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雏 [清]

  • 梁上雏 号天峰,洵阳县柳村铺人。清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自幼嗜学,手抄经史,后主讲洵阳敷文书院,教学有方,人才济济。平利知县司徒修闻其学名,聘他做二子司徒照、司徒煦家庭教师。因教学有方,司徒修二子后来皆中进士。司徒照升任陕西布政使后,还特意将梁上雏请到署衙居住,议政时常常向梁请教。梁上...[详细]

梁席儒 [公元1907年-1989年]

  • 梁席儒(1907~1989) 载,家徒四壁。曾为县第五届人大代表,两任县政协委员,受聘为省中医研究所通讯研究员。 白河县西沟乡梁家庄人。7岁入私塾读书12年,20岁起教私塾20年。梁生于中医世家,“而立”之年已熟读《医宗金鉴》、《伤寒杂病论》、《频湖脉诀》、《本草纲目》等书。民国三十七年...[详细]

廖定三 [公元1882年-1922年]

  • 廖定三(1882~1922),原名正全,又名华鼎,平利县龙门乡龙门村人。 他自幼“才气纵横”,抱负远大,不甘在穷乡辟壤蜗居苟且,一心寻觅报国之门,遂去武汉求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孙中山、黄兴发起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廖定三接...[详细]

廖鸿功 [公元1878年-1961年]

  • 廖鸿功 (1878—1961),字勋臣,洵阳县蜀河镇人。其祖原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清道光初年迁居洵阳县城西关,开“王福堂”药铺,经营药业。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战洵阳,药铺遭焚,于光绪八年(1882)迁居蜀河镇。其父廖宗孝(又名廖魁)为县衙差人。廖鸿功5岁入私塾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详细]

廖金元 [公元1893年-1938年]

  • 廖金元(1893~1938) 字辛楼,宁陕县老城人。民国十年 (1921)接办老城北街小学。积极鼓励家长送子女入学,决定:“凡来学校求学的学生,书杂等费一律免交。”自己捐500元作学生书杂费。十二年(1923)秋第一班毕业生赠送“同荷教泽”匾额一块,以示纪念。为了扩大学校经费来源,于十八年(...[详细]

廖乾五 [公元1886年-1930年]

  • 廖乾五(1886~1930),原名正元,又名华龙,化名刘省三,平利县八仙区龙门乡龙门村人,出生于革命家庭。廖乾五自幼读书,聪慧勤奋,喜文爱武,注重身体锻炼,少年时代就钦佩其二哥廖定三(早期同盟会员)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与村民一道背石料,垒桥墩、架桥补路,热爱劳动,做好事,助人为...[详细]

李伯亭 [公元1911年-1936年]

  • 李伯亭(1911~1936.4.28) 原名序泰,凤亭乡人。 民国21年(1932)毕业于省立七中(安康中学)。少时,同何振亚、沈启贤、文考亭在汉阴高小读书。19年(1930),在安康中学主办的《新秦先锋》第三期发表《汉阴通讯》一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汉阴“毫无一线曙光”...[详细]

李秾藻 [公元1867年-1939年]

  • 李秾藻 (1867--1939),字少堂,洵阳县城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县高等小学堂入陕西大学堂读书,光绪三十年(1904)简放渭南县任县高等小学堂教员,三十四年(1908)入陕西两级师范学堂优级选科理化科读书,宣统二年(1910)毕业,获中等奖励,授举人并加中书科中书衔,任汉中...[详细]

李逢亨 [清][公元1744年-1822年]

  • 李逢亨(1744~1822),宇垣斋,号培园,又号平湖,平利县人。童年时,由其父李岩送往兴安州读书。他敏而好学,品学兼优,能诗善文,精通《禹贡》,门齿伶俐。乾隆四十四年(1779)拨贡,充四库校录议叙理问,分发北直隶,借补蓟州州判,掌管治河工程。乾隆五十七年(1792),调任霸州同知。该州州治为...[详细]

李翰章 [公元1976年-1954年]

  • 李翰章(1976~1954) 又名李云青,俗称李和尚。石泉县曾溪乡人。父亲除务农外,兼营“跳鱼船”、守鱼棚子。母亲耳聋,李翰章常随母亲上街卖鱼,维持生计。卖鱼时,经常遭受毒打,受尽权贵的欺辱。长大成人后,投入县衙门,在壮班当差,经常往返西安,向省城送鸡毛文书。在西安,认识了张凤翙。张见他身强...[详细]

