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宝宸 [公元1881年-1924年]

  • 林宝宸(1881~1924),又名林炽,生于花县社亭岗一个农民家庭。年少时因耕地被地主霸占,随父迁至花县马溪乡(今花县新华镇马溪村),最后移住现花地街招村北外约。 林宝宸青少年时期生活在花县,这里是近代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领袖洪秀全的故乡,深受反清革命故事的影响。清宣统三年(1911),他是参加...[详细]

李守纯 [公元1908年-1944年]

  • 李守纯(1908~1944),原名宋耀宏,曾用名来英、李保明、李明、李守信,狮岭镇黎村人,革命烈士。 民国11年(1922),李守纯在广州沙面一家洋行当杂工,后加入洋务工会。民国13年7月,他参加中共领导的沙面工人 英帝国主义颁布的侮辱中国人民的《新警律》的-斗争,并取得胜利。随后,他又积极...[详细]

利树宗 [公元1893年-1957年]

  • 利树宗(1893~1957),字柱石,花山镇小㘵村(今属新和村)人。民国初年毕业于黄埔陆军小学堂,民国8年(1919)后,先后在粤军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训副官等职。民国24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一运输站站长,同年8月任广州市宪兵司令,越年夏去职,调任第480旅旅长。民国26年,日军...[详细]

刘伯强 [公元1901年-1927年]

  • 刘伯强(1901~1927),又名建元,花山镇两龙村人,革命烈士。刘父佩贤,继承祖业在两龙圩经商,专营酒米榨油业。刘伯强8岁就学于沥贝村塾,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广东省立一中(即广雅中学),23岁毕业。 “五·四”运动爆发后,刘伯强以留省学生的身份,回县向群众宣传爱国思想,并参加组织学生、店员...[详细]

刘绥华 [公元1903年-1938年]

  • 刘绥华(1903~1938),原名有禄,又名其中,花山镇两龙村人,革命烈士。 刘绥华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文湛,是乡村医师,母亲梁氏是家庭妇女,全家8口,全靠父亲行医勉强维持生计。刘绥华8岁进私塾读书,11岁转入两龙圩的悦贤高等小学就读。 民国10年(1921)夏,刘绥华高小毕业后,...[详细]

利寅 [公元1876年-1954年]

  • 利寅(1876~1954),字寿峰,小㘵村(今花山镇新和村)人。少时在乡塾读书,习八股至20岁,自觉八股不适用,改习算术、英文,先入黄埔水师学堂,后入广雅西学堂专攻西学,每试名列榜首。广雅毕业后,被选派英国留学,在伦敦大学学习化学,潜心苦读4年,毕业后回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底返粤,在广...[详细]

卢克文 [公元1900年-1977年]

  • 卢克文(1900~1977),原名卢耀门,又名罗乃文,花县花山镇元田村人。 卢克文出生于农民家庭。9岁入学读书,20岁毕业于悦贤高等小学。他曾与王岳峰、黄伯华、侯桂平等人组织学习马列著作的花县互助社,又参加过刘伯强、卢季循等组织的新学生社。 民国14年,(1925)1月,卢克文经阮啸仙、...[详细]

罗华堂 [公元1874年-1939年]

  • 罗华堂(1874~1939),炭步鸭湖村人(今瓦步村),世代务农,年幼丧父,其母及弟妹四人,力耕不足糊口。华堂因家贫辍学,17岁受雇于永兆公司,在渡船当踩车工。该船航行于广州—赤坭,经营客货运输。一次,船行至五和附近,遭匪抢劫,华堂急中生智,在船尾点燃鞭炮放在煤油罐内,再将罐投入河中,顿时恍似 ...[详细]

宋居仁 [公元1854年-1937年]

  • 宋居仁(1854~1937),原名作松,赤坭赤㘵村(现属皇母村)人。少时家贫,以牧牛为生。时值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招募华工,居仁为谋生计,应征往檀香山从事劳工三年。期满后留下从事农牧业。 居仁后来与孙中山结识,时相往来。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宋居仁等首批加入。时居仁任檀香山花县同...[详细]

宋士台 [公元1894年-1953年]

  • 宋士台(1894~1953),赤坭锦山村人,官僚家庭出身,保定军校第六期及陆军大学将校班毕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宋士台参加北伐战争,积军功从排长升至连、营、团长。民国19年(1930),宋士台任叶肇第二师第六团团长时,奉命移师入赣,驻防南康,参加剿共,以其有功,升为第四路军第六十三军...[详细]

