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75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75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钮祜禄·和珅 [清][公元1750年-1799年,清朝中期权臣]

  • 钮祜禄·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乾隆皇帝宠臣,封爵一等忠襄公。和珅初期为官清廉,惩治-污吏,随着权利的增长与乾隆的喜爱,开始利欲熏心、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打击整敌。此外,和珅还将自己的触手伸向商人和犯罪集团手裹,广纳钱财...[详细]

徐昱 [清][公元1750年-1805年]

  • 徐昱(1750~1805) 字捧曦,清印山人。18岁父丧于滇,只身奔走数万里,负骸归。举乾隆三十三年(1768)乡试,授湖北宜都知县。期间,辨冤案,赈灾旱,以贤能著称。奉命督修万城堤,完工后,为人称道,擢沔阳知州,移摄宜城县。时白莲教在当阳起事,宜城的河东为军事要地,教徒渡河夺城。此时城内无...[详细]

吴熊光 [清][公元1750年-1833年,清朝大臣]

  • 吴熊光(1750-1833)字槐江,江苏苏州人,清朝大臣。 高宗幸热河,夜宣军机大臣,未至,命召章京,熊光入对称旨,欲擢任军机大臣。和珅称熊光官五品,不符体制,因荐学士戴衢亨,官四品,在军机久,用熊光不如用衢亨,诏同加三品卿衔入直。居政府六阅月,和珅忌之,出为直隶布政使。四年,高宗崩,仁宗亲...[详细]

郑杰 [清][公元1750年-1800年]

  • 郑杰 (约1750~1800年) 一名人杰,字昌英、亦齐,号注韩居士。侯官县人,家住南后街。10岁能背唐诗百首。在鳌峰书院读书时,曾用家给零用钱与书院膏伙银,刻印家藏《尔雅》、《郑注说文字源》、《隶书正伪》等7种,受到山长孟超然的赞赏。清乾隆年间成贡生。好读韩愈书,自题书室为“注韩居”,...[详细]

徐经 [清][公元1750年-1835年]

  • 徐经(约1750~1835年) 字芸圃,自号甃坪居士。祖籍江阴(今属江苏),祖父国英调任福建延平(今南平市)游击,驻防永安(今属福建),父南鹏随军入闽。徐经生于永安官署。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南鹏调防台湾,徐经奉母定居建阳城关。13岁到温陵(今泉州)求学,造就日深。乾隆后期,考中增广生...[详细]

梁上国 [清][公元1750年-1818年]

  • 梁上国(1750~1818) 梁上国,字斯仪,一字九山,江田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三十三年中举,乾隆四十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后因守父母孝回乡。乾隆五十五年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历官奉天府丞兼提督学政。嘉庆十二年(1807)迁詹事府少詹事,后升任太常寺卿。 上国关切福建及邻近...[详细]

翁咸封 [清][公元1750年-1810年]

  • 翁咸封(1750—1810),字子晋,号紫书,晚号潜虚。江苏常熟人。翁心存父,翁同龢祖父。乾隆癸卯(1783)举人,嘉庆三年(1798)官海州学正。有《潜虚诗钞》。 为官清 翁咸封在海州为学正12年,海州多次发生水旱灾荒,翁咸封先后8次奉檄赈灾。为避免-中饱私囊,保证赈灾钱粮如数发放到灾...[详细]

赖世超 [清][公元1750年-1832年]

  • 赖世超(1750—1832),深圳大鹏人,三代五将之一。 少年家境贫寒,十五岁随民间艺人习武,十六岁在县衙当差。后来转鹏城衙署当文职。二十五岁结婚,婚后弃文从武,并顺利考取武举,第三年又考上千总。由于武功精励且多立战功,道光五年(1825年)任闽粤两省武举考官。封武功将军,正二品。卒于道光十...[详细]

倪模 [清][公元1750年-1825年]

  • 倪模(1750-1825),字迂存,号预抡,望江县人,清代著名收藏家、校勘家和著作家。 倪模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举,嘉庆四年(1799年)考中进士,弃官不就,后因老师力劝,就任安徽凤阳府教授10余年。任职期间,多方筹集资金,“修茸学宫,筑精舍十间宅诸生,使管弦得其所”。 倪模一...[详细]

洪梧 [清][公元1750年-1817年]

  • 洪梧(1750——1817),字桐生,一字植恒。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召试中书,乾隆五十五年(1790)成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官至沂州府知府,时人称“同胞刺史”。洪梧博古通今,兼工词翰。曾任扬州梅花书院山长,教授弟子宗仰汉学。与其兄洪朴、洪榜时有“同胞三中...[详细]

董教增 [清][公元1750年-1822年]

  • 董教增(1750~1822),字益甫、益其、号观桥,江苏江宁府上元(今南京)县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丁未科史致光榜进士第三人。 董教增的父亲董以学,字敏修,是个守本份,好上进,有气节的人。董教增少年敏悟,年19岁补诸生,为少詹事钱大昕所器重。他解释汉书数十事被钱大昕收入《史考异》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