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畴

  • 安福畴,铜山房村乡文庄村人。其父为人豪爽,慷慨仗义。安福畴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青少年即为人豁达,乐于扶危济贫。在卢道盘的培养教育下,于民国18年(192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1年6月,中共徐州特委派张六来组织农民-。8月14日拂晓,在白湾集合-队员100余人。当即编为1个大...[详细]

蔡敦仁

  • 蔡敦仁,区内柳泉乡东蔡家村人。在铜山师范学校就读期间,经顾子扬介绍加入国民党。民国13年(1924年)又经顾推荐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他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为消灭陈炯明军队立下战功。民国15年,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先后任教导第一团副团长、陆军第九师二十五旅五十团团长。他身经...[详细]

曹无伤 [秦][?-前206年,楚汉传奇]

  • 曹无伤(?-前206),部分史书中也写作曹毋伤。他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将领,随汉高祖起事,官至左司马。他是导致鸿门宴事件发生的人物之一,亦因此被刘邦处死。 《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详细]

陈诚一

  • 陈诚一原名陈立信,字仲孚,铜山区大泉乡宗庄村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山东省济南育英中学,先后在大庙东贺村及柳泉新庄小学任教。民国18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新庄小学任教期间,陈诚一在西堡村办起40余人的农民夜校,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并发展张子慎等人入党。他的活动引起 派的注意...[详细]

陈静 [公元1929年-1993年]

  • 陈静 (1929—1993) 原名陈允祥。男,一级编剧、导演。江苏省铜山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导演学会副会长。解放前,毕业于铜山县立师范学校,曾任小学教师两年。抗日战争初期参加抗敌演剧活动,任演员、导演、团长。抗战...[详细]

陈亚峰

  • 陈亚峰本名陈家安,又名伯伦,号亚峰。出生于棠张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靠别人资助得以小学毕业,后考取免费的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并参加革命活动,与同校郭子化、郭清杰3人号称“七师三杰”。民国9年(1920年)下半年参加秘密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翌年初,与苏鸿鉴等人发起建立“赤潮社”,并创办石印刊物《赤...[详细]

龚胜 [汉]

  • 汉彭城人,字君宾。好学明经。与龚舍相交甚密,并重名节,世称“两龚”。初为郡吏,三举孝廉,又举茂才,为重泉县令。后因病去官。哀帝原为定陶王时,对龚胜已有所闻。龚去官后,在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推荐下,被哀帝征调为谏大夫。龚胜屡次-求见,陈述百姓疾苦及官风不良。2年后,升任丞相司直,调光禄大夫,守右...[详细]

关盼盼 [唐][唐朝女诗人]

  • 关盼盼,唐代 名伎,徐州守帅张愔妾。白居易做客张建封府上时与她有一宴之交,盛赞:“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据说,关盼盼在夫死守节于燕子楼十余年后,白居易作诗批评她只能守节不能殉节,她于是-而死。 关盼盼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诗文,更兼有一副清丽动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她能...[详细]

郭公达

  • 郭公达(1931~)萧县侯庄乡郭塘村(1953 年该村划归江苏省丰县范楼乡)人。1961 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分配到安徽艺术学院任教(后改学院为艺术学校)。 郭公达教学之余,长期从事中国画的研究和创作。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和山水画,尤以山水画创作见长,其作品浑厚洒脱,淋漓酣畅,烟...[详细]

郭乐三 [公元1891年-1944年]

  • 原名郭振英,字育才,号乐三。毛庄乡人。幼年懂事起即知勤俭。因家境贫寒未能入学,他便以地作纸,以柴当笔,在略识文字的奶奶指教下,刻苦自学,常至深夜。有时为解决一个疑难问题,竟跑几个村子向他人请教。后进本村私塾读书,仅1年便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由于他坚持勤奋自学,不仅掌握了较多文化知识,还练...[详细]

顾永田 [公元1916年-1940年,抗日英烈]

  • 顾永田(1916—1940),大黄山乡西朱家村人。因家境贫寒,12岁时才在邻里资助下上学。由于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两次“跳级”,民国21年(1932年)考入铜山师范。 “一二九”-爆发后,铜山师范学生积极响应。顾永田与同学们一道--,张贴标语,散发传单。为更好地领导徐州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详细]

顾子扬

  • 顾子扬,铜山区人,幼年入读私塾,后留学日本。留学期间结识孙中山先生,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先主持云龙书院。后任铜山区第一高等小学教务主任、铜山区甲种师范讲习所所长。民国12年(1923年),在文学巷 创办私立徐州中学,自任校长。同时,与共产党员吴亚鲁结识。该年底与吴亚鲁密切合作,共同商定徐州国民党...[详细]

姜肱 [汉][?-173年]

  • 字伯淮,东汉彭城人。他家世代为名门望族。姜肱同他的两个弟弟仲海、季江都以孝行著称于世,兄弟之间友爱至深,经常同眠共被,一起生活。有一次姜肱与三弟季江一起到郡治谒见郡守,夜间路上遇到强盗,要杀他们,姜肱和季江争着代兄弟去死。强盗见他们兄弟如此情深,便把两人都放了。 姜肱博通五经,兼擅...[详细]

解忧公主 [汉]

  • 西汉彭城人,楚王刘戊的孙女。汉太初四年(前101年),被加封公主而远嫁乌孙国王,在乌孙生活50年。 乌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前161年由河西走廊迁至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与西汉王朝关系密切。匈奴忌恨这种关系,准备攻伐乌孙。在此情况下,乌孙决定依附汉朝,派人向汉朝献马千匹,提出...[详细]

亢为德

  • 铜山区桃山集(今属安徽宿县)人。小学毕业后在萧县县城银米柜当学徒。民国16年(1927年)进入褚玉璞在天津开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学习,翌年冬回到家乡。在家乡,与孙象涵等先后组织桃山信用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筹募粮食赈济灾民;成立“瘟疫治疗所”,扑灭瘟疫;组织“三戒会”,戒烟戒酒戒, ,为群众办了不少...[详细]

南唐中主李璟 [五代十国][公元916年-961年,南唐第二位皇帝]

  •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初名景通,曾更名瑶,字伯玉。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 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李璟好读书,多才艺。...[详细]

李超时 [公元1906年-1931年]

  • 李超时(1906—1931年),原名李振华,1906年2月生于江苏省邳县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读书期间,受爱国、救国思潮的影响和鼓舞,逐渐产生了反对军阀统治、向往革命的思想。1926年10月,北阀军攻克武昌后,武汉成为当时的革命中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李超时亦不顾家人的挽留,毅然奔赴武汉,考...[详细]

李春城

  • 李春城,区青山泉村人。少年时毕业于柳泉高级小学,后考入徐州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学习用功,追求真理,有救国救民的抱负和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 民国14年(1925年)初,在共产党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孙树成的鼓动影响下,毅然离开家乡,奔赴广东,考入军官团。广东军阀陈炯明叛乱时...[详细]

李处全 [宋][公元1134年-1189年,宋朝词人]

  • 李处全(1134-1189) 字粹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详细]

李从善 [五代十国][公元940年-987年]

  • 李从善(940~987年)南唐宗室大臣,字子师,元宗李璟第七子,母凌氏吴国太夫人,李后主之弟。南唐时,封为郑王,累迁太尉、中书令。 开宝四年春 ,奉方物来朝贡宋太祖,授泰宁军节度、兖海沂等州观察等使。赵匡胤特意带着他来到挂画的殿中,见到林仁肇画像,归国后禀告李煜,使其猜忌疑林仁肇有二心,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