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7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7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武积玉 [公元1872年-1935年]

  • 武积玉(1872—1935年),男,长武县亭口乡亭南村人。自小习拳练武,后拜马寨村朱彦彪为师,练三伏,服五毒,鸡鸣即起,从不间断。门前一棵大杏树被他抡拳踢脚而枯死。练就“铁沙掌”和“千把攥”,用两个指头能插进对方腰腹,单手抓人能扔出三丈之远。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县长主持,在教场设擂台比武...[详细]

伍汉持 [公元1872年-1913年]

  • 伍汉持(1872~1913) 伍汉持,广东新宁(今台山)人。早年在佛山西医学院就读,毕业后到开平、香港两地行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九龙创立英华学堂。其间,思想倾向反抗清朝种族-,曾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又创立图强医学堂。是年九月考入广东法政学堂,并与友人创办赤十字会。翌年因参与...[详细]

释转道 [公元1872年-1943年]

  • 释转道(1872~1943年) 释转道,法讳海青,俗姓黄。晋江安海桐林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一月。父黄依汲,母吕氏,世业农。父母皆崇信佛教,生子6人,转道居次。 转道13岁往南安仙迹岩当"饭头"。18岁恳求双亲允其出家。19岁往漳州南山寺拜喜修和尚为师,正式剃度。20岁于...[详细]

释转博 [公元1872年-1948年]

  • 释转博(1872~1948年),南安水头院下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生于一普通农家。青少年时,即从事农耕,颇通音律,常参加村中南曲、“十音”演唱活动,享有“百家子弟”之誉。后因家道突变,看破红尘,出家南安雪峰寺为僧,拜喜参和尚为度师。先后挂锡于泉州小廷塘及南安天竺寺。20年代初,应邀住...[详细]

马传经 [公元1872年-1933年]

  • 马传经(1872~1933年) 马传经,字敬铭,今城关镇水南人。清宣统己酉科(1909)拔贡,能文善诗,尤长书法。民国12至16年(1923~1927)协修《尤溪县志》。他长期在开山书院任教,谆谆善诱,桃李满门,享有声望。 民国15年11月,师长卢兴邦委任马传经为尤溪县县长。他为政清廉,...[详细]

刘亨赙 [公元1872年-1926年]

  • 刘亨赙,又称侯鲍,号纯青,菲名何塞·伊格纳西奥·宝华(JOSEIGNACIOPAWA)。清同治十一年(1872)出生于南安码头刘林村。18岁时,随伯父刘元系往菲徘宾首都马尼拉谋生,初在他伯父铁铺里当学徒。学艺完成后,在马尼拉哈波内洛斯街开铁铺。亨赙经营有方,同当地居民也和睦相处,铁铺生意发达。 ...[详细]

李传别 [清][公元1872年-1963年]

  • 李传别,安溪县龙涓乡赤片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出生,世代务农。约在二十七岁时结婚,生有三男,长金水,次家鹤,三锦鸡。传别壮年丧妻,生活拮据,带金水随友人东渡台湾淡水谋生,初摆小摊,经营小包装茶叶。经营有年,续娶台女谢淑敏。谢氏为人贤惠,且有文化,为传别的贤内助。他在台经营多年,生意难以发...[详细]

黄光厚 [公元1872年-1937年]

  • 黄光厚(1872~1937年) 黄光厚,字友亭,闽侯县新店汤斜村(今福州郊区新店镇汤斜村)人。幼时在崇福寺乡塾启蒙,后受业于福州越山、凤池、致用等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中式举人,翌年会试成进士,以即用知县派广东省候补,任两广总督署委员,光绪三十四年转任广东省阳江县海关委员,宣...[详细]

高如崧 [公元1872年-1938年]

  • 高如崧(1872—1938年),字峻生,男,长武县昭仁镇南关村人。7岁丧母,寄居舅家。性聪敏,好读书。舅父见爱,尽心启蒙教诲。17岁中秀才,执教私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县州府三试名标榜首,点优廪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会考,因母丧,丁忧未进。后在宜山书院任教习。宣统元年(190...[详细]

高家骥 [公元1872年-1960年]

  • 高家骥(1872-1960),别名金骥、季韶,原籍巴彦县西集北高海屯(今丰乐乡东风村)人,有地150垧,为当地比较开明士绅。 高家骥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入本地私塾读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新学堂成立后,在黑龙江省优级师范毕业并考入京师法政学堂,...[详细]

杜连如 [公元1872年-1932年]

