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巂 [公元1854年-1917年]

  • 张巂(1854~1917年),原名镜清,字蓉舫,号芙初,黄流孔汶村人。丁酉科(1897)顺天举人。《崖州志》的主要编纂者。出生贫苦家庭,聪明好学,胸怀大志。10岁选入州庠,不久食廪生禄粮,为当时的文士所器重。升为廪生后,因父亲年老,不忍远离。父亲逝世后,负笈琼台书院,受业于邱景山、奚兰洲之门。奋...[详细]

张博飞 [公元1921年-1949年]

  • 张博飞(1921-1949),原名张泰天,琼山县甲子大昌村人。少年勤奋读书,过目不忘。 1937年在堂兄影响下参加革命,担任中共地下交通员,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作战英勇,1941年初升为一支队一大队班长。在罗蓬坡等战斗中表现突出,被选送到军政训练班学习,...[详细]

张逢瑞 [公元1904年-1990年]

  • 张逢瑞(1904-1990)字祥云,是张鸿猷(张拔贡)的五男,陵水县城内人。他早年曾当过陵水县第一高小校长。后来,到杭州之江大学附中读书,继而考进上海私立光华大学文学院教育系,1936年6月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1936年下半年,返广东省,历任遂溪县,连平县、南雄县和乐昌县等县教育科科长。抗...[详细]

张和章 [公元1890年-1968年,著名琼剧演员]

  • 张和章(1890—1968),著名琼剧演员,屯昌镇人,汉族,幼年父母早丧,靠伯父抚育成长。1910年在定安县仁和班学习琼剧,由于勤学苦练,只用两年时间就基本学会了琼剧唱腔和行当。后来,在实践中不断吸取粤剧、潮剧的艺术精华,使自己的舞台艺术更加成熟。 1911年,张和章得到了亲友赞助,组建起屯...[详细]

张鸿猷 [公元1855年-1927年]

  • 张鸿猷(1855-1927)字彝夫,榜名鸿猷,常称“张拔贡”,陵水县城内人。祖先从琼山铁桥区大同乡潭社村迁陵定居;他是张氏来陵第四代。起初三代,都曾在县衙门粮房当“书吏”,但也算不上富豪门第。到了他这一代,为了追求富裕生活,“儒而兼贾”,经营糖寮、养鸭、贩卖藤、板等生意。因此,便逐渐富裕起来,又...[详细]

张焕球 [公元1918年-1953年]

  • 张焕球(1918—1953年),又名圣贤,昌江县南罗镇流水地村人。儋县海头小学毕业,国民党党员。1938年任国民党昌江县游击大队副大队长,1940年为国民党昌江游击大队大队长,1948年任国民党昌江县特属营营长(副团级)。在任国民党 军职期间,-昌江人民及革命家属数以百计。1950年5月,本县解...[详细]

张绩

  • 张绩,原名张纲,号治堂,儋县中和镇水井村人。赋性聪颖,读书十行俱下,博通经史,能文章,工诗赋,尤精书法:善学宋代米芾、赵孟頫等名家之长,而自成风格,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珍如拱璧,曾为探花张翰山所器重。 1818年(清嘉庆二十三)考中举人(第11名),曾任甘肃省古浪县知县,有政声。于是举家迁徙...[详细]

张开芳 [公元1917年-1945年]

  • 张开芳 (1917—1945)  1937年7月,他崖县中学(今三亚一中)毕业后,经史丹推荐,赴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结业后,任崖县第四高小(莺歌海小学)童子军教员。他一边教书,一边进行革命活动。 1937年秋末,他和李大和等人发起并组织成立“莺歌海抗日救亡会”,他任会长,郑文泽...[详细]

张梦安

  • 张梦安(?-1928),琼山县谭文莲塘村人。父早逝,未念过书,从小养成顽皮好斗的恶习。 1916年参加莲塘民团当团丁,因与民团团长发生冲突而脱离民团,召集一帮青年结伙与民团对抗,经常持刀拿矛窜入土豪劣绅家中打劫,并将抢到的钱用来购买 枝弹药,扩大队伍。 1920年拥有200多支 ,到处打...[详细]

张睦群 [公元1911年-1991年]

