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时 [明]

  • 《论语·为政》中有句话说:“……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就像北极星那样,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这里要说的不是北极星,而是一个人,一个名叫高时的人。高时是很有名望和地位的人,在他的教诲和影响下,他的子孙后代以他为荣,以他为偶像,奋发图强,争先上进,前后几十年...[详细]

高自谔 [明]

  • 高自谔,学校老师,侠义人士,明崇祯十一年,土匪流寇窜入济阳,高自谔头扎儒生的头巾,身穿蓝色的衣衫,手持大刀,奋勇杀敌,士民在他的鼓舞下也奋力拼杀。高自谔被抓住,却骂不绝口,被杀害。...[详细]

贾昭 [明]

  • 贾昭,洪武丁卯年中举人。开始做灵石的教谕,官职一直到云南的布政使。做官清正廉明,政绩显赫。等他卸甲归田时,只骑了一头瘦毛驴,背囊中没有值钱的东西。《通志》中称赞他“学行卓越”。《一统赋》也对他有高度的评价。...[详细]

解系 [晋][?-300年]

  •  解系(?~300) 字少连,西晋时著县(今济阳县)人。历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雍州刺史、扬烈将军、西戎少尉等职,少时洁身自好,不阿权贵,为时人所敬重。公元291年,(惠帝元康元年),征西大将军赵王司马伦镇守关中,对氐、羌等少数民族残酷镇压,激起了氐、羌人民的-。当时解系任雍州刺史,他不满意司马...[详细]

刘梅村 [公元1914年-1977年]

  • 刘梅村(1914~1977)又名刘家魁,今济阳镇西王村人,著名吕剧编导。1944年7月参加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宣传队,先后任音乐教员、副队长、队长和区党委文艺科干事等职。 1950年5月后,历任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副主任、省鲁剧研究院院长兼山东省吕剧团团长、团党支部-等职。刘任省吕剧团团长后,...[详细]

卢永祥 [公元1867年-1933年]

  • 卢永祥(1867~1933)原名卢振河,字子嘉,今回河乡举人王村人,北洋皖系军阀。幼时读过三年私塾,1890年出外投军。1895年在山海关武备堂学习,毕业后被袁世凯聘为新军军官,在天津小站练兵,与段祺瑞,王士珍等成为密友,后来一同成了皖系军阀的骨干。历任清军第三镇(师)协统(旅长)、袁世凯的十师...[详细]

时济云 [公元1892年-1970年]

  • 时济云(1892~1970)名毓龙,号霁禅,王圈乡时家圈村人。著有《墨子哲学》、《周易释微》、《古琴考》等书。《墨子哲学》一书曾受到梁启超的赞许。终生热爱教育事业。青年时代于山东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齐东、邹平、济南、惠民、济阳等地从事教育。 1931年,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投资1000多...[详细]

苏耕夫 [公元1923年-1986年]

  • 苏耕夫(1923~1986)原名苏传茂,新市乡苏家庙村人,著名剧作家。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荣立二等功并加入中国0。建国后,历任德州专区文工队戏剧教员、省文化局创作组组长、省文联戏剧编辑和《前哨》月刊社戏剧编辑。1961年起在山东省话剧团任专职编剧22年。一生创作出许多优秀剧本,尤其擅长...[详细]

孙九龙 [清][?-1900年]

  • 孙九龙(?~1900)今三教乡三教堂村人。1900年9月间,惠民县义和团大师兄孙允荣与济阳县三教村义和团大师兄孙九龙等召集济阳、 惠民、商河、齐东、章丘等12县的团民近千人, 聚集在三教堂村以东的玉皇庙内,练兵习武,打击教会势力,并以“反清灭洋” 相号召,拟进军县城。山东巡抚袁世凯闻讯后于9月2...[详细]

王为民 [公元1949年-1997年]

  • 王为民(1949~1997)江店乡红庙村人。1968年2月入伍,1970年转业,1981年调入胜利油田,1984年9月加入中国0,1991年被聘为高级技师,任胜利石油管理局临盘采油一矿副矿长。他立足本职岗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刻苦钻研,对人民无私奉献,先后获得胜利石油管理局优秀0员、劳动模范...[详细]

王文训 [清][?-1867年]

