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潜江人物

袁允行

[明]

袁允行为[明]

  袁允行,字克修,明,潜江(今浩口镇)人。明正统十年(1447)考中举人,官至铅山(今江西铅山县)知县。
  (一)
  袁允行任职的铅山位于江西东部,靠近福建,属武夷山脉多山地带,因盛产铅而得名,明朝乃至今日仍属于偏僻较落后地区。据有关史志记载,他到任后,得知铅山贫穷落后,府衙欠外债,民众多贫困。为了减轻黎民百姓负担,他经常脚穿草鞋,身着便服,不坐轿子,更不要衙役们前呼后拥,鸣锣开道,打着“肃静、回避”的牌子下乡察访民情。明朝时期的一个县衙胥吏衙役少则一百来人,多则三四百人。知县出衙门履行公务,坐轿子、鸣锣开道等是必需的。这既是朝廷规定的职级待遇,也是为了体现当官的威严,还有人身安全的考虑。这就相当于现代的县(市)长下乡不要秘书、办公室主任和办委局等陪同,下乡调研视察却脚穿布鞋、不坐小车一样,这份清廉和亲民之举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察访后,他得知胥吏太多,既横行乡里扰民,也增加了府衙和老百姓的负担,于是他从大量裁减辞退衙役胥吏、肃整政务开始治理铅山。他特别亲民,每当他发现老弱病残及孤苦伶仃者,常常拿出自已的俸禄去济贫扶困,弄得自己穿了三年的官服破旧后却无钱更换。对高山深处的山民,他还劝导靠山吃山,多种茶叶;对丘陵平原地带的百姓,他敦促农耕。铅山在他的治理之下,政通人和,民富人安。康熙《潜江县志》(卷十五·人物志。以下简称《县志》)对他在铅山的政绩,用“吏习民安”一句话予以了高度概括。
  (二)
  袁允行在铅山任知县九年后,到了退休养老的年龄,他乞老归里之疏获准,即率妻儿老小乘船举家回潜。当船过鄱阳湖时,遭遇大风,一叶扁舟既轻,而吃水又太浅,面对波涛浩瀚、汹涌澎湃的风浪,他找来了十几片石头放入舱底以增加船的稳定性,战战兢兢地驶过了鄱阳湖。次日,当船行至九江关口,进行税赋征收和稽查的吏员发现他的船荷载异常,要求其靠岸接受检查。当袁允行靠岸拿出告老还乡通关文书后,税吏得知他是一知县后,眼睛一亮,大喜过望,认为舱内肯定装有大量的金银财宝,更是坚持要开舱查验。袁允行解释无效,只得让他们去查舱。税吏们查清船舱的确是十几片镇风浪的石头后,非常愧疚地低下头致歉,灰溜溜地离开了。《县志》是这样记载的:“舟过鄱湖,运大石以压风涛。次九江,榷关者与允知有嫌。见其载重,使人启视,惟大石数十片而已,无他物也,惭谢而退”。
  当了九年知县的袁允行囊空如洗地回到了故里,过着隐耕于田、杜门读书、辅教子孙的淡定日子。尤其是自己一生形成清廉简朴,清白立世之风范一刻也没忘记,仍然过着清贫甚至有点苦行僧的生活。《县志》记载:“归田后,杜门读书,萧然若寒士”。同时,他不断将此家风向子孙灌输。这样就有了他任临桂(今广西临桂县)知县的儿子袁珣,在肥沃富裕之地当官,而“所居仅诛茅避风雨”的美谈;后来又有了他的曾孙袁国臣,奉命出使楚藩,对亲王所赠重金而不受,亲王也为之钦佩不已,后为其建了“却金亭”。
  (三)
  由于袁允行的言传身教,袁氏一族六世显荣。除了上述所说的子袁珣、曾孙袁国臣外,他的孙袁纪是吏部给事;他的玄孙袁昌是赣州通判,袁昱、袁昂是太学生;袁昌之子袁调又任了怀远知县等等。家乡人民对九载知县、廉洁奉公、归里时囊空如洗的袁允行十分敬重,万历元年(1573),时任知县李之珍主持修建“乡贤祠”,祠中供奉潜江有史记载以来的乡贤共二十二人,袁允行就在其中,并排在第三位。为彰显其德行,后来家乡人民又为其在县城西街建了“丹桂坊”牌坊。他去世后,葬入其出生地“县西六十里,广福乡长乐寺”。
  袁允行为官之道,不仅传承于子孙,也为中国古时候的官吏树立了榜样。据悉清乾隆期间以诗、书、画(竹)三绝而闻名的知县郑板桥,其巡乡不坐轿,常年草鞋布衣,体察民情,时刻将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这与袁允行同出一辙。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一枝一叶总关情”,也正是袁允行为官的心境;郑板桥罢官辞别潍坊时有一首诗的前两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tuó,袋子)萧萧两袖寒”,这也正是袁允行乞归时的感受和境况。
  “一枝一叶总关情”是心系民众、清廉为官者的写照,也是中国民众从古至今的期盼。愿我们这个时代有更多的袁允行式的清正勤廉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