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超

  • 陈智超,新会县棠下石头村(今属蓬江区)人,民国23年(1934年)生于上海,历史学家。陈乐素长子,陈垣嫡孙。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专业,196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历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至退休。研究领域涵盖宋代至明代历史、历史文...[详细]

戴爱莲 [公元1916年-2006年]

  • 戴爱莲,女,新会县杜阮中和村(今属蓬江区)人,民国5年(1916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舞蹈表演艺术家。5岁开始学习舞蹈,10岁进入当地舞蹈学校学习芭蕾。14岁赴英国伦敦,在著名舞蹈家A?多林的芭蕾工作室和M?兰伯特芭蕾学校学习,后又随芭蕾大师M?克拉斯克学习。民国28年(...[详细]

邓伯曜

  • 邓伯曜(?—1922),新会县棠下镇新昌村(今属蓬江区)人。邓早年侨居马来亚芙蓉地区。民国11年(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孙中山受困于永丰舰。邓与华侨谢八尧等5人商讨援救行动,表示“为国效力,为党牺牲”。于是邓等5人回到广东,邓与谢分赴长洲大元帅行营,议举事计划。因事泄,7月16日邓被...[详细]

邓增 [清][公元1843年-1906年]

  • 邓增(1843—1906),字景廷,新会县篁边乡(今属蓬江区)人,世居丹灶乡望富里(今属蓬江区),少时随父做生意,爱习武。清咸丰十年(1860年),加入清军。清同治元年(1862年),随清军从广州赴浙江镇压太平军。清同治三年(1864年),被浙江巡抚左宗棠擢升为把总。镇压捻军有功,升为副将。清光...[详细]

邓泽如 [公元1869年-1934年]

  • 邓泽如(1869—1934),名文恩,字远秋,新会县篁边乡鹅峰里(今属蓬江区)人。早年随父习商,18岁前往南洋谋生。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加入同盟会,后主持同盟会南洋支部事务,积极筹款,支持同盟会在两广和云南发动的历次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应召回国,孙中山曾拟委任其广东都督,他辞而未...[详细]

冯了性 [清][公元1630年-1695年]

  • 冯了性(1630~1695年),祖籍广东新会荷圹龙田村(今江门市蓬江区)。据其家族保存的《始平族谱》记载:冯了性是该族协吾祖十世之继室张氏所生,排行第八,名嘉会。他曾一度削发修行,由方丈赐法号“了性”。 冯了性的父亲冯国琳,字炳阳,粗通医道和药理,在家乡开设药铺,挂牌行医,时间日久,行医有术...[详细]

高赉明 [明]

  • 高赉明,生卒年不祥,字孟良,新会县荷塘镇(今属蓬江区)马滘霞村人。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中乡试,翌年考中进士,授职作新喻县令。后调任安福县令,任职期间,他留意民间隐情,为官刚直,不阿附权贵。以往,安福的里户押解米粮要停靠在省河,守候官府兑收,因此造成的消耗损失很大。高赉明带头募捐钱物,在城外...[详细]

高天雄 [公元1921年-2003年]

  • 高天雄(1921—2003),原名陈炬池,新会县荷塘镇为民村闲步(今属蓬江区)人,出生于香港,后移居菲律宾。民国25年(1936年),参加菲律宾怡朗抗日救亡总工会工作。民国28年(1939年)初,随华侨慰问团回国到皖南新四军军部慰问,后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军部...[详细]

龚昌荣 [公元1903年-1935年]

  • 龚昌荣(1903—1935),化名邝惠安、邝福安,新会县水南乡龙环里(今属蓬江区)人。原姓李,幼年卖给旅美华侨龚福利做养子,改姓龚。后随养父回国在龙环里定居。民国14年(1925年),参加水南乡农民协会的成立和农民自卫军组织的农-动。同年6月,在广州铁路当工人,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洋务工会。省港大-...[详细]

黄梓 [公元1876年-1939年]

  • 黄梓(1876—1939),字悦华,新会县杜阮松园村(今属蓬江区)人。少年时在乡务农,青年时代随族人黄汉杰游港,后加入香港同盟会,结识革命党人黄明堂,引为知己。清宣统二年(1910年),奉孙中山之命,黄明堂到江门、会城一带活动,黄梓领黄明堂潜回新会杜阮,勘探地形。以杜阮井根为根据地,联络三合会首...[详细]