  •  王文训(?~1867) 今索庙乡田家屯人。王文训出身农家,习武术,识文字,性情豪迈,颇具胆略,且急公好义。同治年间,官府苛征赋税,县衙征收漕米时又将尾数上捐,见零成整,官吏从中渔利,百姓负担沉重,怨声载道。王文训见义勇为,村中凡有应付差役催粮事宜一身承担,为乡亲免去了许多祸殃。又亲赴县衙据理力...[详细]

王振宗 [清]

  • 王振宗,字昌子,清朝时期学校教师,王无瑕的曾孙,王期的长子。幼年母亲去世,有祖母张氏抚养他。祖母去世,父亲王期哀痛万分,几近疯癫。他勤心侍奉,极尽孝行。振宗年幼就聪明伶俐,且十分好学。在行弱冠礼之前就补弟子员。弟弟王扬宗,天资聪慧,为文能成一家之言,概是王振宗督促有力之功。 曾祖父王无瑕留有...[详细]

张葆醇 [清]

  • 据张氏家谱记载,居住济阳东关的张葆醇系明代永乐年间枣强大移民以来张门第十一世祖,清朝顺治年间曾任东光县县令。据传,张葆醇与济阳的朝廷命官吏部尚书艾元徵是儿女亲家,即艾尚书之女嫁与了张县令之次子张恪,此人后迁居高楼村。 张葆醇任东光县令时,有一年济阳城北一带遭遇了蝗灾,庄稼颗粒无收,灾区百姓为...[详细]

张尔岐 [明][公元1612年-1678年]

  • 张尔岐(1612~1678)字稷若,号蒿庵,今济阳镇张稷若村人,明清之际著名经学家。《清史稿·儒林》中有传,《辞海》、《辞源》及《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均有简介条目。 张尔岐自幼聪颖好学,熟读经史,兼及诸子百家,旁及太乙、奇门之学。晚年精研“三礼“(《仪礼》、《周礼》、《礼记》),造诣尤深。《仪...[详细]

张虎臣 [清]

  • 张虎臣,字殿卿,南乡高官屯人。性情豪迈,卓尔不群。同治庚午年间补行丁卯科武举,做官到抚标右营前总。后来退隐在老林下,乡里的人如果有争斗事件,张虎臣几句话就可以处理好。遇事认真,刚正不阿,乡里人都很佩服他。享年八十岁。...[详细]

张思明 [清]

  • 张思明,生活于明代,很是孝敬老人,他的父亲生了病,祈祷多次无效,于是从大腿上割下肉来煎汤当药引,父亲的病竟然好了。永乐八年,有司听说这样的事情后,表彰了他的至纯至孝。同名人物: 张思明 (1914~1990) 贵州省贵阳开阳县 [当代] 张思明 (1260~1337) 元朝...[详细]

张文 [明]

  •   张文,字松亭。万历戊子年间乡贡。授官湖南宝庆府武岗州州同,以后升任陕西延安府别驾。离任后,楚地的人民刻石碑纪念他,秦地的人民为他建立祠堂。《济南府志》中说他:“廉介有守”;《山东通志》中说他:“廉明有声”。张文品德高尚,廉洁自律,不贪图钱财。为官时,处理政事勤勤恳恳,爱民如子,管辖之地人民安...[详细]

周新邦 [清]

  • 周新邦,字景昌,康熙已未年间进士。父亲很早去世,侍奉母亲柏氏,孝名远扬。品行端正,不拉拢巴结官位显赫之人。任镇远县县令,劝农耕织,赋税很轻。修学校招学生,聘老师教给他们文化知识。县里积累的债务较多,以前的县令都互相推诿,一直没有解决。周新邦把情况向上级说明,债务得以全部免除。全县上下钦敬不已。镇...[详细]

朱凤舞 [清]

  • 朱凤舞,字瑞亭。性格豪爽,才智过人,考虑事情比较长远。因为国家出力多年,被授予五品蓝翎。咸丰十年,土匪猖獗,济阳、临邑、齐河、禹城等县奉命建立地方武装剿灭土匪。地方武装成立后,其他各团都以诛杀土匪为乐,经常遭到拼命抵抗。只有朱凤舞的武装按部就班很守本分,不做超出本职的事情。后来土匪被剿灭,其他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