大和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著有《砺峰集》若干卷。被朝廷誉为一代宗师。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为人朴素憨厚,不事丧举,其道德文章为世人所推崇。因此,后人为他兴建尚书祠、侍郎祠、光禄祠、孝廉祠和太史坊、文华应制坊、乙卯进士坊。现莆田城厢区文献路华园巷林氏家族为其重修的宫保尚书康祠门坛,仍引用明神宗皇帝御赐对联:“勋业敢华夙负三朝重望,文章道德允为一代宗师”。
  康大和出生于贫苦家庭,自幼聪明好学。父母为了生计,日常劳作于田间,无暇照顾大和读书生活,便把他寄居于赤岐铁炉姥姥家里,在赤岐山狮子洞读书。
  确实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和中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与他正因为他的声誉显赫,在当时影响久远。故演绎了诸多与他相关的神话般的故事和传说。
  据传一,明正德年间的一天,大和的父亲到水墩头放鸭,在水塘边拾到一小布袋,打开一看,竟是一堆白花花的银子。他心想,从布袋的外表看,虽然银子数量不算很少,但也不像是富裕人家丢失的。倘若是丢失银两的人因家里有难事而向他人借的,或是----,该会多着急啊!于是,他便顶着烈日从近晌午等到午后影斜杆余,才见到一位中年汉子脸带愁容,满头大汗的来到水塘边,张望一番,长叹一声:“天啊!这可是要我家三条命呀!”大和父亲细查那汉子的表情后,忙上前询问情由,方知汉子是卖儿凑钱为母治病。再细心盘问汉子丢失银两的数量及银袋的颜色特征,都讲得一丝不差。为了慎重起见,两人又到水塘边的水头宫,请宫里的神灵见证。当即归还银两。那汉子感激涕零,连声称道:“感谢恩公。你如此善德之人,家道必发,神灵佑之!”水头宫慈济公为大和之父的善德所感动,便奏知天庭。玉帝嘉其善行,并考康家已积德数十年,便命慈济公转世康家。不久,大和问世了。
  1. 大和出生四个月后,背突生毒疮,难以治愈。后有一游医指点,需用古木之云土(昆虫的土巢)涂之。大和的的父亲放鸭常在水头宫歇脚,见慈济公神像背后有云土,便取来和水涂在大和患处,数日背疮即愈。与此同时,村民们发现慈济公神像全身金漆脱落,甚为惊奇。后得知大和医疮之事,方知是神灵的报应,都说:“康家积德,这是慈济公转世投胎康家。此子必成大器。”
  二,康大和在狮子岩洞读书时,在先生的悉心教导下,学业大有精进。但他学而不厌,总是早晨天蒙蒙亮就起床读书,傍晚才肯收笔。而晨晚雾气大,光线差,时时干扰他的攻读与写作。因此,心里一直盼望着狮子不要再吐雾,能给他自己以明朗的读书环境。想得久了,他就把自己的愿望作了一副对联,挥笔了下来:“石室降自天我倚白云驱狮子,瑶池生于海君看绿浪醉龙王”。然后贴在石壁上。先生观之,大赞奇才。小小年纪就能作出如此气壮山河的联句,真是贵人。果然,感动了狮子岩的灵气。自此洞岩晨晚再也没有雾气了,明朗如晴空。狮子岩洞成了一处读书的好去处。
  康大和从小聪慧好学,长大后,已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被当地尊为儒人。有一次,大和卖菜路过黄石华东地界,遇到因当地人正在大路中搭设戏台而挡住去路,便责问为何如此做法。当地人却说,华东村从来就如此搭台唱戏。并请来一位长者。那长者不把大和看在眼里,有意杀杀他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傲气,对大和说:“今天是观音大士、三一教主、魁斗星君和关圣帝君的庆诞,你若能把四位神圣都融入对联里,且都作得工整、文雅,令人佩服,我们立即拆去戏台,永不占路,绝不食言。若作不好,你就调头回去。”大和若一小思,挥毫写道:“金莲开夏午,铁笔点春秋”。其对联引用“金莲”、“夏午”、“铁笔”和“春秋”分别寓意以上四位神圣。众人一看,齐声赞绝。当地人立即拆塔让路。他寓意深厚的对联自此沿用于今。
  三,康大和家距省城考场较远,在一次赴考中差点误时,他刚到考场门口,差役正欲关门,大和急忙飞步跨入大门,差役不准。因双方大声争辩而惊动了一位考官,那考官见大和相貌平平,欲于文采喝退他说:“你要想进考场,得先过我这一关。”大和签允。考官不无轻视地出了上联曰:“急水流沙粗在后”。大和一听,明白考官是瞧不起迟到者,以此来讽刺自己。他略一沉思,从容对道:“狂风扬谷破先行”。考官心喜,便令其进场参考。放榜时,他以可喜的成绩名列第八名举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考中了进士。
  嘉靖二十年,康大和补任同考试官及预修金典。嘉靖二十八年,他主持顺天府,与官宦赞同事,其录文多出于和之手,故深得皇上信赖,遂迁任右春访石谕德。嘉靖三十二年,主持会考试举,是年迁升侍讲学士,视院篆。正因为他为官清廉,兢兢业业,奉公无私,才有如此快捷的晋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帝念大和视篆勤读,诏升大和为南京礼部侍郎,在礼部八年,他奉公职守,广受好评,却没有升迁,他以为自己这一生已无可为,曾作《拙官赋》以自嘲和明志。谁知,赋刚出,升令至,康大和又被晋升工部尚书。当时任工部侍郎的林庭机是大和的同年进士,又是同乡,两人志趣相投,很合得来,很快成为挚友。一日,大和偶对庭机聊起当年九鲤湖祈梦之事,林听后顿有所悟:“你名大和,梦见和尚在书写,连起来不就是‘和尚书’了吗?由此看来,你官至尚书,九仙早有启喻,只是我们一时不懂罢了。”庭机的圆梦之解,大和甚是心悦诚服。
