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徐州市> 丰县人物

李若谷

[宋]

李若谷为[宋]

  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在严格的封建科考制度下,能够一门五代六位进士者,世所罕见。然而,北宋开封府尹、参知政事李若谷一家就是难得的名门。
   按《宋史•李若谷传》:“李若谷,字少渊,徐州丰人。少孤游学,依姻家赵况于洛下,遂葬父母缑氏(地名。今河南省偃师),举进士,补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县尉。”李若谷出身于书香名门,官宦世家,其祖父李光义,字匡正,五代时进士。早以博士受经,历任陕西扶沟县主薄、颖上县令、太子右赞善,后汉(刘知远)朝议大夫等。其父李良弼,字梦得,五代时进士,历任济州防御巡管、宿州团练推官、庐州府录事、观察节度使等职。李若谷虽寄人篱下,但吃苦耐劳,学而勤奋,于宋太宗时中为进士,补为长社县尉。在任期间,因州上修建兵营,让百姓捐送木材。主管衙役为了勒取贿赂,多以不合征用标准为由,让其退回,使百姓叫苦连天。李若谷知悉后,让百姓将木材按长短粗细分类集中在一起,自行组织送到州上交差,免去了其中的盘剥。为此,晋升为大理寺丞,知宜兴县令。宜兴地区历来是产茶区,茶农则以茶叶抵税。李若谷到任之前,官府对老百姓所交茶叶凡不合格者一律没收充公,实为盘剥茶农之恶道。他到任后立改此弊政,将不合格的茶叶退给茶农,另行变卖,换回好茶叶重交,深受百姓爱戴。
   李若谷在宜兴任职不久,便升任连州(今四川省锡连县境内)知州。上任前,受到皇帝的召见,改命为亳州通判,免去旅途劳顿之苦。之后,累迁陕州、渭州、延州、并州等知州,度支员外郎、三法司主管、户部判官、工部侍郎、京东转运使、江宁府尹、河南府尹,加太常寺少卿、集贤殿大学士、枢密院大学士、龙图阁大学士兼开封府知府,拜参知政事(以其他官职居宰相之位的-称为参知政事)。后以耳朵有病为由,多次-辞职。不久,敕封为资政殿大学士、吏部侍郎,掌管会灵观之事。终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80岁,追赠为太子太傅,谥号“康靖”。
   李若谷之子李淑,字献臣。自幼聪慧过人,12岁时受真宗赏识,赐童子出身(宋制:15岁以下儿童可授童子出身,即可安排官职),试任秘书省校书郎。深受当时正任宰相的寇准垂爱,被他举荐为校书郎馆校勘,后屡迁至礼部员外郎、郑州知府、应天府知府、河中府知府,加端明殿学士、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等。在任河中府知府之时,因暴感风寒而卒于任上,追赠为尚书右丞。李淑之长子寿朋,字延老,为庆历年(1014年)进士。因才干出众,受司马光举荐入舍人院,后任户部盐铁副使。次子复圭,字审言,庆历年间进士,为王安石器重,历任滑、相、泾三州知州,湖北、两浙、淮南、河东、陕西、成都等六处转运使。熙宗元年(公元1068年)入直龙图阁,知庆州;后任户部盐铁副使,终于集贤殿修撰,知荆南,卒于任上。
   滔滔华夏文化,巨流奔腾不息,滋育了无数的英雄志士。古丰李氏一门腾起了六朵绚丽的浪花,汇成一股不泻的墨柱,凝聚在华夏文化的彩屏上,为丰县的历史抹上了精彩的一笔!
   [注] 本文作者白光华,系中共丰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