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温州市> 苍南人物

陈南

[公元1911年-1983年]

陈南为[公元1911年-1983年]

  陈南(1911—1983),著名归侨作家。原名陈寿南,笔名陈南、陈如旧、东方丙丁、陈孑遗、金玉奴等,宜山镇人。他家原开磨坊,还有30多亩水田,被其父嗜, 好酒抽大烟荡光。7岁时入国民小学,9岁便失学,母亲死后,性格更孤僻、倔强。民国15年(1926)去新加坡,在当地小学任校役,工余借阅书刊、临摹字画,奠定以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基础。
  21年(1932),又回上海,入世界书局抄寄邮封,读到《北斗》等进步刊物。同年回到家乡,在小学任教,深感风气闭塞。23年再去上海,转赴新加坡华校任教,向各报刊投稿,在文坛渐露头角。能运用多样体裁(评论、章回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小调、弹词、大鼓),务使“引车卖浆之流”“多懂些新时事”和“多认识点国族危机”。民国26至30年间作品,被收入方修主编的《马(来亚)华(侨)文学大系》达10万字,方修以为其诗多叙事,有史诗气派,而杂文则摇曳多姿,富于形象性与散文美。
  民国30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第一枚 落到新加坡时,陈南参加胡愈之主持的“星洲(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全力训练战时工作干部。翌年2月,10万英军向3万日军投降,陈南在群众掩护亚共产党(简称“马共”)接上线,参加“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第四独立队”,在丛林中对敌作战。32年,部队缺粮,以野生蔬果充饥,陈南生了热病,被送回后方根据地养病,任抗日公学校长。33年,公学又被日军烧毁,遂回司令部主编《群众报》,兼编马共机关报。34年日本投降,马共派他回新加坡做上层人士工作,并筹备出版马共新加坡市委机关报《新民主日报》。12月,加入马共(回国后转为中共党员)。当年9月英军登陆后,恢复殖民地统治。35年2月15日,马共领导人民举行“纪念新加坡沦陷四周年”的-大-,陈南因是《新民主日报》总,与新加坡市总工会卢成等l0人被捕(即“十君子被捕事件”),全马来亚各地声援要求释放,英军逼使陈南答应以后不再回《新民主日报》工作,不再替马共办事,不再写反英文章,便可释放出狱。陈南拒绝,说:“我无罪,出狱是无条件的。我年纪不大,才35岁,再坐十年牢也不怕。要我答应条件出去,办不到!”于是被关押于香港监狱。后经香港地下党营救,送到广州。6月,随中共东江纵队:比撤至山东烟台。在等待北撤时,还为《自由世界》、《民主》、《现在》等进步刊物撰稿。
  北撤后,在两广纵队及冀鲁豫解放区政治部从事文化工作,1951年10月南下,历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科长、广州市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1958年“左”的思想泛滥,被撤销党内职务,下放到市局属下公司办的工厂当副厂长、厂长,共达20余年。至1979年始撤销处分,逝世时还只是行政15级干部。
  陈南一生淡泊名利,从未汁较个人得失,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在马来亚新加坡,被誉为“新马华新文学第一流道地作家”。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罗炳钦 (1911~1993)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
俞炳辉 (1911~2004)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
余升云 (1911~1994)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
郑金旺 (1911~1991)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孙毓棠 (1911~1985) 江苏省无锡
+ 更多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
李世勋 (1921~1983) 湖北省神农架
何德奎 (1896~1983) 金华何氏三杰 浙江省金华婺城区
曾宪明 (1926~1983)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
何济民 (1930~1983)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
曾扩情 (1894~1983)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
邹震岳 (1891~1983)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 更多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