  • 杜连如,幼名福来,从政后更名履贤,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于西陂苏溪村社姓望族。早年中秀才,宣统年间荐举为孝廉方正,为龙岩清末民初的著名绅士。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连如曾任权舆两等学堂、丰江初等学堂校长,后任龙岩中学堂教员、县劝学所长、教育会长。 民国初年任溪口县佐。民国12年(192...[详细]

陈志荣 [公元1872年-1939年]

  • 陈志荣(1872~1939年) 陈志荣,今管前乡西溪口后溪人,自幼家贫失学务农。 民国15年(1926),后溪村一次洪灾后,陈志荣在水田间发现3株迟熟、穗长、颗粒饱满的水稻,与众不同,遂细收另藏留作种子。经过两年单播单植,精心培育,发现该稻种与当时良种“青水早”在同等条件下栽培,单产比“...[详细]

陈训正 [公元1872年-1943年,陈氏三文豪]

  • 陈训正,又字无邪、屺怀,号天婴。浙江省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西乡官桥人。出生于1872年, 出身富庶家庭,祖父陈克介及父亲两代经营茶叶及钱庄典当事业,家道殷实。他不仅是一位著名报人,而且治学深博,雅好古文诗歌。 由于陈训正早年受到良好教育,先生少年时即显过人聪颖。 1903...[详细]

蔡嘉种 [公元1872年-1944年]

  • 蔡嘉种(1872~1944年) 蔡嘉种,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生于金门县琼林乡。少时家贫,10余岁开始当学徒,工余勤于向有学问者请教,发奋自学,因而颇通文墨。17岁到新加坡,任商店杂役。经8年多积蓄,创长发号商行,专营土产。继与人合办长生号、广运商行,在印尼设有多处分行。嗣独资创办蔡嘉...[详细]

杨子俊 [公元1872年-1942年]

  • 杨子俊(1872~1942),高庙乡小中里村人。他出生于富裕农民家庭,祖上两辈在外经商,后又务农。子俊天资聪慧,学习勤奋,尤爱书法绘画。在20多岁时,就闻名乡里。其书画别具风格,尤擅长画山水竹木、禽鸟花卉等,是当时博爱著名的书画家。 杨子俊与杜严是同傍秀才,两人关系甚好。杜任河南省众议员时,...[详细]

徐容九 [清][公元1872年-1911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徐容九(1872年-1911月4月27日), 男,汉族, 新华镇三华村三华店人,革命烈士。 于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3.29”攻总督署,转战至小北直街高阳里口盛源米店,垒米包作掩体,拼死抵抗,坚持一昼夜,弹尽爬墙突围,重伤至残。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三华村 三...[详细]

魏元泰 [公元1872年-1961年]

  • 魏元泰(1872-1961),天津的民间艺人。以制作风筝享誉中外,人称“风筝魏”。 由于家境贫寒,魏元泰16岁就在一家扎彩铺当学徒,他对制作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魏元泰心灵手巧,肯下辛苦。四年学徒期满,他学会了做扎彩、风筝和其它小玩具的手艺,由父亲给他张罗在东门里大街开了一间扎采铺,起名“长...[详细]

王泽田 [公元1872年-1941年]

  • 王泽田(1872~1941.4),河北省冀县人。8岁丧父,家道日衰,同幼妹二人,全靠家中的少量积蓄和母南氏纺线糊口。王幼读私塾3年,勤敏好学,事母至孝。14岁经亲友介绍到北京大栅栏元昌茶庄学徒,因精明能干,深得东家赏识,两年后升为伙计。又3年,元昌茶庄关闭,王得遣银10余两,借好友端某银30两,...[详细]

师名鼎 [公元1872年-1948年]

  • 师名鼎(1872~1948.7),又名瑞亭,开封市人。世居开封,名鼎时居前营门街(大兴街对口),以开杂货铺和出售风筝为生,是清末及民国时期开封城内扎制风筝的名师。他心灵手巧,善于扎制各种风筝,有七星、十三星、十九星、马褂、八卦图、沙燕、大脚燕、子母燕、蝴蝶、双蝴蝶、蜻蜓、双蜻蜓、蜜蜂、青蛙、蝌蚪...[详细]

秦亚宾 [公元1872年-1938年]

  • 秦亚宾(1872~1938),原名良贵,号冠卿。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生,江苏沛县湖屯乡朱楼村人。13岁入学,成绩突出,被县长马光勋誉为奇才。因愤恨清政府腐败,攻师范,立志以教育救国。徐州省立第七师范讲习科毕业后,与挚友张翰香等创办沛县王楼小学,义务任教。因教学成绩优异,升任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