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忻州市> 五台人物

徐一清

[公元1904年-1947年]

徐一清为[公元1904年-1947年]

  徐一清,字子澄,山西五台县大建安村人。1904年公派留日,入日本宏文师范学习管理之法。在日期间,接受革命思想,成为早期的同盟会员。1907年学成回国,依其所学先后参与创办晋阳中学堂和模范小学堂,并出任山西大学堂斋务长。太原光复后,徐一清组织学生军协助起义军维持新南门四牌楼一带的社会治安。后出任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兼大汉银行行长,负责为新成立的军政府筹措急需的经费。
  1912年4月,阎锡山返省就任山西都督后,徐一清先任山西审计处长,继任陆军粮服总局局长。1917年,经过第一次扩军,晋军扩大到两万余人。粮服局原设的织布厂、军鞋厂、军服厂因规模较小,应付不了急速增加的军需品供应的需要。鉴于扩大军用品生产所需资金一时不能解决,他独辟蹊径,引进竞争机制,采取投标的办法,把一部分军需品的生产包给商人承办。商人承包下来后,再转手分包给附近的农妇。农妇每纳一双鞋底可赚一角银洋,承包商亦可赚一角银洋。这样做的结果,既有效地解决了军队扩充和供应不足的矛盾,又搞活了经济。徐一清首创的这种承包制,随着晋军的不断扩充,一直延续到二三十年代。
  1919年1月1日,山西省银行成立。是年冬,徐一清以陆军粮服总局局长兼任山西省银行经理。由此开始,主持山西省银行一直到中原大战结束,长达11年。山西省银行实行董监事制度,行内组织机构健全,太原设总管理处,并设太原分行对外营业,同时在省内主要县城和地区设立分行和办事处。以后随着业务的扩大,又在天津、上海、汉口、北京、石家庄、保定、归绥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到1929年,分支机构达四十余处。由于有政府力量的支持,山西省银行的各项业务在徐一清任经理期间迅速发展起来,一跃成为山西金融业的“龙头”。据统计,当时山西银行业的总资本额为三百余万元,山西省银行一家即达到240万元,占到总额的80%;特别存款一万余元,全部为省银行吸收;往来存款一百三十余万元,省银行吸收了八十三万余元,占到60%以上;信用放款总额六百七十六万余元,其中有五百九十五万余元记在省银行的名下。
  在主持山西省银行初见成效后,徐一清向主政的阎锡山提议:“银行应该扶植地方办实业,以改变地方面貌。”因而促成了一系列有利于实业发展政策的 。与此同时,徐一清身体力行,投资实业。1919年,与人合资,在榆次县城北创办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五年的筹建,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于1924年开工投产,采用机器纺纱。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开工之初,技术尚属幼稚,但是因原料可以在山西本地采购,产品在山西本地销售,也没有外货的倾销、同业的竞争,所以事业蒸蒸日上。到1928年,利润较开工之初翻了一番。1929年秋,股本总额扩充至400万元,建第二厂于第一厂之南侧,增添细纱机二万锭。1934年增设布厂,购置普通织机180台,以及自动织布机300台。同年,晋华纱厂的设备细纱机纺41744锭,股线机纺725锭,织毯机4部,织布机480台。成为当之无愧的山西纺织第一厂,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
  1928年,徐一清倡议集股,兴办晋生染织厂于太原城内晋生路。1934年,又以晋华纱厂的名义,租办祁县益晋电气织染厂,易名为晋华祁县染织厂,设董事会,自任董事长。1935年,晋华祁县染织厂与晋生染织厂订立产销合同,形成一条龙生产。同时,于太原设立晋华纺纱厂、晋生织染厂、晋华祁县染织厂三厂总管理处,由他总负其责,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具有了工业“托拉斯”性质。除投资纺织印染业外,徐一清还涉足电灯、造纸等行业,先后主办新记电灯公司和晋恒造纸厂,并卓有成效,成为山西实业界的佼佼者。抗战期间,徐一清举家避居西安,抗战胜利后返并,1947年病逝于太原,终年79岁。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