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百色市> 田林人物

黄福祥

[公元1896年-1964年]

黄福祥为[公元1896年-1964年]

  黄福祥(1896~1964年),男,壮族,八桂乡平六村人,黄永贵第三子,是北路壮剧的一代名师。
  他自小跟父学戏,三次进武术班学拳术,受过本地、德保、贵州武术师的教授。16岁便懂得绘制戏服,并正式登台演出。他功底深厚,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既继承前人的技艺,又有创新程式,是北路壮剧艺术传渡师。
  他演过满腹韬略、重情笃义、善良机敏的侬智高,演过潇洒儒雅的《卜牙歌》,演过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杨金花等。文场武功,娴熟自如,因而被群众誉为“樊梨花”。
  他在表演艺术、舞美和伴奏方面不断革新。强调艺术美,动作花俏,多变化。北路壮剧的主要伴奏乐器—马骨胡,原奏的是半反线,他改为大反线(叫“全反”)伴奏,增强了表现力。在唱腔上,创作出“正调慢板”、“丑角调”等唱腔。绘制戏服不断创新,他中年时曾到南宁参加美术比赛,荣获“龙凤高名”称号。
  他先后在县内的平六、乐里、旧州、百文、启华、百达、八渡、八车、者利、六丹、八修、汪屯、洞坚、洞弄、百逢、冷屯、小榄、者云、门屯,百色县的者架,云南省富宁县的那良、灯河、平这等地教出20多个戏班。民国3年(1914年)冬,他到旧州组织“螺阳剧社”,组织女演员参加演出,集名角于一台,共同切磋琢磨,台下钻研,台上实践,两个月时间,排练出《二下南唐》 、《仁宗不认母》、《包公怒斩武王叔》、《六国封将》等剧目。4年春, 经由西隆县前往贵州省的巴结、央坝等巡回演出。5年,黄福祥和其兄黄福兴,应邀到云南省富宁县的那吉、 灯河两村教戏, 传过的声腔有“过场”、“梳妆调”、“正调”、“卜牙”、“喊板”,剧目有《三娘教子》、《瞒官上任》、《二度梅》等。他带过不少徒弟,比较出名的有卢福海、闭克坚。他鼓励闭克坚为家乡戏作毕生努力,把手抄的36个剧本以及他父亲所传的《台符》和《太平春》唱本交给闭克坚。“文革”中,36个剧本被烧毁,只有《太平春》、《台符》和剧本《侬智高》(不全)留下来。
  解放后,他参加过县、地区、自治区文艺会演。1955年,主编《鲤鱼姑娘》,获县会演奖。后与韦苇改编《百鸟衣》,参加在南宁举行的桂西壮族自治州文艺会演,获优秀节目奖。
  1956年到右江壮剧团任艺术指导。1957年出席自治州在德保召开的壮剧座谈会。1959~1961年,任县文艺学校教师。其间,编出现代剧目《甘明亮》,参加地区业余文艺会演,取得成功。《右江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热情赞扬,还发了编导黄福祥的采访记。1963年,他的马骨胡独奏荣获地区“民乐特等奖”。1964年10月,这位北路壮剧名师与世长辞。
同年(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4年)去世的名人: