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人物

金之俊

[清][公元1594年-1670年,清朝兵部尚书]

金之俊为[清][公元1594年-1670年,清朝兵部尚书]

金之俊
  金之俊(1594-1670年),字岂凡,江南吴江八都(今苏州市吴江区)人。明末清初贰臣。茅坤之外孙。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明亡后降清,仍任原官。曾上疏摄政王多尔衮建议蠲免京畿田租,献策十不从十不从。金之俊曾劝降左懋第。董鄂氏死后,写有《孝献皇后行状》。累官至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康熙元年(1662年)告老还乡。归田后,屡受施商余欺侮,患有膈症。康熙九年(1670年)逝世。
  上 书言事
  金之俊,字岂凡,江南吴江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顺治元年(1644年)睿亲王多尔衮底定京师,命原明朝官员各安原职。金之俊上疏请求先蠲免京师附近甸民的田租以获得农民的支持,又说:“土寇有率众前来归降的,宜赦免他们的罪责。抓获首领前来献上的,应该按照功劳赏赐。接受安抚的民众,最好是编为保甲,使他们能够重操旧业。没有稳定职业的人,应该对他们重新安排。”不久又上奏举荐丁魁楚、丁启睿、线国安、房可壮、左懋泰、郝絅等人,又弹劾通州道郑军生活悠闲无为并且姑息纵容盗寇,三关总兵郝之润纵兵抢掠人民的财物,请求将他们罢官免职;并请求召京畿附近的巡按及监司以下的官员前来为新王朝效力,禁止满洲官役额外需要驿递人员和马匹的情况。摄政王多尔衮看了之后,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
  顺治二年(1645年),因为京师的米价过高,上 书清廷说:“如今大军已经直取江南,应马上设置漕运总督及巡漕御史前去赴任。南京已经安定下来了,应该恢复原来的漕运事业了。”清廷下诏迅速商议。于是金之俊又上疏言明漕政八事,并将奏疏下放给各部。不久被调任为吏部侍郎。
  顺治三年(1646年),上疏请求酌定进士铨选制度。顺治五年(1648年),被授为工部尚书。顺治六年(1648年),请求归乡,加太子太保。顺治七年(1650年),又回朝任职。顺治八年(1651年),又调往兵部,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炙手可热
  顺治十年(1653年),调任为左都御史。上疏说:“审查犯罪之人,一定要按照法律行事,不宜将所有的人都牵连进去,导致无辜之人受连。”又上疏说:“各省的提学,按照常例应该是佥事道分别派遣。畿辅为首善之区,江南人才都汇集于此,这里的提学请在翰林官员之中挑选。”他的建议清廷都听取了。不久迁移为吏部尚书,被授为国史院大学士。
  顺治十二年(1655年),金之俊病重乞求告老还乡,顺治帝不允许,并且派画工去他的府邸画像。 顺治十三年(1656年),对诸大臣曰:“君臣之义,终始相维。你们今后不要总念着因年老而退休。你们忍心舍朕而去吗,朕又怎么忍心让你们告老还乡呢?去年金之俊的病非常重,朕遣人去给他画像。念他已老,惟恐不能再见了,所以不胜眷恋。朕所选拔的人,真想要和他们白首相依,实在不忍心分离啊!”金之俊哭泣而谢。 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为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晚年时期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廷下诏为崇祯帝立碑,命金之俊撰文。不久加太保兼太子太师,再次请求回乡。顺治十七年(1660年),亲自上 书祈求回乡,顺治帝下诏婉言将他召回,金之俊未至,加太傅。
  顺治十八年(1661年),又改为秘书院大学士。金之俊自归后,屡以衰老乞休,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才准许他致仕。
  金之俊家居,有为匿名帖榜其门以谤之者,之俊白总督郎廷佐穷治之,牵累不决。事闻,上不直所为,以律禁收审匿名帖,镌廷佐二级,之俊削太傅衔。康熙九年,卒,谥文通。
  历史评价
  萧一山:运筹策划,经略四方,筦理机要,创制规模者,如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冯铨辈,虽以汉人投效,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然经营勤劳,亦不失为开国之良辅。
同年(公元159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7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