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武鸣人物

李璧

[明][公元1473年-1525年]

李璧为[明][公元1473年-1525年]

  李璧(1473—1525),字白夫。壮族。陆斡镇覃李村人。自幼思维敏捷,勤奋好学。明弘治八年(1495)以乙榜乡试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起,任浙江金华府兰溪县教谕,聘为南京同考;正德元年(1506年)起,任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今属杭州市)教谕,并聘为福建主考。
  在仁和县任职期间,爱护学生,救济窘急,对在校诸生因家境贫穷不能自养的,他都毫不吝惜地拿出自己的薪俸资助他们。离开仁和县后在金陵(今南京市)讲学,在讲学中进行学术研究,了《三礼经注疏》考证订正钟律、乡射、冠婚的仪节。他主张治学犹琢玉,需反复琢磨,精益求精,遂命名书房为“琢玉斋”。
  明代朝廷定期对在职官员进行“考课”,议其优劣,决定升、降。李璧在“考课”中,被定为从政成绩卓著,于正德十年(1515年)夏,升任四川剑州知州。任职期间,他勤于政事,体察民情,发展生产。次年,在剑州城北新开一个商业市场,促进民间贸易。他还发动老百姓修筑剑阁道,以片石砌路长达300余里,沟通陆路水路。为了使剑阁道不被山洪冲塌,又在路两旁植松柏数万株。此后翠林荫道,蜿蜒如龙,今人称为“翠云廊”,成为闻名中外的名胜旅游区。 李璧对剑州的文化事业也极为关心, 看到剑阁的遗文古碑,如唐代李白的《蜀道难》、柳子厚的《剑门路》及杜甫的一些诗等碑刻大部分损坏,十分痛惜,便召集能工巧匠重新刻立。完工后写了《修复剑阁遗碑记》一文,劝告后人要爱护古迹文物。在修校兴学方面,他也做了有益的贡献,于正德十二年修整了剑州儒学。正德十四年,他又在剑州城的东街、西街、学街、江口各设社学一所,并修复了兼山书院。在剑州任知州六年中,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得民心。正德十六年,李璧调任云南临安府同知,在职四年,政绩显著,嘉靖四年(1525年)升任南京户部员外郎,在赴任途中病逝。年才52岁。他去世以后,剑州群众一直怀念他,把他列为名宦“士民立祠铸像祀之”,一生著有《名儒录》、《剑阁集》、《剑门新志》、《皇明乐谱》等书,还写了不少的诗,后人称为“学有成书,政有成绩”。明嘉靖三十年武缘县将其列为乡贤,在县城孔庙中立其神位,供人瞻仰。今壮族文学史学界称其为广西壮族文人中一个比较突出的诗人。
同年(公元147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52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