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华

  • 王盛华 (1951~) 原名李重华,笔名梦之。陕西洛南人。民盟成员。199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洛南县文化馆创作组组长,《灵泉报》主编,《西北民俗》杂志,《文化艺术报》专刊主编,《西部艺术报》、《西部艺术》杂志总。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外散文诗研究...[详细]

王廷柱 [公元1903年-1996年,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 抗日名将-王廷柱(1903--1996) 个人简历 学业 王廷柱,又名伯础,1903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生于陕西省洛南县石门镇王家桥村。幼年在本地读私塾,继而毕业于洛南高等小学、华阳中学。1923年,考入国立西北大学文部就读。1924年2月,有位在上海大学读书的同学函告国民党正筹备在广...[详细]

白学清 [公元1894年-1965年]

  • 白学清(1894—1965) 洛南县永丰镇白塬村人。中共党员、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白学清自幼家贫,识字不多。给地主扛过长工,当过脚夫。白为人正直,性格开朗。会唱秦腔、眉户、花鼓戏,敲碟子、打板、拉板胡也在行。白熟悉民语歌谣,常触景生情,编顺口溜、快板诗,抒 怀,贬恶扬善。白又擅长制作纸花、焰...[详细]

陈绶 [清][公元1841年-1910年]

  • 陈绶(1841—1910) 字紫荫,自号灌园迂叟。洛南县城西街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得拔贡,次年入京应试,朝考一等,得七品京官加封四级,出任吏部考功司兼验封司行走。陈初入京都任职,父亲以其嗜酒嘱咐戒饮,后父病危,请假归省,不幸回至家中,父已逝世,于是20年滴酒不饮。孝满入京复职,因念0体弱...[详细]

陈长命 [公元1923年-1947年]

  • 陈长命(1923—1947) 洛南县窄口河乡人。 陈长命出生于贫苦农家,父亲常年为地主扛长工。民国35年(1946)冬,豫鄂陕军区第二军区所属的二十二支队,活动在巡检山区。陈长命与几位邻居给部队安排食宿,并让妻子拿出家中仅有的一点麦面给部队做饭吃。当部队转移时,陈自告奋勇给部队带路。途中,陈...[详细]

陈玉清 [公元1920年-1947年]

  • 陈玉清(1920—1947) 女,汉族,湖北省人。 陈玉清出身贫苦农家,因不愿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摧残,参加革命。曾在中原军区部队里当政治指导员多年。 民国35年(1946),中原军区北路突围部队到达商洛,陈玉清被安排到卢洛县政府负责接待站工作。其间,陈奔波于卢氏县的官坡、兰草和洛南县的峦...[详细]

龚贤安 [公元1903年-1980年]

  • 龚贤安(1903—1980) 乳名改娃,人称“龚胡子”。洛南县麻坪乡人。中共党员。 民国23年(1934)12月,龚贤安组织贫苦农民150多人,到商县湘子楼迎接徐海东率领的红军,不料途中与尤奉三部相遇,在战斗中负伤回家,后被群众推选为甲长。龚一面种地,一面搞地下工作。民国33年(1944),...[详细]

郝世英 [公元1915年-1949年]

  • 郝世英(1915—1949) 洛南县杨圪乡人。 郝世英出身贫苦,7岁给财东放牛,12岁入私塾读书,15岁时,母亲病逝。贫寒的家境迫使郝辍学,后在一家杂货铺当过学徒。民国23年(1934),去县保安团当兵,民国24年(1935)在县小队副训练班任班长期间,联络中二区自卫队四班班长张廷珍等18人...[详细]

何秉三 [公元1901年-1973年]

  • 何秉三(1901—1973) 又名三季,洛南县古城镇南河村人。 何秉三小时曾在地主家打杂行差。民国21年(1932)出任洛南县中二区(景村)民团团长,不久愤然辞职,回乡买房办起私塾。后又担任古城中心小学名誉校长及资金理事会理事长。其间何积极筹措资金,广聘教师,兴办教育,还为当地青年赴外地求学...[详细]

何史挺 [公元1918年-1968年]

  • 何史挺(1918—1968) 原名何史青,曾用名相汉、何桢。洛南县古城镇人。 何史挺出身地主家庭,8岁入私塾,民国24年(1935)8月考入河南开封西北中学。在校期间,参加了声援平津学生“一二·九”-。何曾随学校师生在铁路线上卧轨7天,迫使蒋介石派代表谈判,承认学生卧轨的爱国行动。后何阅读了...[详细]

何熊 [公元1913年-1935年]

