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苏州人物

郑戬

[宋]

郑戬为[宋]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甲子科宋庠榜进士第三人。
  郑戬早年孤苦,学习勤奋。客居京师,身事杨亿,以作辞知名,后又回到家乡。杨亿死后,其宾客弟子都四散而去,郑戬则把送葬之事料理完才离去。
  郑戬及第后任过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越州通判。注释御制《三宝赞》、皇太后《发愿文》,升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在国子监选明经生讲解经义。又任起居舍人、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郑戬办事机敏果断、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畏豪强,屡有政绩。升任三司使,又查出三司账外多出的钱四百万缗(一千文穿在一起为一缗),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改枢密副使。
  郑戬和参知政事宋庠都被宰相吕夷简所忌恨,受到排挤,庆历年初(1042左右),郑戬以资政殿学士任杭州知府。钱塘湖水可灌溉民田数十顷,吴越国时曾设置撩清军,用来疏挖淤泥。宋建国后就没有治理过,淤泥堆积成陆地,渐被豪强僧庙所占据,水面越来越窄。郑戬动员下属县的数万丁夫挖湖治理,周围民众相继受益。宋仁宗听说此事,下诏表彰了郑戬的做法。
  郑戬任给事中,任职并州,中途改任郓州,又知永兴军。郑戬上奏建言:原来衙吏向京师运输木材,采用在渭河飘流的方法,往往在漂流的过程中丢失,家破人亡也不能赔偿。郑戬请求减少百姓负担,鼓励发展粮食生产。旧长安城附近有许多土豪恶霸,郑戬对他们惩治甚严,有人被以墨刺面发配边地,众豪绅纷纷守法。
  不久又任陕西四路部总管兼经略、安抚、招讨使,驻地泾州。一次视察至镇戎军,赶到莲花堡时,天寒地冻,就和众将饮酒御寒。西夏国元昊拥兵边塞,夕阳西下,尘土飞扬,有哨兵报告敌骑将至,郑戬说:“这一定是我们的三川将士巡逻返回,不会是敌骑。”过了一会儿果然是自己人回来了。等到边疆安定一些了。郑戬又知永兴军。
  郑戬返朝任户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又知并州。这时,契丹与西夏元昊之间开战,边疆急报,大臣们互相传阅,唯独郑戬不想知道。皇帝派人问其中缘故,郑戬回答说:“这是敌人自相残杀,我国不用着急。”
  麟、府之间有一块荒弃不用的土地,郑戬招募当地土人为弓箭手,按人数分给田地耕种。边疆紧张,朝廷大力扩充军队,而军费不足。河东地区使用铁钱,山区盛产木炭和铁,铸钱利润丰厚,屡禁不能止。郑戬禁令下后,兵民互相煽动,数千人冲向州门,守门军士不让他们进入。郑戬知道了,全都放进,召至庭下,找出策划此事的首要分子共数十人,统统以墨刺面,发配到其他州为奴,此事方才平定。
  郑戬此后又任吏部侍郎、宣徽北院使、奉-节度使。
  死后赠太尉,谥号文肃。郑戬遇事,果敢必行。然而凭义气用事,刑罚过重,民众提到他大多持怨恨心态。
  郑戬和丁度、宋祁、贾昌朝等人参与了十卷本《集韵》的修定工作。该书定字53525个,比旧书增字2733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