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辅畿 [清][公元1616年-1648年]

  • 郭辅畿(1616—1648),原名京芳,字咨曙,明末-社-村(-镇青里村)人,居于关上泥坑埔。少时聪颖不凡,读书过目不忘,往往出口成诵。7岁诵五经,10岁习词赋。稍长,更刻苦自励,为别墅题名“紫烟庐”。下帷读书,将书籍堆积于坐榻周围,日夜翻阅,寝食都忘,自称坐书井;读毕,整装而出,自称出书井。书...[详细]

郭燮和 [公元1897年-1968年]

  • 郭燮和(1897~1968),-镇小留村人。 燮和18岁潮州金山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学医,后反对日本迫华签订的“二十一条约”,毅然投笔从戎,回国考入北京陆军学校,于民国11年(1922)毕业。 民国12~14年,燮和先后任粤军第一师军医处上尉、少校军医;民国15年随国民革命军3次参加北伐,...[详细]

郭寿民 [公元1925年-1987年]

  • 郭寿民(1925—1987),光德镇上漳村人。他自小喜爱作画,勤学苦练,精心习艺,是自学成才并在技艺上有卓著成就的工艺美术技师;曾任大埔陶瓷工业公司(局)产品设计室主任、黄塘瓷厂副厂长、广东省大埔陶瓷研究所副所长、大埔县科协副主席、县政协常委等职。他是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在陶瓷美术界有较高声誉...[详细]

郭瘦真 [公元1900年-1980年]

  • 郭瘦真(1900—1980),曾用名秋晃、俊仪、唯旷、汉民、汉鸣、素心、郭真、文威、海真、素正,桃源镇桃锋村人。 民国4年(1915)小学毕业。民国9年从潮州金山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政法大学。在大学期间,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学习班,民国1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任广东新学生社秘书,并任...[详细]

郭思演 [公元1899年-1965年]

  • 郭思演(1899~1965),字心如,祖籍-镇小留村,出生于爪哇巴达维亚(印尼雅加达)。他3岁归里,5岁入村中岗上谷生私塾馆读书,15岁进读-公学(-中学前身),18岁与同乡廖志人东渡日本求学。 民国4年(1915)5月,日本胁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之后,思演激于义愤,毅然回国,投笔从戎,...[详细]

郭学云 [公元1894年-1925年]

  • 郭学云(1894—1925),又名学文,字伯潜,-镇小留村人。民国8年(1919)与吴奇伟、罗鸣白、温克刚同期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六期步科。 他于民国10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军队,任粤军第一师机关枪连连长。次年,孙中山命令部队北伐,学云随军出赣南,领数十人攻夺要隘,右臂中弹负伤。攻克赣州后,以功...[详细]

郭有贤 [公元1924年-1994年]

  • 郭有贤(1924~1994),枫朗镇保安村西山人。 有贤少年时在大埔角广德学校读小学,后考上百侯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厦门协和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省立大埔中学、汕头聿怀中学任教,参加了韩江干校第三期学习班学习。1949年,他被送到南方大学学习,后被组织派到韶关地区曲江县参加土改,任工作...[详细]

何爵三 [公元1905年-1977年]

  • 何爵三(1905—1977),家名修担,字士坚,-镇恭州下村人。父命亨,幼年贫苦,15岁当船工为生,后开布店为业。兄弟7人,他排行第七。诸兄多数从父经商谋生,唯他从小立志向学。 他于民国9年(1920)考上潮州金山中学读书。次年,父病逝,诸兄多劝爵三停学从商,而他却再三向母亲、兄长力表向学之...[详细]

何奎文 [公元1932年-1999年]

  • 何奎文(1932~1999),曾用名魁文,祖籍-镇小麻村,出生于马来亚吉隆坡。 1950年,奎文回到家乡,先后在-中学、大埔中学读书。1960年,在广州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留医学院教研组进修一年后调梅县卫生学校任病理学教师。1970年,调梅州市黄塘医院任病理检验医师;1974年,任病理...[详细]

何渠若 [公元1920年-1973年]

  • 何渠若(1920—1973),原姓蓝,名克纯,又名蓝峋,湖寮镇圣塘村人。父务农,亦曾当过小学教师。生母早故,童年生活相当艰苦,从小就帮做家务劳动和下地干活。上高小时也帮人做短工。民国24年(1935)考进了大埔中学,看了诸如《少年漂泊者》、《鸭绿江上》和苏联的《铁流》、《士敏土》,邹韬奋主编的《...[详细]

