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 [唐]

  • 公元七六o年至八四七年 .字举之,其先为太原人,后家扬州,王播之弟。生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卒于宣宗大中元年,年八十八岁。性孝友。嗜学,读书过目不忘。初为校书郎,补蓝田尉。李吉甫辟掌淮南书记。太和末,累迁中书舍人。数-谏穆宗游畋。历户部尚书,判度支。武宗时,四典贡举,所举皆知名士。终山南、西道节度使...[详细]

王泠然 [唐][公元692年-725年]

  • 王泠然(?692--?725),字仲清。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五年登进士第,后官太子校书郎。曾-张说自荐,未果。秩满,迁右威卫兵曹参军。工文赋诗。气质豪爽,当言无所回忌,乃卓荦奇才,济世之器。惜其不大显而终。有集今传。...[详细]

王僧辩 [南北朝][?-555年,十七史百将传]

  • 王僧辩(?—555年10月26日),南朝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僧辩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等职。他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多获胜利。梁大宝二年 (551),萧绎以他为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原东魏大将侯景,获胜。王僧辩因功任征东将军、江...[详细]

王嗣宗 [宋]

  • 王嗣宗少年好学,刻苦自励。曾游京师,以文章拜谒文才出众的殿中侍御史王祐,颇受优待推许。考中状元后,补秦州司寇参军,因直言知州路冲为政苛急,被诬下狱,后平反得释。 太宗征讨河东,王嗣宗上陈方略,被诏授大理寺丞,通判睦州、河州。太宗派耳目访察臣民言行,嗣宗抓捕耳目,械送京师,并上疏道:“陛下不委...[详细]

王珪 [唐][公元570年-639年,唐朝宰相]

  • 王珪(571~639年),唐初大臣。字叔玠,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注:《新唐书》本传称“世居郿”,《旧唐书·王珪传》称:太原祁人也。祖僧辩,梁太尉,父顗,北齐乐 陵太守】,他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前期的重要谋臣之一,在辅助李世民进行政治改革、选拔人才中起过重要作用。 珪出身于官宦世家。隋文帝开...[详细]

王铎 [唐][?-884年,唐朝宰相]

  • 王铎(?-884年),字昭范,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朝宰相,司徒王播之侄。 王铎进士出身,累迁至礼部尚书。咸通十二年(871年),以礼部尚书进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加门下侍郎、尚书左仆射。不久又进拜司徒,乾符六年(879年),王铎自请督军镇压黄巢起义军,出任荆南节度使,镇守江陵,受封晋...[详细]

王万邦 [清][公元1723年-1773年]

  • 清武进士——王万邦 王万邦(1723~1773) 清阳高人。少时体格雄伟,读书通大意,勇略过人。乾隆十六年(1751)考取武进士,授花翎侍卫。越年出任陕西凉州营游击。当时正值西陲用兵,万邦率偏师跟随定边将军攻车库,克其南门,俘馘甚众。后因累积军功而先后任保定城守营参将、张家口副将。他治军...[详细]

王纬 [唐]

  • 王纬,字文卿,太原人也。祖景,司门员外、莱州刺史。父之咸,长安尉;与昆弟之贲、之涣皆善属文。之咸以纬贵,故累赠刺史。 纬举明经,又书判入等,历长安尉,出佐使府,授御史郎官,入朝为金部员外郎、剑南租庸使、检校司封郎中、彭州刺史、检校庶子、兼御史中丞、西川节度营田副使。初,大历中,路嗣恭为江西观...[详细]

王彦威 [唐]

  • 王彦威 ,太原人。世儒家,少孤贫苦学,尤通《三礼》。无由自达,元和中游京师,求为太常散吏。卿知其书生,补充检讨官。彦威于礼阁掇拾自隋已来朝廷沿革、吉凶五礼,以类区分,成三十卷献之,号曰《元和新礼》,由是知名,特授太常博士。...[详细]

王泽 [宋]