  • 何熊(1913—1935) 洛南县张河乡人。 何熊出身于贫苦农家。民国18年(1929)拜刘实通为师,学习拳术、气功。民国19年(1930)参加刘实通组织的“红枪会”,开展抗粮、抗捐、除霸斗争。民国23年(1934)冬参加抗捐第一军,任侦察员,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民国24年(1935)...[详细]

贺忠才 [公元1905年-1935年]

  • 贺忠才(1905—1935) 乳名长命,绰号“飞毛腿”,洛南县古城镇人。 贺忠才出生于贫苦农家,因家境贫寒,从小辍学在家劳动。15岁时跟拳师习武,练就腿上功夫,行走如飞,当地群众誉其为“飞毛腿”。20岁后,常以担盐为生。民国19年(1930)报名参加了刘实通、岳新明领导的“红枪会”,不久成为...[详细]

黄宪之 [公元1890年-1962年]

  • 黄宪之(1890—1962) 名希度,字宪之。洛南县窑底乡黄塬村人。 黄宪之出身书香门第,曾在洛南县高等学堂、陕西省农林中学堂读书。民国5年(1916)8月从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单科教员讲习科毕业后,历任陕西省单级师范教员、教务主任、学监,洛南县私立华阳中学、洛南县初级中学、洛南县立中学校长等职...[详细]

黄治严 [公元1877年-1950年]

  • 黄治严(1877—1950) 字威旗,号仁庵。出身中医世家,洛南县石门镇黄西沟人。黄少年时随祖父、父亲学医。由于刻苦攻读,潜心钻研,加之继承祖传秘方,因而医术日益精深,对远近求医者,都能精心治疗,且医效显著。民国17年(1928),孤山乡殷耀华因患头痛,到处求医久治不愈,直至瘫痪,后经黄确诊为脑...[详细]

姜廉生 [公元1914年-1948年]

  • 姜廉生(1914—1948) 又名姜铮,洛南县古城镇姜村人。 姜廉生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13岁入私塾,17岁入高小就读。在校期间因受进步校长张毅生的影响,把家里给的生活费用和笔墨纸张节俭下来,尽力资助贫苦同学。假期回家,看到当保长的哥哥打骂长工,便气愤地说:“他是人,不是牲畜,你咋能任...[详细]

姜云山 [公元1911年-1935年]

  • 姜云山(1911—1935) 乳名红鱼,又名全林,洛南县古城镇姜村人。 姜云山兄妹4人,因家境败落,小时只在私塾读书4年,便挑起扁担谋生。民国17年(1928)1月,许旅进驻三要司、寺坡、古城一带,扩军练兵,组织农民协会,打土豪、分财物。姜云山耳闻目睹,受到革命影响,决心参军。但因“许旅”出...[详细]

梁景儒 [公元1909年-1946年]

  • 梁景儒(1909—1946) 乳名小寅,洛南县古城镇人。 梁景儒出身于农民家庭。19岁辍学回乡学医。民国21年(1932)参加了刘实通、岳新明领导的“红枪会”。民国23年(1934)2月,红二十五军进入洛南,梁景儒出资援助。抗捐军失败后,梁景儒到龙驹寨(今属丹凤县)一带贩牛,在长期往来中,结...[详细]

李福忠 [公元1940年-1980年]

  • 李福忠(1940~1980) 陕西洛南县人,随父母逃荒来到黄龙,在范家卓子乡狼窝村定居。幼时好学,酷爱园艺。初中毕业后考入陕西省武功农校。1961年因家贫辍学。1962年,本县农科所推荐他赴洛川县学习苹果栽培技术。结业回县时无车,福忠背数百棵良种苹果树苗,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二百余里返乡,其精...[详细]

刘世华 [公元1938年-1990年]

  • 刘世华(1938—1990) 洛南县桑坪乡人。 刘世华从小热爱体育,1958年10月代表陕西省田径队参加北京马拉松比赛,打破马拉松全国纪录,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1961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大体育系,被分配到洛南县巡检中学任体育教师。1981年12月,《光明日报》、《文汇报》、《体育报》联合...[详细]

刘玉明 [公元1905年-1954年]

  • 刘玉明(1905—1954) 又名中喜,洛南县八里桥乡人。 刘玉明出身民间艺人之家。幼年因家贫辍学,跟随父辈学吹唢呐。经长期磨炼,成为一名出众的唢呐奏手。刘还喜爱戏曲文艺,利用祖先遗留下来的木偶、皮影道具,搞了个小戏班。亲手雕刻、粉饰了木偶头象和皮影道具200余件,并请老艺人到家为演员们传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