何寿朋 [公元1866年-1921年]

  • 何寿朋(1866—1921),字士果,民国后以字行。湖寮双坑人。父如璋。寿朋年二十三侍父日本,为文洋洋数千言。嘉应黄遵宪时为参赞,大异之,赠以诗。登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举人,二十四年(戊戌,1898)成进士,改官江西知县。是时清德宗锐意变法,擢用一时名流,而黄遵宪奉以京卿出使日本,命调寿...[详细]

何寿田 [公元1888年-1948年]

  • 何寿田(1888~1948),号季威,湖寮镇双坑村人。他4岁丧父,幼读史经,进修于汕头金山中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寿田东渡日本就读成城中学,后经邹鲁介绍入同盟会,转学到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学期间,承邹鲁电邀回国投身辛亥革命,寿田遂弃学与萧冠英、廖志人等联袂返回南京,追随黄兴,在津...[详细]

何探源 [清]

  • 何探源,字衍明,号秋槎。-恭洲人。祖遹骏,邑庠生,宿学不售,赍志而殁。父惇大,性至孝,以父善病侍疾久精歧黄术,弃童子试,居药肆。贫者求医不索值。探源少颖异,七岁辨四音,解吟咏;九龄应童子试,见赏袁邑令;十二龄作《鹧鸪赋》,特清逸,族叔炳星览之,叹为伟器。弱冠补博士弟子。屡试优等。道光二十三年(癸...[详细]

何侠 [公元1891年-1968年]

  • 何侠(1891—1968),字时杰,号十年磨剑室主,湖寮镇双坑村人。父子纶,系清末福建马尾船政局驻香港代表。他于清宣统三年(1911)由胡汉民、邹鲁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旋即参加三月二十九日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民国5年(1916)4月,经孙中山保送到云南讲武堂学习军事,结业时,滇军首领蔡锷将军赠一...[详细]

何育斋 [公元1886年-1949年]

  • 何育斋(1886~1949),原名载生,湖寮镇莒村人。他从小受到音乐熏陶,少年时习二胡、三弦,成年后专攻古筝。 育斋收集整理民间保存的乐谱并进行教习和传播,结合客家人的爱好、特点修改编著成《中州古调》及《汉皋旧谱》,成为深受客家人喜爱的民间音乐。 民国19年(1930)春,育斋为长见识和...[详细]

黄长夏 [公元1882年-1961年]

  • 黄长夏(1882—1961),字炳南,光德镇沙坪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小学未毕业,15岁就开始替人砍树做杂工。25岁那年(1907)他创办了“三和”瓷厂,因此,人称他为“黄三和”。 “三和”瓷厂从创办到1956年并入县陶瓷专业联社,整整50年。办厂初期是一间设备简陋面积仅有几十平...[详细]

黄达强 [公元1934年-1992年]

  • 黄达强(1934~1992),银江镇昆仑村人。 达强于1949年参加革命,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政治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后曾任北京市委原书记郭影秋的秘书。1971~1978年,在《红旗》杂志社任。1978年起,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讲师、副...[详细]

黄桂珠 [公元1915年-1994年]

  • 黄桂珠(1915~1994),女,又名黄吉,出生于饶平县,3岁时被卖到大埔双溪镇下木村黄家做养女,长大后嫁湖寮龙岗。 桂珠10岁随养父学戏,12岁师从来明师公,工于花旦、青衣,并开始登台演出。她17岁成名,曾先后在“荣天彩”、“新天彩”、“艺社”、“国艺社”、“国乐社”等戏班担任主演。抗战时...[详细]

黄瑞文 [公元1907年-2000年]

  • 黄瑞文(1907~2000),原名珠林,三河镇梓里村人。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民国15年(1926)后,先后任国民政府军教导师、第四师排、连、营长,第七补训处军官队队长、团长等职。 民国35年后,瑞文任九十八军指挥所参谋长和一五八师参谋长、少将副师长。民国38年,他随同第七兵团(兵团司...[详细]

黄世途 [公元1901年-1960年]

  • 黄世途(1901—1960),字伯舆,西河镇下黄砂村人。幼年随父往南洋,后随同乡郑介廉回国,考进云南讲武堂十五期步兵科。毕业后服役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李汉魂师任七十四团团长。民国18年(1929)11月,张发奎与桂军联合反蒋,组成“护党救国军”,进攻受南京支持的粤军陈济棠。世途是张发奎部下一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