  当时,严嵩揽权,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康大和秉性耿直,绝迹权门,始终不肯去拜访、巴结,被严嵩等人晾在一边不用,将近二十年,未再获升迁。
  不久,严嵩党羽指摘政事,暗地里想整他,大和有所觉察,他厌恶官场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生活,毅然上疏引咎乞骸归乡,但帝未允。次年,大和再次上疏,陈辞恳切,帝知大和去意已决,遂不再阻拦,准于告老。
  大和致仕时年方六旬。几年后,同是工部尚书的林庭机亦致仕回莆,他们二人共倡诗社,专邀里中耆宿入社,人们又把这个书社称作“尚书社。”他一生著有诸多书籍。兴化郡守吕一静,还请康大和等几位饱学之士,续修郡志《兴化府志》。因积劳成疾,康大和于万历五年(1577年)病逝,享年七十岁。墓葬华亭镇云峰村山中,规模宏大,工艺精湛,有石翁仲、石虎、石马、石羊等。以寄予后人对“一代宗师”的无限崇敬和怀念。
  康大和生前在家乡莆田前康村带头兴建“莆田砺山康氏大宗祠”。清末民国初期,康氏大宗祠倒废。2012年初,广大族人踊跃捐资一百多万元,重新修建。让一座崭新的大宗祠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2013年,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福建莆田前康村“康大和”历史遗迹入选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进一步弘扬康氏优秀文化,莆田康氏族人正在着手计划在前康村建设“康大和”纪念堂。广泛宣传康大和的高尚情操。从而展示莆田历史名人的风采。把前康村建立成莆田的“历史文化村”。
   南通殿坐落于月塘乡前康村的乌龟山山麓。这里原本是一片荒漠的山地,因山上有一古塔,故被称为“塔庵埔”。
  据说,在明代以前,当地村民在海边建一座石塔,并立庵盖庙,名曰“塔庵庙”。明代以后,在其周围又相继建起龟山寺、塔平堂、万福亭、南通殿、圆明殿等庙宇。其中南通殿居于整个建筑群的中心位置。敬奉玉皇至尊等神像。
  明朝隆庆二年(1568),时任南京工部尚书的里人康大和在这里为其祖父立建:“诰赠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毅庵康先生墓道”碑,碑座立有一只石龟。一方胜地因名人而显,此后,塔庵埔的庙宇便闻名于东南沿海,香火也日臻旺盛。
  康大和少时笃志好学,拜师苦读的精神在当地一直被津津乐道,而他饱学多才的故事,更是在莆阳大地传为佳话,广受大家的崇敬。
  清朝末期,由于社会动荡,这一方宗教胜地渐见式微。部分庙宇遭到毁坏。文物也多有散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保存文物古迹、弘扬康大和立志成才的精神,前康及周边的村民投工投劳,送砖献瓦,捐资赠款,开始重修寺殿,再塑金身。并在乌龟山上开荒种树,经历数年的努力,才使得塔庵埔再现昔日之风景。寺殿香火得以绵延鼎盛。1986年1月,塔庵埔诸庙宇重建得以告竣,1998年10月,玉皇至尊驾驻南通殿。
  新建的南通殿为砖木结构,仿宋式建筑,屋顶四棱翘角,红砖琉璃瓦装饰,使得整座殿宇金碧辉煌,磅礴大气。殿宇的大门口,有盘柱雕双龙戏珠,四周擎十五根石柱,承接木雕画檐,整个建筑浑然一体、蔚为壮观。殿内还有三根大石柱撑着屋架和脊梁,柱上写有四幅楹联,分别是:“宝殿巍峨一朵红云抉宝座,金銮雄伟九重紫气绕金阶”,“宏门玉殿祖师降临惟顾国,位镇金嵩武当行在护人间”,“佛天圣明威震龟山灵光佑万民,众志成城重兴南通伟业传千古”,“南北斗星山中为棋方几日,一磐未尽世上宇庙已千年”。这些联句为大殿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也是广大信众对玉皇文化的崇敬。
  2001年8月,在南通殿的石侧又复建了圆明殿,至此,塔庵埔的庙宇群落方得以形成。这些年来,塔庵庙的董事会本着慈善为怀的精神,把群众捐赠的善款用于当地的教育和公益事业,先后出资兴建了两座崭新的教学楼,董事长黄玉兰自己勤劳俭用,却对村里的公益十分热心,她为修桥铺路不辞辛劳,被大家称为“活菩萨”。 2009年,塔庵埔南通殿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资料系前康村康亚琪提供)
同年(公元15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57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