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74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74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汪中 [清][公元1744年-1794年]

  • 汪中(1744~1794) 清代学者、骈文家。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贡生,后绝意于仕进。汪0 身孤苦,幼年无力求学,由寡母启蒙。后因依书商为佣,才有博览经史百家书籍的机会。他禀性耿直,疾恶如仇,尤其能不囿时俗,讽谕权贵,对封建礼教和传统思想敢于立异说,标新论,因此被...[详细]

王念孙 [清][公元1744年-1832年,吏部尚书]

  • 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生而清羸,故自号石臞。江苏高邮人。王引之之父。自幼聪慧,八岁读完十三经,旁涉史鉴。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王念孙平生笃守经训,个性正直,好古精审,剖析入微,时与钱大...[详细]

钱澧 [清][公元1744年-1795年]

  • 錢澧(1744~1795年)字東注,又號約甫,號南園,雲南昆明人,他個性剛直,敢當面指責大臣過失,名振於當時,從小學書法勤奮,初習王羲之又學歐陽詢,蘇東坡,還對秦篆漢隸下過苦心研究,最後則專攻顏體,其品德廣受敬重,所以清代中期後,往往學顏體皆效法他的字蹟至今。钱沣(1740~1795)清代官吏、...[详细]

黄易 [清][公元1744年-1802年,西泠八家]

  • 黄易 1744 -1802 清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仁和(今杭州)人。树谷子,监生,官济宁同知 。尝有声幕府,以诗筒画笔,与簿书迭进,不废风雅 。工书,娴熟隶法 。隶书摹校官碑额,小隶有似武梁祠题字 。精于博古,故隶法中参以钟鼎,愈见古雅 。抚印为丁敬高弟,有出蓝之誉 。尝谓“小心落墨,大胆...[详细]

巴慰祖 [清][公元1744年-1793年]

  • 巴慰祖(1744--1793)字隽堂、晋唐。号予籍,子安、莲舫等。安徽歙县渔梁人。与程邃、胡唐、汪肇龙为“歙四子”。清代篆刻家。富收藏,通文艺。篆刻,工整秀劲,构思极精,受汪关、林皋影响较大,但自成面目。印款多用行楷,清秀明快。 巴慰祖[清](一七四四―一七九三)字予藉,一字子安,号晋堂,一作隽...[详细]

杨頀 [清][公元1744年-1828年]

  • 杨頀(1744~1828) 字迈功,别字柏溪,清鹅塘人。10岁能文,乾隆三十年(1765)乡试举人,任上犹县教谕。乾隆四十九年进士,授刑部湖广司主事,补四川司,总办秋审。治刑曹事,详细谨慎,务持公正,虽贿以千金,坚拒不受,即以官势压之,终不能夺其志。一次,一太监告其弟媳,頀按律判案,太监不服...[详细]

王坦修 [清][公元1744年-1809年,岳麓书院]

  • 王坦修(1744-1809),字中履,号正亭,宁乡人。进士。官至侍讲学士,颇有政声。取仕不避贵贱,曾坚持录取贫寒之士清安泰,此人后来官至巡抚,为时人称道。晚年辞官归籍,嘉庆十四年(1809)主教岳麓书院。王氏学识渊博,博古通今,曾参与《四库全书》,校勘《永乐大典》。 ...[详细]

钱大昭 [清][公元1744年-1813年]

  • 钱大昭(1744-1813) 清朝学者。字晦之。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钱大昕之弟。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从学于其兄,时有“两苏”之比。参加校录四库全书、学问渊博,于经、史皆有造诣。主张从训诂入手研究经,从明事入手研究史,对两汉正史尤精通。著有《尔雅释文补》三卷。《广雅疏义》二十卷;《说文统...[详细]

李逢亨 [清][公元1744年-1822年]

  • 李逢亨(1744~1822),宇垣斋,号培园,又号平湖,平利县人。童年时,由其父李岩送往兴安州读书。他敏而好学,品学兼优,能诗善文,精通《禹贡》,门齿伶俐。乾隆四十四年(1779)拨贡,充四库校录议叙理问,分发北直隶,借补蓟州州判,掌管治河工程。乾隆五十七年(1792),调任霸州同知。该州州治为...[详细]

屠绅 [公元1744年-1801年]

  • 屠绅(1744~1801),字贤书,一字芴岩,号磊砢山人。清乾隆九年(1744年)生,江阴璜土西贯村人。世业农,幼孤,勤奋好学,13岁即为县学生员。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官云南师宗县知县,迁甸州知州。嘉庆二年(1797年)任广州通判,嘉庆六年以候补在北京得暴疾卒。他酷慕汤显祖,与洪亮吉、黄景仁(仲...[详细]

梁玉绳 [公元1744年-1792年]

  • 梁玉绳(1744—1792),字曜北,号谏庵。其世父梁同书,乾隆进士,历官编修、侍讲学士等,名重于当时,因无子,而以玉绳为后。玉绳家世贵盛,为名诸生,但年未满四十而弃举子业,专心撰著,尤精于史,撰有《史记志疑》。“据经传以纠乖违,参班、苟以究同异,从事几二十年”。他自称:“余自少好《太史公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