李还山 [公元1899年-1958年]

  • 李还山(1899~1958) 本名李琳承,字昆吾,别名李还,砖坪厅明珠坝无瑕河人。民国八年(1919),考入陕西省第三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北平民国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受到李大钊教诲和革命思想影响,积极参加爱国-,并由李大钊介绍参加马列主义学习小组。“三·一八”惨案后,李还山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详细]

李建业 [公元1880年-1941年]

  • 李建业(1880~1941) 又名李厚安,人称李么老爷。石泉县曾溪乡庄房村人。7岁起,进私塾攻读诗文。聪明伶俐,热爱拳术,好与学友争强斗胜。光绪二十四年(1898)听说武汉桐油价格昂贵,便瞒着父亲,弃学经商,在后柳各油房赊了1000担桐油,雇人租船运往武汉。他以每担桐油5块银元赊进,100块...[详细]

李静山 [公元1889年-1953年]

  • 李静山(1889~1953)·邹达三(1910~1951) 李静山原名李德厚,又名李虎,毛坝关鲁家坊人;邹达三原为四川万源县大竹河人,2人俱系船工出身。李静山于民国六年(1917)在白河县羊尾山贩竹排,结识大土匪陈定安,后结拜为兄弟。陈定安窜扰紫阳时,李静山为虎作伥,说“票”拉人,分肥自饱,自此...[详细]

李联芳 [清]

  • 李联芳(生卒年不详),字实斋,陕西平利县人。幼年家贫,敏而好学,师王端夫喜其才华,资他深造。同治十年(1871)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迁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历放广西、山西、云南、甘肃考官,得士最盛,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身居高位后,对恩师尊为父母,俸禄所入必分给兄弟。光绪二十年(18...[详细]

李梦彪 [公元1879年-1952年]

  • 李梦彪 (1879--1952)字啸风,幼名进军,外号李胡子。祖藉洵阳县赵家湾,后移居县城。世代读书,家道富裕。父李树林,清光绪十一年(1885)拔贡,光绪己丑(1889)科举人。李梦彪幼时聪颖,过目成诵,援笔成文,出口成章。一日,县署红笔师爷路遇梦彪,知其被称为“神童”,遂突出一联令对:“...[详细]

李谋仁 [公元1967年-1986年]

  • 李谋仁 (1967—1986),旬阳县甘溪乡王湾村人。1985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云南边防前线,在战前军事训练中刻苦顽强,成为全连小有名气的“全天候射击能手”,入伍不到四个月,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86年4月中旬,李谋仁与另两个战友被派往前沿阵地某哨所担任防守任务,他们的阵...[详细]

凌成佑 [公元1892年-1963年]

  • 凌成佑(1892~1963) 乳名友娃子,艺名凌安福,安康县人。父亲为钟表修理匠,家境贫寒,勉力供其读私塾三年半,十六岁入安康“范驴子”戏班,拜名艺人刘福林为师,专学汉调二簧正旦行当,未满师即登台演出。辛亥革命后,西乡魁泰班在紫阳演出,凌成佑随师前往,并在四川广元、保宁一带演出,有缘拜识旦行...[详细]

凌大同

  • 凌大同(?~1912) 一名仙乔,安康县人,清末廪生。才奇博学,立志匡世报国,早岁加入同盟会,拥护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参与其役。为保卫辛亥革命成果,1912年夏,和同乡刘锡五恢复《大江报》,著文揭发袁世凯破坏共和,镇压革命党人的奸状,报社被封闭,大同远走。是年八月,复返...[详细]

李佩雄

  • 李佩雄(?~1950) 又名李弦皋,石泉县梧桐寺人。民国年间,在中央政治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出任江苏省民政厅视察员,江苏方岩民政厅视察员,实验县民政科长。回陕后,曾任陕西省区县训练所指导处(后改为社会处)处长、社会处主任秘书,留坝县、旬阳县的县长。在留坝县长任内,曾作过一些抗日救亡工作。弟兄3人。...[详细]

李迁哲 [南北朝][公元511年-574年]

  • 李迁哲(511~574年),字孝彦,北周将领。安康郡(故治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人。他家世代为本地部族首领,祖父和父亲先后仕南朝齐、梁。李迁哲依靠门第入仕南朝梁。初为文德主帅,转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他20岁时,父亲李元真由东梁州刺史调任衡州刺史,委托他在家乡统领本部族事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