黄汉杰

  • 黄汉杰(?—1938),新会县杜阮松园村(今属蓬江区)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加入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翌年奉命往菲律宾组织同盟会,创立《中国时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曾受孙中山委任筹饷接济革命军需。民国初期,黄奉孙中山之命急返菲律宾筹饷10余万元,秘密带返乡,并到阳江、阳春等地招募兵...[详细]

黄景南 [公元1860年-1923年]

  • 黄景南(1860—1923),又名黄祥,原名启祥,字景南,新会县棠下中心村忠勋里(今属蓬江区)人。兄弟8人,居长。少时肩负家庭生活重担,以贩卖风炉(即炉灶)为生。年长,携两弟往越南堤岸谋生。其间,结识孙中山,孙曾在其铺店内住宿。继后,加入孙中山在堤岸组织的兴中分会,负责财务,并捐资1000大洋作...[详细]

黄居石 [明][公元1626年-?]

  • 黄居石(1626—?),字慎闇,又字圮仙,新会县人。初居江门水南乡梧岗里(今属蓬江区),后迁往岭梅里居住。喜作诗。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黄决不事清,隐居作诗。清康熙元年(1662年),朝廷下诏沿海居民内徙50里。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勒令内迁,史称“康熙移界”或“迁海移界”...[详细]

黄新卫

  • 黄新卫,新会县杜阮松园村(今属蓬江区)人,民国34年(1945年)出生于菲律宾。是中国同盟会会员、国民革命者黄汉杰之孙。黄毕业于碧瑶菲律宾军事学院并获工程硕士学位。2000年11月,任菲律宾海军司令,是菲军队中任职最高的华人。菲律宾报刊评论黄新卫坚持原则,勇于改革,是华人之光。2001年辞职。他...[详细]

黄泽成 [公元1915年-1942年]

  • 黄泽成(1915—1942),又名李鹰杨、黄天荡。新会县紫坭乡东观里(今属蓬江区)人,生于天津。后随家人到故里。民国22年(1933年),在广州广雅中学读高中期间,加入进步组织行社读书会。在中山大学读书期间,加入学校救亡协会,参加过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组织“突进社”和广州...[详细]

黄兆纪 [公元1911年-2000年]

  • 黄兆纪(1911—2000),新会县杜阮镇松园村人,后居江门市白沙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江门市文联副主席、江门市书法家协会会长。童年拜钟大愚太史学书法,遍习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华山碑、衡方碑、史晨碑、等汉隶,从古竹简、清代伊秉绶中汲取养分,形成熔古铸今、古朴典雅的隶书风格。晚年再攻章草...[详细]

胡方 [清][公元1654年-1727年]

  • 胡方(1654—1727),字大灵,新会县棠下金竹岗(今属蓬江区)人,有“金竹先生”之称。岁贡生。胡方敦崇实行,处道学风气之末,独守坚确。总督吴兴祚闻其名,令人召见,胡方走匿不出。侍奉双亲,从不稍懈,唯恐不周。遇父母有病,忧形于色,亲侍汤药,必先尝而后进。父母逝世居丧,席草宿于柩旁,三年不...[详细]

胡苹运 [明]

  • 胡苹运,生卒年不祥,字明卿,号南石,新会县荷塘镇白藤(今属蓬江区)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乡试第一,翌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陕西道御史。在朝中处事刚直不阿。明崇祯七年(1634年),在澳门的洋人渐习蛮横,行为放肆,不受管治约束;福建人刘香造反,扰乱广东沿海一带,还到江门焚烧房屋,劫...[详细]

胡其伟 [明]

  • 胡其伟,生卒年不祥,字光绪,新会荷塘镇白藤(今属蓬江区)人。自幼因孝顺闻名乡里,学问在县内有名。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领乡荐,被派到(福建)瓯宁县当知县。到任后,革除陈规陋习。他办案快捷,明断秋毫,从不用刑逼供,很快处理了历年积案。后转任中城指挥,又升任户部主事,监察中南大运仓。任职期间从不...[详细]

胡一魁 [明]

  • 胡一魁,生卒年不祥,字伯连,号台斗,新会县荷塘镇白藤(今属蓬江区)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举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胡一魁为人淡泊名利,自甘清贫。当了20年孝廉,一直固守乡中,从不到城市繁华的地方。家中衣食供给时常不足,却常以赋诗填词自娱。将近60岁才被南京执政者选取当福建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