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1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刘百胜 [公元1863年-1917年]

  •  刘百胜(1863—1917),又名刘礼山,田心尾人,出身贫寒。1910年组织“0会”,1917年被捕杀害。 同年(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 邵冶田 (1863~1944)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 黄庆澄 (1863~1904) 浙江省温州苍南 龙诚 (1863~...[详细]

江王泉 [清][公元1888年-1917年]

  • 江王泉 江王泉(1888—1917年)。字玉壬泉,号山渊,良垌镇岐岭南溪村人。祖父江诚和、父亲江慎中、胞兄江王旬都是举人。家有一幢藏书大楼,藏书数万册。他生于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深远,且赋性聪敏好学,读书过目不忘。从小饱读诗书,下笔干言立就;年十七。县试冠军.翌年院试岁考。以第一名...[详细]

包汝谐 [清][公元1831年-1917年,一代字妖]

  • 包汝谐( 1831-1917),字弼臣,宜宾南溪人,1831年(道光十一年)出生于书香世家。包家到他这一代时,家道败落,十分凄苦。逆境中的包弼臣发奋读书,1851年(咸丰元年)20岁时考上廪膳生,并以辞赋闻名于郡县。1852年(咸丰二年),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按试叙州(宜宾)时,对包弼臣大加赞赏...[详细]

邹云彪 [公元1861年-1917年]

  • 邹云彪(1861—1917),株洲县龙凤人。曾在清军任长门炮营哨官,后官至武功将军,赐封三代。1911年,任延平协兼带两营。是年秋,革命军武昌起义,举义旗响应,为光复福建立下首功。历任福建省水陆总司令部参谋、福建省西路警备队统领、闽西警备司令,晋升陆军中将。1917年6月,病逝于官署。...[详细]

叶昌炽 [公元1849年-1917年,苏州三才子]

  • 叶昌炽(1849—1917),字兰裳,又字鞠裳、鞠常,自署歇后翁,晚号缘督庐主人。祖籍浙江绍兴,后入籍江苏长洲(今苏州)。叶圣陶祖父。肄业于苏州正谊书院,有文名,与王颂蔚、袁宝璜合称“苏州三才子”。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为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等,参撰“儒林”、“文苑”传稿...[详细]

沈汝瑾 [公元1858年-1917年]

  • 沈汝瑾(1858~1917)字公周,号石友,又号钝居士、听松亭长。常熟人。清光绪九年(1883年)庠生。赋诗题《春夜宴桃李园》,有“花月醉乾坤”句,为学使赏识,遂以诗名。沉浸于诗数十年,主要学杜甫,上溯汉、魏,下逮宋、元,不受虞山诗派影响,与同时同乡张鸿、杨圻诸家之作异趣。自谓“五百年无入眼诗”...[详细]

马洪统 [公元1834年-1917年]

  • 马洪统(1834~1917),字上襄,号云衢。湖北利川人,利川清末民国初期教育家。 马洪统6岁即延师课读,少年离家求学深造。咸丰六年(1865)取得“禀生”资格,其后五次应期赴鄂垣参加“乡试”均未中举,直到光绪六年(1880)才得中“恩贡”。 马洪统优于教育,精通文史,严谨庄重,生平除操...[详细]

恽毓鼎 [公元1862年-1917年,恽氏五毓]

  • 恽毓鼎(1862—1917),字薇孙,一字澄斋,河北大兴人,祖籍江苏常州。光绪十五年考中进士,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提调,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侍读学士,国史馆总纂,-研究所总办等职,担任晚清宫廷史官达十九年之久。著《澄斋诗钞》、《澄斋文稿钞存》、《澄斋日记》。...[详细]

郑树标 [清][公元1840年-1917年]

  • 郑树标(1840-1917),乳名元选,字锦堂。自幼爱武习艺,以120斤大刀练武受赞誉,大清同治庚午(1870)科由国学生中式第十四名武举人,为陶建勋传授武功中进士而闻名。他的120斤大刀至今还保存在陶村。桃溪镇 桃溪镇地处武义县西南部,东邻坦洪乡,南连柳城镇,西接西联乡,北界白姆乡。4...[详细]

张宗周 [公元1885年-1917年]

  • 张宗周(1885~1917年),名希圣,字宗周。浚县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取庠生,后肄业于浚县英文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到开封,先后执教于河朔中学、河南省立优级师范。他与私立中州公学学监韩警亚、教习暴式彬是密友,常为内忧外患,-无日而忧心。其时,同盟会影响日益扩大,留日豫籍学生...[详细]

张希圣 [公元1885年-1917年]

