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市> 越城人物

陈桥驿

[公元1923年-2015年]

陈桥驿为[公元1923年-2015年]

   陈桥驿先生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郦学家,九三学社社员,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
  陈桥驿先生,原名陈庆均,1923年12月10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出生于浙江绍兴(今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陈桥驿”是笔名,1954年后以此名行世。
  陈桥驿幼承家学,后断续入小学、中学读书。1942年5月曾短期至绍兴柯桥阮社小学任校长。1944年9月入读国立中正大学社会教育学系;三个月后参加“青年远征军”,任所在部队英语教官。1946年受聘于嘉兴青年职业学校,1948年春应聘至新昌县立中学任教,并担任教务主任。1954年受聘于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后为杭州大学)地理系,任讲师,后兼经济地理教研室主任。1978年,任杭州大学副教授,1983年晋升教授。1984年组建杭州大学地理系历史地理研究室(后改为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任主任。1994年由当时的人事部批准定为终身教授。1998年9月起为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
  陈桥驿继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三位先生之后,对中国现代、当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积极参与了现代阶段历史地理学的学术研究实践和学科理论建构的过程,并在新时期与有关学者一起,组织、领导了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的恢复和建立,以及主要学术期刊的创编和若干重大项目的进行;他长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1985-1996),大力推动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陈桥驿也是改革开放后较早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地理学者,为中国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桥驿勤于著述,一生笔耕不辍,正式出版各类著述7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和各类文字数百篇。他在郦学研究领域与以绍兴为中心的吴越史地研究方面,有精深的造诣;在历史地理学理论、城市研究与古都学、地方志和地名学等方面,亦取得卓著成就。
  陈桥驿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是从对宁绍地区的研究起家的。他从小区域入手,进行区域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研究,揭示了宁绍地区的水系演变、植被更替、土地利用、聚落分布、城市兴衰等的规律,有关研究堪称典范。他还进一步对江南和长江下游地区环境演变进行研究,阐发了三次“海进”、“海退”说,并深入分析了本区域远古文明兴衰的地理原因,论述了古越族群的人口、语言、聚落、经济等方面的特征以及流布状态。同时,他秉持“经世致用”的理念,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也倾注了大量的热情和心力。相关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其论文集《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之中。
  在对宁绍地区历史地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陈桥驿进一步扩展研究领域,对浙江省不同地区乃至国内其他地区,也进行过若干宏观性研究,并形成了其对历史地理学诸如学科属性、研究方法等若干理论问题的观点。其中最为重要者,是其在1970年代末期,协助谭其骧、史念海等先生主持编撰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并执笔撰写了总论部分和植被、水系的部分章节。该书标志着历史自然地理学作为历史地理学分支学科的确立和成熟,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阶段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之一。
  在历史人文地理学诸多分支学科中,陈桥驿尤其对历史城市地理学(包括“古都学”)用力最多。他较早对宁绍地区乃至浙江省的聚落、城市等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中国的城市、古都等也进行了宏观的论述,主持编写、翻译了一批有影响的著作,如先后主编《中国六大古都》、《中国历史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中国都城辞典》等,主持翻译了《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等。尤其他对“古都”、“大古都”的标准所进行的论述以及对中国“大古都”的认定,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接受和认可。
  陈桥驿还较早系统地展开对方志学、地名学的研究。他在1950年代末期就曾经在大学地理系开设方志学方面的课程;1980年代以来,他长期参与指导地方志、地名志的编纂工作,引进了多部流失海外的地方志。他发表了大量关于地方志、地名学研究的论述,并且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如方志编纂中卷目设置上的“自然地理卷”应为“自然环境卷”的观点,动植物名称应统一用“双名法”和志书应编制“索引”等主张,以后都为地方志修撰实践所接受;在关于《水经注》的地名学成就、越语方言地名等方面也有深入的论述。他还直接参与修撰实践,主编了多部志书与地名词典等。
  在陈桥驿诸多研究领域之中,最受世人瞩目的是他的“郦学”研究成果。陈桥驿早年即对《水经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事学术活动之后,最初从地理学的角度加以深研,系统整理了《水经注》中的各类地理学资料;进而对文献流传的过程进行探究,厘清诸多郦学史上的疑案;再进一步而从思想、文化角度,对郦道元其人、其书以及在文化史、地理学史上的重大意义等做了精辟的阐释,并提出了“地理大交流”的观点。在此过程中,还整理、出版了多种《水经注》的点校、注释的新版本。这些学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4部《水经注研究》等论文集以及如《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等新版本中。正是这数十年持之以恒、终身以之的深钻精研,陈桥驿成为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水经注》研究学者,并将郦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陈桥驿自1954年起即在大学执教。1980年起,开始培养历史地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0至1990年代,还曾多次受聘参与全国各地历史地理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教书育人,奖掖后学,不遗余力。
  陈桥驿热心学术活动,积极推动学科发展,特别是对历史地理学1980年以来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他于1985年至1996年连续三届出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1982年至2002年连续四届出任浙江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亦曾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咨询委员,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荣誉委员,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中国地名研究会学术顾问,浙江省中国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乡土教育研究会会长等;还曾担任过《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学术刊物的副主编、主编、顾问等。
  陈桥驿先生天资卓异,心性纯良,虽未完整接受正规大学教育,中年之前又多遭流离之苦及动荡之害,但仍矢志不渝,致力问学,终成一代大家。即使耄耋之年,仍坚持每日伏案,辛勤笔耕,直至生命的终点。
  陈桥驿先生因病于2015年2月11日上午11时16分在杭州逝世,享年93岁。他的不幸逝世,是中国地理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深切怀念陈桥驿先生!
  同年(公元1923年)出生的名人:

薛剑华 (1923~2017) 陕西省渭南韩城
程浩 (1923~2016)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
刘广志 (1923~2014) 北京市
周继舜 (1923~2015)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
金海如 (1923~2015)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
+ 更多公元192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5年)去世的名人:
汪文风 (1929~2015) 湖北省宜昌市
黄寅干 (1916~2015) 安徽省铜陵
于兴隆 (1932~2015)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喀喇沁旗
李开信 (1919~2015)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
陈启明 (1953~2015)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
苏和 (1925~2015)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土默特右旗
+ 更多公元201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