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四川省> 成都市> 新都人物

涂伯毅

涂伯毅为

  涂伯毅同志系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一级伤残军人,1949年12月入伍,1950年10月入朝参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战役,1951年2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敌机投放的 全身烧伤至残,面部严重毁容,双手指不能屈伸,经部队医院治疗,1956年转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休养。该同志在休养期间,坚持无偿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工作,五十余年如一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被成都市新都区聘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被新都区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8被省直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作为四川唯一优抚代表参加国庆60周年观礼活动。2010年被评为新都区首届“道德模范?新都好人”。多次被评为省民政厅机关党委、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医院优秀共产党员、模范休养员、文明个人。
  面部毁容这对一个不到20岁的年青人是多么痛苦的事,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怕见人,怕到公共场所,长期将自己束缚在一个小天地里,悲观,寂寞地思索,最终通过读书学习,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云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等书中的人物为榜样,得到启迪,受到感染,获得力量。认识到,只要对党和人民有利的事,就要努力去做。为此,他克服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几十年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残而不废,向命运挑战,身体上的残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残废”。这是涂伯毅同志在-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时,经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同时他还经常讲“党的领导,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无限生命的源泉”。他从头脑中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哪怕是残废了,也要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交给革命事业。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曾先后在休养院里学做档案工作,地震观察工作。在伤残军人演出队里学唱歌、跳舞、学打击乐器、搞舞台灯光、舞台美工、舞台音响等工作。为伤残军人演出队在北京汇报演出和全国巡回演出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保证演出任务的0成功。他本人也受到了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和各地方党政军领导的亲切接见。特别是一九五八年六月一日,伤残军人课余演队在首都政协礼堂汇报演出,周恩来总理看了演出后,上台亲切与伤残军人握手,当来到涂伯毅身边,周总理关切地问他:“你负过几次伤?现在还能唱呀、跳呀,现在身体怎么样?”。在国防部招待宴会上,涂伯毅有幸同彭德怀元帅同桌进餐,彭德怀元帅亲切给他们夹菜,并介绍说:“这种鱼叫‘江团’、你们都是从四川来的,吃过四川乐山的‘江团’没有?”伤残军人们都说:“没有”。彭德怀元帅很风趣的说:“那不要紧,今后你们回到四川后,也到乐山去演一演,让他们也弄点‘江团’给你尝一尝嘛!”大家都愉快地笑了。在国防部宴会大厅里,涂伯毅还指挥元帅、将军合唱《社会主义好》。每当提及这些经历,涂老都感到由衷地自豪。
  涂伯毅同志是休养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组的主要成员,五十多年来,为大学、中学、小学学生,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上万场,百万余人次。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伤残军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广大群众和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他作的爱国主义报告有热情,有实例,内容丰富,结合时代要求,深受听报告者的欢迎,他作为一名报告员,从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只要领导安排,他都义不容辞地参与,义务服务几十年,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了他应有的贡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能有一次,当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对人类、对社会有所作为,就应该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多做一点有益的事,绝不能把宝贵的生命和时光白白地浪费掉啦!”。为了做好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他长期以来,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时了解时事政策,并有效地结合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去,融汇在传统教育报告里。几十年来,他克服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困难,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残而不废,向命运挑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
  在休养院的休养生活中,涂伯毅同志发现在伤残军人中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的思想情绪,一种是认为过去的老同学、老战友,有的成了教授、专家,有的成了高级干部,他们都在事业上飞黄腾达,可自己如今却落得个残身长期休养,觉得当兵太吃亏了,残废了真是倒霉透了。还有一种就是在革命伤残军人中,不少同志在战场上立过战功、受过嘉奖,自认为功劳大得很、遇事不冷静、居功自傲情绪就会冒出来,甚至不尊重和看不起地方干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面对这些情况,涂伯毅同志深刻认识到“一个正真的革命战士,就应该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交给革命事业”。一方面他自己积极地面对现实,克服残病给自己生活、学习、工作中带来的一切困难,并争取尽可能的为党和国家、人民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另一方面,主动与其他伤残军人休养员进行思想沟通。引导身边的战友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时常和身边的战友讲“我们不要什么名,不要什么地位,不图什么利,只要是对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有利的事,那怕它再小,我们都应该去做”。在他的带动和引导下,不少伤残军人休养员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地变化。在休养和学习中,伤残军人休养员们爱院如家、乐观向上、争做好事,助人为乐,先后涌现出不少的先进模范。
  涂伯毅同志作为一名国家供养终身的一级革命伤残军人,在休养院生活了50多年,也为社会无私奉献了50多年。几十年来,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奋斗和追求,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克服了身残带来的重重困难,刻苦学习了多种技能,他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望,曾先后学过做档案工作、地震观测工作,在伤残军人演出队期间,除了学唱歌、跳舞、打击乐、舞台灯光、舞台美工、还要负责舞台的音响效果,他还自学了初级电工、绘画、书法、无线电知识和修理家用电器,他经常为战友、为院内职工和院外周边的群众修理无线电。在院内他遵守党纪国法,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参加党的组织活动,院内和当地的文化活动以及社会活动。省内、成都市内媒体多次采访报道他的先进事迹,省民政系统、新都区及休养院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他都积极参与。至今,已80岁高龄的涂伯毅,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多次在省、市、区领导来院慰问的重大活动中,代表伤残军人朗诵周恩来总理亲笔抄录我院一级伤残军人刘渝生的诗《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在“5?12”大地震发生后,作为一名伤残军人,他积极配合支持院及休养区工作,在院里发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中,用自己的抚恤金涌跃向地震灾区捐款,缴纳特殊党费,表达了一位伤残军人对灾区群众一份爱心,在休养员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要像诗中写到的“社会主义大厦固然需要钢材,我们却愿做颗小小的镙丝钉”。
  “数十载春秋风华弹指过,六十年带伤之躯唯自强。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命运多舛,精神不息,耄耋之年,骨子里依然喷发着铿锵力量”。如今,涂伯毅已是80岁的老者,但他仍然坚持在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来源:新都区地方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