  • 张睦群(1911—1991)感恩县感城镇(今属东方县)布磨村人。父亲是村中德高望重的私塾先生,因有父亲指教,加上天资聪颖,小小年纪便熟读四书五经,学业日渐长进。后来,以优异成绩考进广州深中会计学校。苦读两年,学成荣归故里,在村中同父亲执掌教鞭,培育英才。1938年底,参加抗日自卫队,担任感恩县第...[详细]

张培元 [公元1894年-1934年]

  • 张培元(1894-1934),字子亨,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城东村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伊犁屯垦使暨新编第八师师长。 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其父张升,贡生出身,早逝。 张培元少时,先后在贵德河阴高等学堂、甘肃师范学校、甘肃军事教导团就读。教导团毕业后,在兰州军营中任下级小职闲差。其时欲...[详细]

张其川 [公元1932年-1988年]

  • 张其川(1932—1988年),黎族,昌江县十月田王炸村人,幼年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少年时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46年参加琼崖纵队,在儋县“南辰战斗”中荣立二等功。解放后,转地方工作,在昌江县王炸乡当乡长,1954年10月任东方县石碌区长,先后两次到海南自治州干校学习。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张荣清 [公元1915年-1949年]

  • 张荣清(1915—1949)乳名寒弟,昌江县四更镇(今属东方县)四更村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进入昌江县小学读书,在学校里,刻苦学习。毕业后,考入昌江县第一高小学校读书。后因没钱继续读中学,只好回家一边租田种地,一边做些卖盐的小生意。当时四更村的地主恶霸倪保三购买0 回村里挑起宗派斗争...[详细]

张绍箕 [公元1915年-1942年]

  • 张绍箕(1915~1942),又名长良,峨蔓镇张宅村人。1936年在儋县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投入了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积极组织抗日宣传队,发展党的武装力量,组建秘密交通站,并把新州镇盐场村作为党革命根据地。1939年4月,日军进犯儋县,县委根据统一战线策略和斗争的需要,...[详细]

张兴 [公元1904年-1946年]

  • 张兴(1904~1946),又名民三,光村镇糯村人。共产党叛徒。1923年于广东省法政专门学校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1月以筹备委员身份组织筹备国民党儋县党部,同年3月以共产党员身份参加国民党第一届执监委员,任执行委员会主任。1927年10月指挥临儋农军攻人县城新州...[详细]

张兴 [公元1904年-1946年]

  • 张兴(1904-1946),又名民三,儋县光村镇糯村人。共产党叛徒。 1923年于广东省法政专门学校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1月以筹备委员身份组织筹备国民党儋县党部,同年3月以共产党员身份参加国民党第一届执监委员,任执行委员会主任。1927年10月指挥临儋农军攻...[详细]

张应桓 [公元1909年-1949年]

  • 张应桓(1909—1949)又名亚发,感恩县板桥镇(今属东方县)南港村人。小学五年级时因患病致使左眼失明而辍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1939年春,担任感恩县民众抗日自卫团中队长,参加打响被称为感恩县人民抗日第一 的黄流阻击战。是年,动员并组织了20多名青年参加抗日自卫团,筹粮2400多斤和...[详细]

张竹友 [公元1887年-1959年]

  • 张竹友(1887-1959),广东文昌人。业妇产科医师。民国四年(1915),加入中华革命党为党员。六年,开南强医院于广州,与邓惠芳、伍智梅同时参加妇女工作。九年,讨莫荣新之役,曾以药箱暗输 手 ,济广州革命同志,作内外夹攻之资,厥功甚伟。二十五年(1936),粤局紧张,曾策动粤籍飞行员,驾机驶...[详细]

赵建中 [公元1903年-1968年]

  • 赵建中(1903—1968年),原名炳烈,昌江县英显村人,是中共昌感县委早期领导人之一。1926年在昌江县第一高等小学校读书,受共产党员刘开汉、符倬云的影响,思想进步,倾向革命。1929年春,任英显村国民小学校长。1931年秋,刘开汉被聘到英显小学任教,他积极协助刘开展革命活动,发动青壮年农民和...[详细]

赵履科 [公元1918年-1949年]

  • 赵履科(1918—1949)昌江县三家乡(今属东方县)三家村人。孩童时代在本村私塾读书,后到昌江县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和那等平民学校就读。1938年春,在平民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琼西中学。1939年春,日军侵琼,学校被迫停办,毅然回乡组织儿童团、青抗会、妇救会等革命群众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