  • 张希圣(1885-1917),字宗周。河南省浚县城关西后街人。辛亥革命志士。 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父亲张春和为人敦厚。昆仲四人,张希圣排行第二。老大张希岑,精拳术;老三张希曾,以教书为业;老四张希孟,1930年前后曾任浚县政府第三科科长。 光绪三十年(1904),19岁,考取庠生...[详细]

张巂 [公元1854年-1917年]

  • 张巂(1854~1917年),原名镜清,字蓉舫,号芙初,黄流孔汶村人。丁酉科(1897)顺天举人。《崖州志》的主要编纂者。出生贫苦家庭,聪明好学,胸怀大志。10岁选入州庠,不久食廪生禄粮,为当时的文士所器重。升为廪生后,因父亲年老,不忍远离。父亲逝世后,负笈琼台书院,受业于邱景山、奚兰洲之门。奋...[详细]

曾兰 [公元1875年-1917年]

  • 曾兰(1875-1917),字仲殊(纫秋),号香祖,四川华阳人,蜀中名士曾阖君之姐。 1890年,她15岁时就嫁与吴虞为妻,曾参加南社。 1893年,吴虞被封建家庭逐出,携妻带子前往成都西北约50里的新繁县(今属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西郊龚家碾乡居数年。曾兰能文善书,常为吴虞誊写文稿,题写...[详细]

熊其勋 [公元1882年-1917年]

  • 熊其勋(1882-1917)是民国追赠陆军中将。 贵州都匀人,生于广西那地土州,清末在那地招兵自卫,历任总督教练、管带等职。民国成立后,随唐继尧入黔,历任黔北防营管带、督带、统带、陆军第五团团长,护国军第七支队长,暂编第三混成旅旅长等职。1917年7月,在刘、戴成都之战中,突围时遭到川军埋伏...[详细]

吴肇基 [公元1881年-1917年]

  • 吴肇基(1881—1917),原名璀光,字翔夫,号吉堂。义乌吴店萧皇塘人。1903年游学日本,痛恨清廷腐败,愤而弃文习武,毕业于日本武备学堂。回国后,为结束封建帝制,建立共和,立下了汗马功劳。因积劳过度而英年早逝于任内。 农民世家棍棒少年 1881年农历十月初三的晚上,“哇”一声婴儿的啼...[详细]

王振元 [公元1853年-1917年]

  • 王振元(1853~1917)艺名-贲。雄县昝岗镇人。是著名西河大鼓演员马三峰的得意门生。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长一脸络腮胡子。演出时,声音洪亮,刚柔并济。刚时如黄钟大吕,字正腔圆;柔时轻盈婉转,娓娓动听。长于功架,擅长表演武书《呼延庆打擂》。他演唱的《纲鉴》小段,观众百听不厌。 其子王魁武(...[详细]

刘树屏 [公元1857年-1917年]

  • 刘树屏(1857-1917),字葆良,号雨溪。江苏常州人(今常州市武进区)。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第三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甲午战争后,提倡教育改革。调任安徽候补道,创办皖南中学。不久,代理南洋公学监督。清光绪二十八年冬南洋公学发生“墨水...[详细]

孔广洋 [公元1842年-1917年]

  • 孔广洋(1842~1917),长坡镇人。前清诰授光禄大夫,太学生,国子监肄业。光绪五年(1879),初任安徽省宣城县丞,后任知县。二十二年,任六安直隶州知州,授予三品衔。宣统元年(1909),任太平府知府,钦加二品衔。未几,清廷倒台,束装回籍。途经香港,同林天嶷等人发起开辟清澜港商埠事宜。至民国...[详细]

戴戡 [公元1880年-1917年]

  • 戴戡(1880—1917),贵州贵定县人。1904年赴日留学,被贵州学界誉为神童。在日本获梁启超赏识,归国后得云贵总督李经羲邀请,任云南个旧锡务公司经理,其间结识蔡锷成为知己。1911年辛亥革命前被蔡锷安排在贵州经办盐务,辛亥革命后进入贵州政界,1913年任贵州巡抚使,1915年解职入京任民国参...[详细]

崔澄寰 [公元1841年-1917年]

  • 崔澄寰(1841~1917)字竺西,清末民初盐山县崔程赵村(今庆云县前程赵)人。崔氏为当地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崔澄寰之祖父兄弟四人,三人考中秀才。其父崔崙,字星源,道光癸卯科举人,授河南候补知县。崔澄寰兄弟七人,四人考中秀才,其与七弟崔炳炎考中举人后又中进士,崔炳炎官至广东潮阳知县,当地流传着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