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张家口市> 宣化区人物

阎兴邦

[清][公元1635年-1698年]

阎兴邦为[清][公元1635年-1698年]

阎兴邦
  阎兴邦,清直隶宣化(今张家口宣化)人,号梅公。
  阎氏先祖为山西忻州人,先人阎海明以武略跟随常遇春战于宣化,因功被授予宣府前卫指挥使,世袭指挥同知,从此,阎家就成为宣化人,而且都以武功显赫于世,直到阎兴邦才开始励志于学业。
  个人经历阎兴邦少年时就跟随舅父游走于江浙间,结交了不少名士,一起吟诗作赋,在文学上打下了很好的功底。康熙二年(1663年),阎兴邦中举人,康熙九年(1670年),被补授直隶新城知县,新城位于畿南要道,来往的车辆很多,尤其是邮递的驿马都要从这里经过,驿马累病了,或者赶不上趟的时候,官员就要拉老百姓的牲口使用,百姓苦不堪言。阎兴邦上任后,拿出自己的钱来买了几百头马,养在民间,有官用的时候官用,不用的时候,就由老百姓支配,或家用,或挣钱,深受百姓的欢迎。还有坏人冒充官员和皇族在集市上垄断生意,欺压百姓,阎兴邦就自己骑着马去有集市的地方暗访,坏人闻风收敛,集市又恢复了繁荣。
  阎兴邦的才能引起朝廷的注意,很快就被擢升为通州知州,他在州任上更是修桥梁、平道路,办了不少的好事。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任工部员外郎,在一次随大学士视察治河工程后,向皇帝汇报时,阎兴邦的才能引起康熙的注意,阎兴邦指着图,把河道的情况汇报得非常详细、非常清楚,康熙把他叫到前面,问了他的情况,不几天,阎兴邦就升任监察御史,后再升鸿胪寺卿、光禄卿。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他当上了顺天府尹,也就是首都的最高长官,这时,湖广发生了叛乱,康熙考虑到中州与楚疆接壤,该有重臣镇抚,于是又想到阎兴邦,在金銮殿接见了他,赐予鞍马。阎兴邦连夜赴河南巡抚任,他一下车就询问百姓疾苦、详察官员得失,并把河南的情况及时向朝廷禀报,争取朝廷的支持,赢得百姓的信赖,“两河左右千里戴公若慈母”。
  光禄大夫经过四年的努力,河南的事情理顺了,阎兴邦又调任贵州巡抚。这里地处偏僻,民族关系复杂,有人劝他不要赴任,阎兴邦正言说:“同属朝廷疆土,何僻之有?”他到任后,把搞好民族关系放在首位,严饬属下不要侵扰诸苗,并针对贵阳地狭民寡的实际,向朝廷建议并县,针对驻军困难,请求预拨粮饷,最为人称道的是,请求朝廷增加贵州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试的名额,得到朝廷的允准,增加了名额,“士林德之”。为表彰阎兴邦治黔的功绩,皇帝诰授他文职正一品散官“光禄大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阎兴邦卒于任上,次年葬入宣化祖茔。他的诗文端雅有体,有《冰玉堂集》行世。
同年(公元163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9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