唐佩湛 [公元1885年-1980年]

  • 唐佩湛(1885~1980),花山镇花城村人。他年青时即在花城开设唐怡和商号,生意兴隆。民国16年(1927),因时局不宁,他与乡人同赴巴拿马谋生,数年后,与陈耀池、陈汉深兄弟合办顺发公司,办理批发业务。由于经营有方,资财逐年丰厚。他有志发展祖国民族工商业,30年代初期,与长兄唐佩鉴及亲友等合股...[详细]

汤廷光 [公元1865年-1933年]

  • 汤廷光(1865~1933),幼名朝焰,库名廷光,字朗亭,炭步石湖山村人。 廷光毕业于黄埔水师学堂,随后派往英国留学。学成回国后,长期在舰艇工作。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中日海战中,廷光为定远舰管带,指挥定远等舰,奋勇冲击,定远舰多次中弹,舰桅被毁,舰身沉没,廷光爬上烟囱,幸而脱险。因此次...[详细]

王福三 [公元1887年-1925年]

  • 王福三(1887~1925),乳名路福,排行第三,后来改名福三,花东镇九湖村人,革命烈士。 王福三生于暹罗(泰国)董里埠华侨家庭,父亲王五有,在暹罗种植橡胶、胡椒为生,母亲是土著,傣族人,王福三9岁时回国,10岁,在村中的塾馆中当杂役,半工半读4年。14岁时到天和墟一家中药店当雇工。后转营小...[详细]

王彭 [公元1867年-1927年]

  • 王彭(1867~1927),原名应彭,九湖村鱼笱庄(花东镇三凤村)人。少时家贫。16岁往美国做劳工,受尽欺凌。他耿直豪爽,嫉恶如仇,仗义疏财,好抱不平,为同辈所称赞。 光绪三十年(1904),王彭参加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除自己带头捐款外,还四出奔走,劝导旅美华侨大力资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详细]

王威 [公元1909年-1986年]

  • 王威(1909~1986),广东花县人,出生于中医世家。父王照南擅长中医治疗疮疡外科杂症,绰号“草果二”。王威自幼随父亲上山采药和学医。民国23年(1934) 在广州西华路彩虹桥新华里15号开设名为“草果二”王威诊所。1956年加入西区小梅联合诊所。1958年8月加入医疗机构大联合,先后在金花卫...[详细]

夏重民 [公元1885年-1922年]

  • 夏重民(1885~1922),赤坭西边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其父母将他送广东孤儿院收养。初就读于广州义育小学,后入广州广府中学,因经济所迫,中途辍学,在义育学堂任教。重民鉴于“国人素文弱,民智鄙塞”,于业余参与提倡体育,创设书报社、商业学堂等活动,在社会上逐步树立威信。光绪三十年(1904)...[详细]

徐茂均 [公元1860年-1930年]

  • 徐茂均(1860~1930),又名玖祥,三华村沙埒庄(即今新华镇公益村)人。他出身贫苦,父母早故,读过几年私塾,后为生活所迫,外出谋生。初在广州、香港做工,20岁左右到加拿大当铁路工人,业余自修理工科课程,后来当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在那里工作了20多年,目睹美洲各地劳 动高涨,痛感祖国积弱贫困,萌...[详细]

徐维扬 [公元1887年-1952年]

  • 徐维扬(1887~1952),字瑞甫,新华镇三华村人。祖父徐俊贤,曾参与太平天国起义,后回家务农。父徐朗耀,清末武秀才,后从商,常以太平天国故事训勉后人。徐维扬曾自述:“自幼习闻洪天王故事,革命思潮,一触即发。”后来,他进入广州培英学校接触了西方思想,对孙中山倡导反清革命尤为向往。毕业后,入广东...[详细]

杨伊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

  • 杨伊琳,1992年8月26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前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 2003年3月加入广东省队。2006年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2007年1月10日,杨伊琳进入国家队。2008年体操世界杯天津站高低杠冠军,-女子体操团体金牌、女子全能铜牌。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详细]

张其光 [公元1912年-1984年]

  • 张其光(1912~1984),原名钻悠,后改名其光,化名道如,曾用笔名迦奴、于君、颜孙、闲人。炭步镇鸭湖村人。其父远程,在梧州经商。张其光出生于梧州。家业破产,随父迁回广州,只读了半年中学就失学了。民国15年(1926)在广州市宣传员养成所学习了几个月。民国16年,经该所所长陈其瑗介绍进入私立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