  • 据《山西通志》记载:“王泽,阳曲人。二年及第第一。翰林应奉。陈载,高平人,同岁及第第一。案:金制词赋、经义分别为榜,故一场放两状元。”旧《山西通志》记载:“王泽首冠学籍。”又据金史:“明昌三年恩例特赐进士者,皆附王泽榜,则明是大魁。”据《中国状元大典》王泽为词赋榜,不是经义榜。故今以王泽为明昌二...[详细]

王质 [唐][唐朝诗人]

  •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详细]

王仲舒 [唐][公元762年-823年]

  • 王仲舒(762—823)字弘中,并州祁(今山西太原)人。唐朝文学家。少好学,工诗文。历任苏州刺史、洪州刺史、中书舍人等。元和年间(806—820),在南昌奖励文学,文风盛开。还邀请当时担任袁州刺史的韩愈来南昌,对南昌文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有《滕王阁记》和《钟陵送别》等。...[详细]

王遵文 [清][公元1832年-1895年]

  • 王遵文(1832~1895),灵丘水涧人,字艺庵。其父王思祖,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王遵文在私塾就学,咸丰九年(1859),赶赴太原访求高师。他写了一篇文章,转呈主持晋阳书院的田京卿过目。田读后赞不绝口,便收纳王遵文于门下,于是王遵文学业大有长进。咸丰十一年(1861)任太学。同治元年...[详细]

魏襄王魏嗣 [春秋战国][?-前296年,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

  • 魏襄王(?―公元前296年),姬姓,魏氏,名嗣,一名赫,魏惠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96年在位。 公元前318年,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克而返。惠施为魏出使楚国。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去世,其子魏昭王即位。 魏襄王元年(公元前318年),五国联...[详细]

温庭皓 [唐]

  • 温庭皓,唐诗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国子助教温庭筠弟。大中末,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从事。咸通中,辟徐州崔彦曾幕府。庞勋反,使庭皓草表求节度,庭皓拒之,遂遇害。诏赠兵部郎中。与段成式、韦蟾友善。《全唐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0、《新唐书》卷九一、《资治通鉴》卷二五一、《唐诗纪...[详细]

温宪 [唐][唐朝诗人,咸通十哲]

  • 温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生卒年、生平事迹、字号均不详,约公元八九零年前后在世。是国子助教温庭筠之子,仕途坎坷。光启中,为山南从事。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后任郎中。《全唐诗》录存其诗4首,《全唐诗补编》1首,《唐文拾遗》存其文一篇...[详细]

武攸暨 [唐][公元663年-712年]

  • 武攸暨(663—712年),女皇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天授年间,封武士让为楚王,封武攸暨为千乘郡王。赐爵实封三百户。封其兄武攸宁为建昌郡王,唐朝驸马。为武则天之堂侄、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 武攸暨最初为右卫中郎将,武则天杀攸暨之妻以配太平公主。武攸暨娶太平公主后,授驸马都尉。累迁右卫将军,进...[详细]

武梓 [清]

  • 武梓,字东山,灵丘人。武宁周次子。清雍正五年(1727),任甘肃漳县知县。到任后首先革除旧惯例,节省白银900两。领导农民开渠,引水灌田,收成增加1倍。漳县人民给他建起祠堂来祭祀他。有一年,正逢西南边境发生灾情,他遵照檄文办理驿站。因廉洁有才干被调到宁夏后,他又除掉了地方上依仗权势作恶的人。不...[详细]

武承谟 [清]

  • 武承谟,字邵孟,号逸溪,清朝盂县西小坪村人。武全文之孙。承谟自幼聪明好学,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康熙三十八年(1699)中已卯科举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再考中庚辰科进士。考取进士后,任大庾(今江西大余)知县,任中,因遇家中丧事而归。服丧期满后,补新安(今河南新安)抚军。 生平 ...[详细]

武承嗣 [唐][公元649年-698年,唐朝宰相]

  • 武承嗣(649年—698年),字奉先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则天侄。历官秘书监,袭周国公。光宅元年(684),授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元年(685),同凤阁鸾台三品。月余后罢。载初元年(689),授纳言。天授元年(690)进文昌左相。武则天专权,他建议诛杀皇室及大臣中不附者,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